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着鬼魅神手之称的杨式太极拳大师董虎岭遗著《太极拳使用法》

版权申明:《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著作者是董虎岭先生,编者是董峻岭、黎仙裁,由英杰太极健身院和泰国太极健身会出版,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承印,一九五七年二月一日再版。

转载说明:该书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年代久远,存品已非常少见。幸好现在网络发达,原件的扫描版在网上随处可见。但PDF格式的清晰度往往不太好,有的地方看不太清;且书的原文是繁体字,排版为竖版,不少朋友已经不习惯这样的阅读格式。为了分享和学习杨式太极拳,发扬太极拳术,本人特将PDF格式的扫描版整理成此简体文本,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详解。此书的所有版权均归原创作者和出版者,如有侵权或不当请联系删除。特此说明。

杨澄甫弟子董英杰老师像

董虎岭像

董峻岭像

董虎岭先生 (1917---1992),杨式太极拳传人董英杰之子。自幼秉承家学,得其父董英杰真传。拳架端正宏厚,流畅谨严。其一生积极传播推广杨式太极拳,在东南亚、美国等地有较大影响。

潘序

练太极拳者,由初学入门起,经相当时日,得其形式。如后良师指导,益友切磋,姿势正确无讹,开步运拳,乃渐有意义。此时作为健身运动,绰有余裕。而志在深造,欲得技击工夫者,当精益求精,锻练不懈。但太极拳精微深奥,若只一知半解,勉强从事,未得中肯,往往误入歧途。例如以意行气,第变成鼓气怒视,窒礙不通,弄巧反拙。刚柔相济,则误软为柔,以硬作刚。马步非失之板滞双重,则失于飘浮不稳。开展既茫无法度,紧凑又手中不舒。此种练法,劳而无功,致力多年,终难进步。渐怨太极拳徒有玄妙之称,毫不切于实用,因而灰心引退,殊非鲜见。

予从虎岭先生习拳以来,上述弊病,渐知避免,但仍时乞指正,未敢稍懈。年前英杰老师莅泰,晨昏教诲,勉以欲得真正太极功夫。须明用法,盖太极拳动作,有不易之理,开步运拳,分寸皆含用意。譬诸运掌向前,如未明用意,则不知应伸展多少,劲往何处。苟明其理,便能依适当位置,上下相随运劲使出。姿势正确,自感劲力不同,而兴趣亦愈趋浓厚。日常练拳时,如渗入用法之意,久之习惯成自然,身手皆有准则,便能愈练愈精,进步于无形中。

兹者虎岭先生乘回港之便,与贤昆仲峻岭现身示范,将太极拳各式用法摄制成图,加以解释,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亦一并列入,尤为锦上添花。上述图文,汇集成册,行将付梓,定名为《太极拳使用法》。予感太极拳之秘奥,于兹公开无遗,后学得之,奉为楷模,不复有误入歧途之虞。其造福同门,光大我道,功勋岂浅鲜哉?是为序。

丙申冬潘守仁书于曼谷

林序

夫太极一拳,取法于易之太极阴阳消长,八卦相荡之理,参以技击之精华,演绎而成,包含生理动力心理哲学等原理。学者可以却病延年,可以防身自卫。动作轻松和缓,循乎自然之意志,促使精气周流四体百骸,则民肾相交,水火既济,性命保真矣。

物极则反,激则变,故柔极为刚,刚而不怒;刚极必柔,柔而不衰,从顺处逆。阴阳相济,精微自至,从心所欲矣。行学,廿载纯功,早已炉火纯青,造诣之深,非同门侪辈之所及也。

