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MP40与PPSH41波波沙冲锋枪,谈弹鼓与弹匣的优劣

  二战中的步兵班主要使用的还是老式手动步枪,火力密度不高,支援火力主要就是靠机枪。但是机枪由于重量的原因,一个班一般只有一挺,这时候2、3支冲锋枪就成了重要的补充支援火力。40年代是冲锋枪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

  ①普遍采用冲压、焊接和铆接工艺,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② 多数枪设有专门的保险机构,以改善安全性;

  ③广泛采用折叠式或伸缩式枪托,以改善武器的便携性;

  ④除了苏联采用7.62mm手枪弹和美国采用11.43mm手枪弹外,其他国家普遍采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可与大多数手枪通用,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也充分说明这种它的合理性。

PPSH41冲锋枪:

  苏联30年代就研发了PPD34冲锋枪,但此枪结构复杂,加工繁琐,造价高昂,一直没被重视。直到苏芬战争遇到芬兰索米冲锋枪,残酷的苏芬战争中,苏军吃足了芬兰军队容弹量70发索米冲锋枪输出严密火力的苦头,才开始意识到冲锋枪重要。

  斯帕金针对PPD冲锋枪的弱点和优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参考苏芬战争中索米冲锋枪的特点,成功的将之前复杂的冲锋枪变得简单起来。他设计的这款冲锋枪可以说是集各家之长的“混血儿”,从中可以看到德国“伯格曼”、芬兰“索米”、苏联PPD冲锋枪的身影。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艰苦研究,简化了枪械结构、零部件和加工工艺,在1940年9月完成样枪的定型。

  1940年12月21日,经参加选型竞争被苏联国防委员会正式采用,新枪命名为“ППШ-41”,英文为“PPSh41”,即“斯帕金冲锋手枪1941年型”的缩写,中文译为“波波沙41式冲锋枪”。

  波波沙冲锋枪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冲压焊接部件,而且大多是冷冲压和点焊或电弧焊接,尽量减少机加工工时,几乎不用螺纹连接和压配合,生产制造容易性大大提高。

  该枪可配用71发容量的弹鼓和35发容量的弧形弹匣,波波沙的弹鼓是彷制芬兰索米冲锋枪的可卸式弹鼓,但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只装填65发左右的子弹,多于65发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供弹的情况。当时专为冲锋枪手制作的帆布单兵装具可放入1个弹鼓、3个弹匣,加上枪上1个弹鼓,单兵共可携子弹247发。

波波沙41式冲锋枪

  “PPSh43”式冲锋枪的改动并非原创者斯帕金,而是由被围困列宁格勒兵工厂工程师苏达洛夫在1942年完成的,称为波波沙42式,1943年又进行小幅修改定型为43式冲锋枪,其主要改动是:

  将木质枪托换成折叠式金属枪托;理论射速从900发/分钟降到650发/分钟;不再使用71发弹鼓,固定使用35发弹匣;取消了快慢机,只能连发射击;所以,新出的波波沙43式更像是一款低配版。两款冲锋枪一直同时在生产,只是至战争结束43式生产了100余万支,而41式产量达500多万支。

波波沙43式冲锋枪

MP40冲锋枪:

  在战前的十年内,德国陆续使用了MPl8/l、MP28/ll、MP34/l、MP35/l、厄尔玛冲锋枪,这些武器部分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它们也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德国专家的专业眼光来说,这些武器仍然保持一战时期的水平,所以德军也并没有大量装备。

  早期试验型“MP36”:1936年由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胡戈·施迈瑟设计,埃尔马兵工厂生产。该枪的弹匣向左倾斜30°,便于左手握持弹匣,可以选择单、连发射击,以满足德国装甲兵和伞兵部队对近距离突击作战自动武器的需求。

MP36冲锋枪

  正式生产型“MP38”:1938年应德国陆军总部要求进行改进生产,同年部队列装。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位于机匣下方,弹匣改为垂直设计,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枪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枪。

MP38冲锋枪

  1939年MP38的火力和战斗中可靠性深受各方的赞赏,不过其保险装置的不稳定等问题也受到了批评。MP38/40将MP-38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

  主要生产型“MP40”:1940年,简化生产工艺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是军方考虑的主要问题。MP40采用大量冲压、焊接工艺的零件代替MP38机加工工艺的零件,降低成本,标准化的零件在各工厂分头生产,在总装厂统一装配,容易大批量生产,甚至一些非军工企业也能分包生产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经济性和零件互换性。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在1940年至1945年间,生产了1,037,400余支,是主要的生产版本。这款名枪跟随德军横扫欧洲,是闪电战的标志和德国军人的象征。

  衍生型MP40 Ⅱ冲锋枪(双弹匣):1942年末,不知是不是从与苏军的对抗中感到了容弹量大的压力,对MP40冲锋枪进行了局部改造,制出一个双弹匣的冲锋枪MP40 Ⅱ冲锋枪(有的称MP40Ⅰ)。

MP40 Ⅱ冲锋枪(双弹匣)

