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深静脉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肢体出现肿胀、皮温高、疼痛和功能障碍。血栓脱落会发生肺栓塞(PE)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技术已成为我国

下肢 DVT 首选治疗方法

在抗凝治疗基础上, 下肢 DVT 介入治疗包括:

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取出术;

溶栓治疗,如经足背浅静脉置入留置针行患肢浅静脉顺行溶栓、导管接触溶栓;

经皮腔内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

围术期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01
出血和周围局部血肿

①术前应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在手术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直径较小鞘管, 术中细致、轻柔操作,减少穿刺次数;

②规范、有效按压穿刺部位,按压时间根据个体差异,以穿刺部位不出血为宜;

③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过床时注意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过床后取平卧位,术肢伸直制动6~12 h 或根据医嘱实施;

④告知患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目的和重要性,可在床头悬挂制动时间警示标识,以便随时提醒家属和医护人员;

⑤溶栓过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如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有无颅内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阴道出血、血便、血尿等;

⑥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红蛋白,关注患者有无头痛、腹痛等不适;

⑦遵医嘱定时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动态调整肝素和尿激酶泵入速度,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控制在正常值的 1.5~2 倍;

⑧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穿棉质宽松衣服,禁止抠鼻、剔牙;

⑨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的同时,应教会家属正确观察有无穿刺部位出血现象,嘱患者翻身、咳嗽时先用手压住股静脉穿刺点上方敷料,再轻轻咳嗽或缓慢翻身,避免腹内压升高引起出血。

02
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

术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询问有无过敏史。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应用对比剂后的反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旦发现对比剂不良反应:

①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

②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药物静脉补液扩容;

③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喉头水肿,做好气管切开或插管准备;

④严重荨麻疹伴有血压下降时,及时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或静脉注射。

03
血管壁损伤或破裂

①对于伴发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术前护士应与医师充分沟通,备齐术中用物,尽可能选择材质较为柔软的血管内导丝。

②应用大腔导管抽吸、AngioJet 或 Straub Aspirex 行血栓清除术中,准确传递所需器械、药品等,记录抽吸出血栓的量、颜色及失血量,及时汇报术者。

③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及时询问患者主诉,如有感觉/行为异常、意识改变等情况,立即告知医师并对症处理。

④术中若发现血管壁损伤、破裂并伴有活动性出血,可采取腹股沟及以下部位局部按压止血;对髂静脉部位出血,必要时协助医师予以暂时性球囊封堵术或覆膜支架植入术。

04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①立即停止 AngioJet 和 Straub Aspirex 血栓清除术操作。

②根据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情况,遵医嘱立即给予阿托品、多巴胺等静脉用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及时询问并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

④给予氧气吸入,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对症处理。

05
失血或溶血

①PMT 操作中所致创伤性溶血常为一过性,实验室检查为血红蛋白尿,并非真性血尿,通常表现为尿色变红,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3 d后可自行缓解;

②根据医嘱做好水化,促进对比剂排出;

③必要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比剂对肾脏的损害。

06
导管/导管鞘滑脱

①正确连接溶栓导管/鞘管,做好管道标识管理;床边悬挂特殊用药警示牌。

②规范溶栓管道固定方法;连接管道的输液器需选用带螺旋口输液器,以防止接口处管道滑脱。

③溶栓期间嘱患者严禁随意移动、牵拉管道,床上活动避免管道打折、扭曲和牵拉。

07
肺栓塞(PE)

介入术前对下肢静脉和下腔静脉内存在新鲜血栓或漂浮性血栓者置入 IVCF 阻挡脱落血栓,是预防 PE 的有效方法。

①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及时询问是否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血、心慌、气促等症状,并时刻准备急救所需药品和物品。

②药物溶栓、PMT 或 PTA 过程中患者出现 PE 症状,应立即将其平卧,避免搬动;予以高流量氧气(4~6 L/min)吸入,建立静脉通路等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通知医师积极抢救。

08
感 染

①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②注意监测体温,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发热等全身感染征象和血象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③溶栓导管保留时间不超过 7 d;若体温连续3 d 持续升高,可在严格消毒后更换导管或拔管。

参考文献:

李燕,郑雯,葛静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06):531-540.

H E L P
公众号如何关注:

1/: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蓝色公众号名称,即可关注我们!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老年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附保健操视频)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
张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不容忽视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