授艺河北时,东邻柔道之士,屡请试手,虎岭兄婉谢未果,许之。屡试屡捷。时逼于环境,未尽所长,然对方固已懾伏,钦仰不胜矣。一九五二年春,承暹侨领多人礼聘,赴暹阐扬太极拳术,循循善诱,桃李盈门。吾道其南,蜚声异域,近以其多年心得与经验,编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虎岭峻岭贤昆仲逐式摄图说明,另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图解。太极宗法,又多一佳作也。届时人手一篇,行睹为快。纸贵洛阳,当可预卜矣。远道闻之,谨浅俚语为祝。非敢言序也。

八闽林伯炎书于马来亚雪兰莪中国精武体育会

自序

余自抵暹任教以来,匆匆数载。感此间学拳习尚,略与国内各处有异,不徒以健身自满。同学诸子即初步入门,必殷殷以用法为问。夫研究用法,足以增加学习兴趣。与好勇斗很不同,未可厚非。然新旧同学程度参差不齐,遇有疑难,须逐一个别解释,授受双方皆费时失事。因思倘能制图示范,详加注释,使人手一卷,时刻展阅,按图索骥,既无遗忘之虞,且较口述尤为详尽,于是有本书之作。

考太极拳十三势用法,历代所传,均系单式,互不连贯,式与式间过渡动作,以为无头大体,向不重视。予因利乘便,将过渡动作并释之,使练法与用法吻合,每一动作皆含用意,由始至终,连贯不断。明此则练拳之时,胸有成竹,以心行气。式与式间,无迟疑呆滞之弊,一气呵成,与行功口诀首句符合。即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是也。

所谓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所谓四正四隅,乃推手用法之基本,千变万化,皆由此演绎而出,故并列入,以供参考。然不可不知者,太极拳之使用,方法而外,功夫尤为重要。功力即劲也,如不懂劲,何能四两拔千斤?又何能发劲如放箭?故务须勤于练习,用力久之,自能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愿同学诸子共勉之。

董虎岭于香港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被打欲跌须雀跃,巧挤逃时要合身。

拔背含胸合太极,裹裆护肾跴(踩)五行。

学者悟透其中意,一身妙法豁然能。

又曰:

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转动挪移走。

打手歌详解

掤捋挤按须认真

掤捋挤按即四正,辅以四隅之采挒肘靠,共称八门。太极拳一切变化,皆由此演绎而出,故掤捋挤按四法,为万法之本,不能缺少,亦不能更改,务须认识清楚,知其真义所在。如对此基本之法尚不认识清楚,曷足以言太极拳,纵下苦功,亦无成就。既明白四正真义后,只知空谈理论,仍无补于事也,必须坐言起行,认真努力练习,方有成功之望。

上下相随人难进

上下相随,即自根而腿而腰,由肩至手至指,由下至上,圆整一气,不论手法身法步法,皆转动灵活,运用如意,首尾相应,敌人无可乘之机,自难向我进攻。

任他巨力来打我

任非解作任由,乃纵使之意。纵使他以巨力打来,不足畏惧。如为将之道,必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也。

牵动四两拨千斤

他以千斤巨力来打我,我以四两之力,即可将其拨开。所以能如此者,非四两之力,乃牵动之力也。夫千斤打我,彼以直来,我以横往,优劣之势悬殊。以千斤拨千斤,尚虑难胜,即能拨开,是以千斤拨千斤耳。必顺其来势而牵动之,乃能四两拨千斤。然拨力之大少,拨动之方向,须视来势之力度方向而定,非千篇一律,一拨了事也。用力过或不及,方向太正或太偏,即陷于丢顶而不能用,学者勿以为言之简而易视之,实则似易而行之维艰,须懂劲而后,方足以言此。

引进落空全即出

预有备,对方攻势必然落空,趁其马步尚未站稳之际,合身运劲击之,一发即出。善用兵者,常有空营引敌,候其扑空,从而以伏兵击之,即此意也。

粘连黏随不丢顶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使对方脚跟离地,马步浮动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即舍己从人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不令对方脱离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即随对方走动之势也。以上四者,均不丢开、不顶劲,不丢则敌人既不能逃脱,常在我掌握之中,不顶则敌人力蕴难出,无所施其技。然粘连黏随不丢顶,乃极精细之功夫,须仔细研求,从中讨消息,方能明白。

