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2年间,一所学校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的成长与蜕变….


春夏之交的6月份,天气略有些闷热,记者下了公交车,进入甘泉新村地块,发现这片建造于上个世纪的工人新村已经悄然转型。


街道两侧绿树成荫,带来一丝清凉;一条由原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题写名称的步行街“甘泉休闲街”映入眼帘,往来人群中既有行色匆匆的商务人士,又有步履悠闲的妇孺孩童。

 

在上海城市的变迁中,昔日的工人新村完成了向成熟小区的转变,而类似的变化亦发生在记者此行的目的地——甘泉外国语中学。


从1954年诞生于甘泉新村算起,甘泉外国语中学从容地迈过一个甲子的春秋,并且完成了从普通完中到特色学校的成长与蜕变

 

在6月份举行的“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工作汇报”中,甘泉外国语中学交出了一份华丽丽的答卷:

 

  • 1972年,学校抓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契机,在全国首开日语课程;

  • 2001年,成为上海市首批招收外国学生资格学校;

  • 2003年起,在日语和英语的基础上,相继开设德、法、西、韩、泰等多语种教学;

  • 2007年,获评普陀区实验示范性高中;

  • 2011年,入选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首批11所学校。

 

在62年的办学历程中,甘泉外国语中学经历了从日语特色项目到多语种学校特色,再到语言和文化并重的特色学校的三次飞跃,证明了普通学校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刘国华校长在“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工作汇报会”上发言

飞跃1

日语特色项目的诞生与发展


1972年,中华大地尚沉浸于文革之中,而甘泉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前身)审时度势,抓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机遇,以敢为人先的胆识率先在全国开设日语课程。

 

在44年的发展过程中,日语项目以培养高质量的日语后备人才,打造日语教育品牌为目标,运用综合、听说、阅读、写作、海外综合学习课的教学模式,聚焦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外语核心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语教学继续发挥优势引领的作用,创造了多项纪录,被多家日本媒体誉为“知日家的摇篮”。

 

  • 1997年至今,360人通过日语能力考试最高级别N1,最高分178(满分180分);1200余人通过N2;

  • 2005年至今,60多名日语学生被北大、复旦、交大等重点高校录取,高考日语历史最高分150分(满分);

  • 2007年至今,多名学生荣获全国高中生日语演讲比赛及世界高中生日语演讲比赛冠军;

  • 2013年起开设“高翻基础训练中心”,至今6名同学获得上海市日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33人获得中级口译资格证书;

  • 迄今共计258人以高额奖学金或学费全免资格进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京都大学等日本名校深造。



学生在高级翻译基础实训中心接受同声传译的训练

飞跃2

从日语见长到多语发展的学校特色


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昔日的小语种已经不再是小部分人群使用的语言,而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连接和沟通的作用。为此,甘泉外国语中学致力于设计具有育人性、实验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的特色课程体系。

 

2000年,学校实施“双外语教学”的实验,对有志于双外语学习并有相应潜质的学生,从预备年级开始,同时开设两门必修或一门主修一门辅修外语,并于当年首开日英双外语班。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相继于2007年首开以德语、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双外语学习,2014年在预备年级新增法语、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双外语教学班,除此以外,另外开设有西班牙语、韩语、泰语等第二外语课程,共计七门外语供学生选择。


德英双外语班的学生连续三年参加由德方举行的德语DSDII考试,并进入德国公立名校学习。


仅在今年的考试中,共有8名高三学生在DSDII考试中取得了3个C1等级和5个B2等级的好成绩,同时在2016年高考的德语科目中亦收获优异的成绩:6人达到140分以上,另外2人达到130分以上。


凭借DSDII和高考的成绩,这8名同学可以申请全德国的任意一所高校,且不需要通过预科阶段的学习,而是直接进入德国公立大学免费学习。


就在最近,有关师生和家长应德国总领事的邀请来到其官邸,由总领事亲自为这8名学生颁发DSDII证书。



德国驻沪总领事在官邸亲自为胡轶铭等8名学生颁发证书


在甘泉,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学习两门以上的外语。学校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搭建拓展型课程的选修平台,供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菜单式选课,其中,二外日语、二外德语等四门课程入选上海市拓展研究型共享课程资源库,学校也借此成为入选实际平台共享课程最多的单位之一。



今年5月,来自高二6班的周芷琪在全国第五届德语青少年辩论赛中勇夺冠军 

飞跃3

从语言特色到语言和文化并重的特色学校


“除了语言,我们还能给孩子什么?”这是所有甘泉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甘泉外国语中学在“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的基础上,把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落实在“文化理解”之上。

 

近年来,学校创新开发了“一馆五中心”的场馆体验课程,包括“读懂中国”文化体验馆,以及“我的甘泉”课程体验学习中心、高级翻译基础实训中心、上海市多语种考试评价中心、学生进路指导中心、甘泉创智学习中心(在建),为学生打造跨文化理解和应用的空间。



