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射造影剂,应避免在这个位置进行穿刺!

注射造影剂,最好不要选肘正中静脉!


临床个案


最近放射科发生了3例护理不良事件,均发生在借调到CT室的护士身上。因为病人的申请单是增强扫描,需要高压注射造影剂,出于工作习惯,3名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都选择了病人的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和注射。没想到,扫描的时候没有显影,才发现造影剂已经外渗至上臂皮下。发生外渗的病人均为38~42岁的中年人。


事情发生后,据3名护士回忆,穿刺之前,病人的血管条件很好,弹性足、粗、直。穿刺之后,回血良好,推注生理盐水后回抽都很顺畅。


笔者之前也曾在CT室帮过忙,病人血管出现外渗的情况也遇到过不少,发现造影剂发生外渗,实际并不像很多文章所描述的那样,是在手臂前臂或者手臂,相反,发生在肘正中和上臂的更多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案例分析

                                        

理论上,前臂的血管(前臂小静脉、手背静脉)细,血流速度只有1~95mL/min,同等情况下对比的话,注射速度快(3~4ml/s),注射渗透压高(>500mOsm/kgH2O),承受的推注压力更大,更容易发生外渗。又因为前臂的皮下脂肪较少,发生外渗时更容易被发现,基本上在造影剂未完全推注完之前就能发现。


而在临床工作中,因为肘正中的位置皮下脂肪很少,血管很容易暴露,一些护士只要拍一拍肘正中的位置,血管就因为充盈而暴露,所以,大家都很喜欢打这个位置。此处的血管流速可以达到100~300 mL/min,血管的弹性好,可以承受较大的推注压力。但也因为它的解剖位置特殊,处于关节处,一旦发生外渗,造影剂几乎都渗到了上臂,一般人的上臂都会有一定的皮下脂肪,很难发现。对于中年人来说,基本上上臂都会储存一定厚度的脂肪,发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推完造影剂开始扫描了。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觉得如果造影剂的推注压力在较低的情况下不影响扫描结果的话,还是先从前臂打起比较安全,同时建议选择20号单腔静脉留置针,更利于造影剂的推注。


发生造影剂外渗如何处理?


1、造影剂外渗,可用50%的硫酸镁局部湿冷敷,绝对不可以热敷。因为热敷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内向外渗出更多,肿胀更明显。


2、使用新鲜的马铃薯切片外敷。


3、局部扇形封闭:生理盐水5~15mL+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


4、局部肿胀明显的,还可以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


5、除此之外,笔者所在医院还发现一种非常好用的药物,俗名:龙血竭。很多病人使用这种药物之后,都反应效果更优于以上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外溢处置
留置针打在桡静脉处 为什么肘关节处却肿了?
CT检查流程
静脉药物渗出/外渗的认识与处理(五):碘对比剂外渗的处理
注意!这些静脉通道严禁推注造影剂
CT护理园地: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