被打欲跌须雀跃

谚云,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与人对敌之际,偶处下风,在所难免,设遇此境地,心中不可慌忙,既被打中,避已不及之时,须效麻雀跳跃,双足一齐离地,整个跳出,方不致跌倒。跳出以后,身形不散,心中不乱,敌如继续进攻,我可从容应付。

巧挤逃时要合身

被挤迫时,我欲逃脱须要合身。合身自有涵虚,将来势消解,同时双手在前,管制敌人,以应付其人一着攻势。

拔背含胸合太极

拔背含胸,如太极收合,此乃蓄机待发之势。所谓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是也。

裹裆护肾跴五行

裹裆即前脚脚尖微转内,两膝略作合并意以护肾部。五行即五行步法,乃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也,此为太极拳术基本步法。中定站稳,左右能换步,进退自如。

学者悟透其中意

以上所言,字字真切。掤捋挤按须认真与粘连黏随不丢顶二句,尤须留意。然非经长久练习研究,不易悟透。

一身妙法豁然能

太极拳法,若得功成,其神妙有不可思议者。昔杨禄禅先师在京名播遐迩,武侠来访者接踵,一日静坐间,忽有僧来,师即降阶出迎。见僧魁梧雄伟,身高六尺,拱揖道景慕意,师亟逊谢。言谈间,僧突鹘起出拳击师,师略含胸,以右掌抵来拳而顶拍之,僧如受电击,跌出屏后犹保持击拳状,旋乃敛容请恕其卤莽。师邀与谈,僧缕缕询顷出其不意犹不得逞之故,师答是谓刻刻留心也。又询顷跌出何其疾,师答是谓发劲如放箭也。曰僧云游四海,所遇未有如师者,坚叩太极轻灵之奥妙,师未及答,见有飞燕入帘,低绕近身,突出手抄获之,倾谓僧曰:此鸟驯就人,且聊与为戏。承以右掌而以左手抚之,旋撒左手,燕振翼拟起,师掌但微动,其劲忽隐忽现,燕终不能飞去。盖无论何种雀鸟,必先借足蹬劲之助方能起飞,燕足无着力处,故有翼亦不能飞也。燕既扑服,则又抚之使去,复不得起,如是者三。僧讶曰技何神也!师笑曰:奚足言神,太极行功既久,通体轻灵,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僧拜服,留谈三日始去。以上所录,乃系纪实,学者勿以稗官野史视之。存学其上者之心,功夫自有进境。

彼不动,我不动

彼不动我不动,乃以逸待劳也。太极拳释义有云:以静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上下寻机适为远。此理甚明。云如彼始终不动又若何?如此则我可出虚手引之,一而再再而三,未有不动者。设果真不动,我虚手可立化为实,乘势击之,使其措手不及,消解无由。

彼微动,我先动

与敌人搭手,自己按兵不动,精神须注意警戒,待对方欲动之际,我手已动之在先,然微动与已动 ,我出手迟慢,对方已动之后,则我纵欲先动,无可能也,不可不辨。

劲似松非松

太极拳出手,似松实非松。语本显浅,然此句最易被人误解。盖初学者多生硬紧张,授者乃以松字纠正之。一日仍生硬紧张,一日仍须注意放松。此松字乃比较之名辞,非绝对者。譬如是蛇蜿蜒,或而昂首,或而蟠结,在在皆可觇其内蕴之劲力,是似松非松也。若完全放松,则劲力全无,如死蛇委地矣。然似松非松之程度,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学者但谨记此法则,久之自然能体会。