作为“人文创新实验室”的“我的甘泉”课程学习体验中心于2016年4月正式开馆

 

采访当日,记者走入位于“读懂中国”文化体验馆的国学研究课现场,聆听《庄子》选读的国学研究课。踏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清家具、古戏台、国画、书法、建筑、四大发明等中国文化瑰宝的仿真缩影,一派古色古香的传统韵味。

 

建成于2009年的“读懂中国”文化体验馆被设计为“思想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国”、“科学中国”、“民俗中国”五大区域,并于2013年获评“上海市普教系统校园十大新景观”,在此讲授国学教育系列课程,显得分外应景。

 

国学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始于2014年,在甘泉外国语中学与上海市秋霞圃书院联手合作的基础上,上海市第一家中学校园里的书院“甘泉国学书院”正式挂牌;2015年,市级课题“国学课程开发与实施”成功立项,其中,初中以系列阶梯化经典诵读为主,高中以经典赏读为主。

 

以这堂面向高二学生的《庄子》选读课为例,赏读的篇目是《庄子》中的《山木》,学生需要依次经历读顺、读懂和比较阅读等几个环节,从厘清文字释义入手,体会其核心思想,即摆脱受“累”命运的真谛。

 

望着年轻的学子在课堂上或摇头晃脑地诵读美文,或凝神静思地体会深意,抑或在老师的带领下各抒己见,记者仿佛穿越到了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教学场景。



公开课“《庄子》选读”“读懂中国”文化体验馆中进行

 

在外语特色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甘泉外国语中学有着“良苦用心”。


遵循“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心和世界眼”的外语类人才,在以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的基础型课程之外,还形成了重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提升的拓展型课程,以及以海外综合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课程,由此构成的特色课程群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日语项目学生身穿和服,在学校于2009年建成的日本茶室“樱和轩”中体会原汁原味的日本里千家茶道课程

 

其中,在课程结构方面,学校坚持“自学提问、交流引导、体验反馈”的十二字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学习或动画、课程活动情境化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例如,德语课的教学内容均围绕话题而展开,话题则是在德语项目指定教材的基础上,由德语教师团队自主编写校本教材而来。

 

“话题的选择根植于文化的土壤,在着重德国文化的同时,还延伸拓展至无核化、环境保护、欧洲难民等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和讨论,最后以落笔成文的方式进行小结。”德语教研组组长张敏告诉记者。

 

而关于课程的内容,在以文化理解为导向的特色课程群中,常识课程、体验课程和慈善课程是三个不同方向的分支。

 

2011年12月,原市政协主席冯国勤等领导访问甘泉之际,专程观摩了学校的慈善课程,并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于2007年起在初高中起始年级开设的慈善课程已经成为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志愿者于2014年起在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开展服务,获得良好的口碑。

 

在课堂之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多元化的对外交流也为学生实现跨文化理解搭建了平台。

 

目前,一节(樱花节)、一秀(达人秀)、一社团(30多个学生社团)已经成为甘泉外国语中学对外的名片。


其中,每年一度的“樱花节”是学校最负盛名的活动,也是不同语种的学生互相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在3、4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集结在遍布校园的樱花树下,用自己擅长的外语,或发表演讲,或朗诵诗歌,或出演小品等。



“樱花节”是学校的传统项目

 

另一方面,学校自2004年起设立外国学生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学生前来学习。目前共有60多名外国籍学生在校,中外学生的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学校陆续和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等国家的30多所大中学校或教育机构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原则上每一名学生都会获得外事接待或海外研学的机会。


作为国家汉办批准的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校”,2009年,学校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建立第一家“孔子课堂”,其后不久,又一家“孔子课堂”落地于美国,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生根发芽。


通过一系列“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举措,甘泉特色教育由此进入“国际流通”的领域。



 与甘泉签约的境外姐妹学校遍布世界各地

尾声


甘泉外国语中学抓住时代的脉搏,激流勇进,实现了三次飞跃,在这背后,亦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后盾。

 

学校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目前共有专职外语教师49人(不含外籍教师),百分之百的教师拥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由日、德、英、法籍教师构成的外教团队,其中日语外教真木胜文在校工作十多年,被授予上海市外籍人士的最高奖项“白玉兰”奖。


上海市“白玉兰”奖获得者真木胜文先生受到市区领导的接见 


行笔至此,记者由衷地感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甘泉外国语中学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历任校长的决策与带领,以及多年来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正如刘国华校长所说,特色建设追求的是学生在基本素质之上多样化、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甘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向特色化、优质化进发的甘泉永远在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泉外国语中学高品质特色办学剪影
重磅 | 看京城这8所小语种特色校是怎样让学生贯通“小众语言”的!!
广州市公办外国语学校特色办学指导意见
北京地区各高校英语专业比较及特色
http://bbs.eduu.com/thread
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2019年招生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