  将发射机框与机匣后盖连为一体;用一个双联弹匣仓将两个标准的MP40式冲锋枪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枪管与机匣之间的护罩底端开槽,使双联弹匣仓可沿护罩的底槽滑动。弹匣仓前方设有两个指示定位器,当左边一个弹匣的枪弹用完时,推弹匣仓向左,此时,右边的弹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弹口。

MP40 Ⅱ冲锋枪(双弹匣)的弹匣解脱钮

  理论上说这样弄法也真的不错,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双弹匣系统也有缺点。

  其一、两个弹匣增加了全枪的重量。

  其二、因为要容下两个弹匣并能够左右滑动供弹,弹匣仓变得过于宽大。

  其三、因为弹匣仓总有一个位置空置,极容易藏污纳垢。

  该冲锋枪大约于1943年中期被制造出来,或者改造不成熟,或者不受前线士兵欢迎,或者是战争的局势不允许,总之这枪实际应用很少。

上图中,左面的,是双弹匣的MP40 Ⅱ,右边的,就是标准的MP40。

优缺点对比:

  冲锋枪的使命是近距离的强火力压制,供弹容量越大,重新装弹的次数越少,火力的持续性越强,战斗优势就越大,这就是弹鼓最主要的优势,但是带来的问题却更多。

  弹药携带:圆圆的弹鼓因为弹簧等结构变得更厚,士兵就像是揣着一枚圆形地雷。

  握持手感:弹鼓是圆型的,不好持握,不像弹匣那样可以用手握住。

  更换弹鼓:更换弹鼓所用的时间明显要高于弹匣。

  结构复杂:制造弹鼓本身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原材料,对工艺要求更高。弹鼓内的弹簧等部件推动重量太大的子弹力量会不足,供弹具可靠性低,存在供弹不畅等问题。

  重量增加:波波沙整枪重量是二战冲锋枪中最重的,空枪质量就有3.64千克,装备弹鼓后全枪5.4千克。士兵在端着更重的枪支作战时更容易疲惫,射击稳定性要差一点,战术机动时灵活性要差一点。

  MP40那单排长弹匣的设计也很有问题,容易被磕坏,也让卧姿射击变得困难。

  MP40最大问题在于射速过低:其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实际射速还要低很多,而它的主要对手--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每分钟射速高达900发,美国的汤普森冲锋枪射速也高达700发,连仿制MP38的英国司登冲锋枪射速都有550发,唯一在射速对比上有优势的只有美军的M3冲锋枪。

总结:

  首先,枪械的供弹具容量不是随便定的,是工程师们根据实验和实战经验确定的。实战证明适当容量的弹匣作战效率更高,自动武器的弹匣容量定为30发,这个容量是步兵机动性、火力、生存率三个关键单兵作战要素相互协调的最优平衡点。

  具体到MP40的问题上,采用32发弹匣也是根据已有经验确定的。也许还有一个外部因素,当时的德国9毫米子弹的包装是16发一盒,因此工程师可能是出于方便弹药管理的目的取了16的倍数32。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手枪上,卢格P08和瓦尔特P38两款经典手枪的弹匣是8发,一盒子弹正好可以装满两个弹匣。

  其实,弹匣的缺点也是可以采用合理的战术来弥补由此导致的火力持续性下降的问题。我国仿制波波莎的50式冲锋枪就换成了35发弹匣,将冲锋枪手分为两队轮番射击,交替向前,逐弯占领,一队子弹用完后,换另一队来射击。火力压制和使用弹鼓的效果是一样的,还能缓解枪管过热。

  至于网上说的谁捡谁枪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能说明什么。一般情况下,战场上是不捡敌人武器的。第一是已方枪械用习惯了,使用捡来的枪械,不一定很适合;第二枪械枪声不一样,容易引起误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第三捡枪容易中敌人陷阱,造成不必要是伤害;除非已方弹药耗尽,又得不到及时补给,可能会临时捡敌人枪械、弹药。

  战后大面积打扫战场的时候,就像美国大兵对缴获鲁格手枪的执着一样,苏德两国士兵也捡对方的冲锋枪,对敌方使用的武器感兴趣的会试试手,即使有使用也是集中使用。战争中后期,由于德国军队规模的扩大和战场的损失,仅仅依靠德国本国的制式武器装备,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于是,德军使用缴获的武器以及一战剩余老旧武器装备二线部队,而将本国制式武器装备一线部队。

  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武器,任何一款武器设计出来都是天生自带缺陷的。因为每种武器都是在相对的战略、战术用途下的产物,不可避免的有所取舍和妥协。所以,没有最好的武器,只有最适合的武器。

  战争,归根到底是物质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质和人的作用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作为使用武器的人,要善于发挥武器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当武器能够融入武器系统,武器系统能够适应本国的战略、战术,才是它的幸运,对手的不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冲锋枪的霸主--苏联波波沙冲锋枪
二战最知名的波波沙冲锋枪,不靠颜值靠火力的近战利器
名枪史话:枪林弹雨,“近战之王”冲锋枪发展简史
传奇老枪开战
二战奇怪现象,苏联士兵喜欢德国冲锋枪,德国士兵喜欢苏联冲锋枪
回眸二战,二战经典冲锋枪,你心目中的冲锋枪上榜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