将展未展

太极拳手与腿之动作,伸展皆以将直未直为度,全直则力卸矣。此理施之于手,学者多能明白遵循,然施之于腿,则每有误解违背。盖太极拳马步活动,不离弓腿坐腿,二者互为因果,前腿弓则后腿直,后腿坐则前腿直,此直字乃比较之名辞,非绝对者也。前辈于授教时,间或单言一直字,此纯为简便计,言者无误。若据以为法,乃听者自误耳。兹举例明之:坐腿姿势中如提手、手挥琵琶、单鞭下势等式,前腿均须微弯,不应完全伸直,否则不仅该腿呆滞不灵,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所及,整个身躯亦因之气滞不通。学者稍加揣摩,当知所言非谬。至于弓腿时,不论练拳、推手、对打或发劲,后腿均不可完全蹬直。行功论云:曲中求直,非直不求直也。又行功口诀云: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学者宜三复斯言。

劲断意不断

例如发劲后,手已伸展,劲已断矣,而决仍未断,故能随机变化,连绵不绝。老振师传尝言:劲断意不断,藕断丝连。即此意也。

转动挪移走

太极圈歌诀有云:此为动工非站定。上文五行步法,亦经有解释,不再赘述。

十三势使用法

一、揽雀尾 掤式

接预备式,对方从右侧面左拳打我胁部,我速向右转身,同时右手抬起将其拨开。对方又用右手击我胸部,我左手提起将其掤开,同时左脚横迈一步,弓腿,两腿坐实。图1

避过对方攻势后,我右手从下往内绕一小圈,转到对方胸部,右脚上步弓腿,全身整劲向其掤去。图2

揽雀尾 捋式

接上掤势,对方出左手欲乘隙击我胸部,我左手扶其腕,右手腕粘其上臂。图3

坐后腿,身微向左偏,双手往后捋,将其牵动,使其后脚跟离地,重心不稳。图4

揽雀尾 挤式

接上捋势,对方因不得力,欲将手抽回,我右手心翻向上,将其黏住,不使走脱,左手心翻向下,合于腕上。图5

乘其抽回之际,我弓前腿,蹬后腿,发劲挤出。图6

揽雀尾 按势

接上挤势,设对方右手来拉我,我右手急往上翻,手心向外,使其力背,身往后坐,乘对方因不顺而变势之时,我左手粘其肘,右手粘其腕,将彼封闭。如图7

随蹬后腿,弓前腿,发劲将其按出。图8

二、单鞭

接上揽雀尾按势,对方从左用右手击我胁部,我立向左转身,右手从上绕下,将其拨开。图9

对方由左后方抡右拳从上打下,我急向左转身,趁其拳未下之际,先发制人,左脚抬起,上步弓腿,左手绕上,手心朝外,推其胸部。图10

三、提手

接单鞭式,对方正面用左手直锺打来,我双手往内合,右手在前,扶住其肘左手在后扶其腕,同时右脚提起,置于左脚前,加强合劲。图11

双手保持合劲,将对方提起,使其脚跟离地。图12

四、白鹤亮翅

接提手式,对方从左方右拳直打来,我速往后坐腿涵胸避之,同时左手自下绕一小圈,再往右将其手粘住。图13

右脚上步,右手提起,用肘前节托住对方腋下往上伸,左脚往前上半步,左手往下展以助右手之势,右手往上翻,将对方架起。图14

五、左搂膝拗步

接白鹤亮翅,对方正面右锺击我腰部,我左手往上绕一小圈,将其搂开,同时右手转下,再绕上置耳旁。图15

右腿坐实,左脚上步弓腿,此时两腿坐实,右掌往前打出。图16

六、手挥琵琶

接左搂膝拗步,对方出右手攻来,我往后坐腿,右手顺势收回,扶其掌腕之间,左手由下往上,直出托其肘,左脚收半步。图17

两手合劲,往前上方伸,将对方发出,全身整劲。图18

七、进步搬揽锤

接左搂膝拗步式,对方右锤向我胸部猛力打来,我两手速往左绕一小圈,右手握拳翻上沉下,将对方手腕粘住,左手往前伸作虚手,同时右脚横上半步。图19

对方攻势落空,必将手抽回,我乘机左手沉下,制住其肘前节,左脚上步弓腿,右拳将其打出。图20

八、如封似闭

接进步搬拦锤式,对方用左手横拨,我右手向里绕,左手从右腕下伸出,将对方手腕按住,右拳 开抽回,同时坐后腿,前腿虚。图21

右手往前出,按住对方肘部,将对方封闭,使不能变化,弓前腿。图22

九、十字手

接如封似闭式,对方从右双手推来,我速向右转身,两手分开,自下绕上,作十字手架住。图23

如对方再出力推来,我趁此时两手往上分,将对方掤出,两脚踏实。图24

十、抱虎归山

接上十字手式,对方从右后方用右手向我腰部直打来,我速向内转左脚,往右转身,右手转下将对方拨开,同时左手自下往上,绕到耳旁,左腿坐实。图25

右脚上步弓腿,左手按住对方右肩臂之间趁其不得力之时,用内劲将彼按斜。(本式以后动作,与揽雀尾捋挤按势相同,在此从略)。图26

十一、肘底锤

接上抱虎归山式,对方从后击我左胸部,我速往左转身走两步,面向对方,同时左手从对方锤上绕下托其肘上节,使其打空。图27

左脚往前迈步,右手握拳,击对方腰部,用内劲。图28

十二、倒撵猴

接上肘底看锤式,设对方用右手猛力打来我左脚速退一步,同时左手背粘其手腕,右手松开,绕上转至耳旁。图29

坐实左腿,右腿虚。左手用沉劲往后掛,消其猛力,右手往前伸作虚手。图30

十三、斜飞式

接上倒撵猴式,设对方从右用右手击我胁部,我速往右转身涵虚,右手随身形转下,手心向上,左手粘住对方手腕,左腿实,右腿虚。图31

右脚向对方裆部插进一步,用右手肘前节斜击其膊下腋部,前腿攻,后腿蹬,作大鹏展翅势,将其打出,用长劲。图32

十四、海底针

接左搂膝拗步式,设对方将我右手腕执住,我先往后坐腿,右手往后抽回,同时前脚收回半步,将其手引长,使其力过。图33

趁对方力消时,我右手突往下沉,同时左手从内往外掛,将其拨开。图34

十五、山通背

接上海底针式,将对方啄开后,对方又用右锤向我头部打来,我右手急往上翻,将对方手腕托起,左手抽起伸前,按其腋底胁部。同时上左脚踏实。图35

前腿弓,后腿蹬,全身整劲,按对方胸部,用长劲。图36

十六、撇身锤

接上山通背式,发觉背后有人预备向我袭击,我立向右转身,并转左脚,右手转下置胸前,握拳,左手转上,眼注视对方。图37

对方直锤打来,我右手翻上再撇下,压住其肘前节。身法涵虚,使其打空。同时左手伸向其面部,作虚手以遮其眼,脚随身转。图38

十七、云手

接单鞭式,发觉右斜方有人预备向我袭击,我右手撒手绕下,手心向内,左脚向里转,左腿踏实,右腿虚,眼神注视对方。图39

对方向我上部打来,我右手往上运贴其肘前节,将彼拨开,两腿坐实,随运随将对方来劲消除(不可用顶劲)。图40

十八、高探马

接单鞭式,对方左手直击我胸部,我左手随其手收回,拿其手腕,左腿收回半步为虚,右手经耳旁伸出到其面部。图41

如上图既将对方治住,此时涵胸,右手作探马式推出,使对方立足不稳。图42

十九、右分脚

接高探马式,既将对方治住,左脚向前方迈步,弓腿,右手绕外转至对方手臂内。图43

此时左腿为实,右脚抬起,向对方腰部分去。同时两手分开,手脚同时出力,是整劲。图44

二十、左转身蹬脚

接左分脚式,如对方从左后方用右手向我面部击来,我向左转身,左手分开将来手架住,右手同时分开以助平衡。右脚站稳,左脚蹬向对方腰胯。图45

全身用整劲,将对方蹬出。图46

二十一、进步栽锤

接右搂膝拗步式,对方用右锤直打来,我用左手将他手搂开,右手握拳,手心向上。图47

对方若退右脚,斜身起脚蹬我腿部,我即上左脚,右拳向斜下方击其小腿。(或拿住其腿亦可)图48

二十二、斜身右蹬脚

接搬拦锤式,对方左锤击我面部,我左手管住其手腕,身微向左斜,将击来之力避过。右手撒开,架其上臂。图49

左脚站稳,右脚提起,蹬对方胯际,两手分开,全身整劲。图50

二十三、左打虎式

接斜身右蹬脚式,对方由右前面直打来,我右脚急收 步置左脚旁,右手拿对方肘上节,身往左斜,左脚上步,两腿坐实。图51

右手将对方向左面拉斜,使其失去重心,同时左手握拳,自下绕上,向对方头部打去。图52

二十四、回身右蹬脚

接右打虎式,设对方由左前方用右手打来,我往后坐腿,同时右脚收半步,右手绕下转上,托住其臂,将彼治住。图53

提起右脚,蹬对方腰胯部,将其蹬出,两手分开作平衡劲。图54

二十五、双风贯耳

接上回身右蹬脚式,设对方由右后方用双手向我推来,我速向右转身,双手由前放下,手心向上,将对方双手掛开。用沉劲,随右脚上步。 图55

趁对方推空之际,我上右脚,双手握拳,向外绕上打对方两耳。右腿弓,两腿坐实。图56

二十六、野马分鬃

接斜单鞭式,对方用左拳直击来,我左手扶住来手肘前节右手撒开,转下再绕上,到对方胸腋间。图57

左脚往前上步,双手作分鬃势。右手往前上方分去,弓前腿,蹬后腿。用长劲将对方发出。图58

二十七、左玉女穿梭

接单鞭式,对方右手由后拿我右手,我向右转身,左手绕下以腰部向上翻,坐左腿,右脚收回半步,涵胸。图59

右脚踏实,上左脚,同时左手将对方这手架开,右手向其胸部穿去,弓腿。图60

二十八、单鞭下式

接单鞭式,对方抡右锤由上巨力打下,来势猛烈,难以封挡,应采避式,我急向后坐腿避过。图61

对方连续再抡左锤击来,我再向后斜身坐腿避过。图62

二十九、金鸡独立

接单鞭下式,对方连打两锤落空,必将手抽回。趁其收回之际,我急弓前腿,身往上起,右手将对方左肘托起。图63

左脚踏实,趁自己已将对方托起,再起右脚向对方腿部蹬去。(或踢去)图64

三十、白蛇吐信

接上山通背式,发觉背后有人预备向我袭击,我立向右转身,同时左脚内转,右手转下置胸前,左手转上,眼注视对方。图65

对方右手打来,我右手转上翻下,掛对方手腕,趁对方抽回时,急翻手吐向对方上部。两腿坐实。图66

三十一、高探马代穿掌

接十八式高探马式,向对方推出以后,对方再双手推来,我右手横按其肘前节。图67

左脚上步弓腿,左掌向前穿出,击其上部,上左脚弓腿。图68

三十二、转身十字腿

接高探马代穿掌式,设有人在后欲向我袭击,我向右转身,左腿坐实,右脚收起,左手心转向外,注视对方。图69

对方用左手向我头部打来,我伸左(右)手架住,左手同时张开以助平衡。起右脚向对方中部蹬去,将其蹬出。图70

三十三、进步指裆锤

接转身十字腿式,将对方蹬出后,我乘势进攻,右脚横往下。设对方用右手向我还击,我左手将其搂开,右手握拳,手心向上,收回置腰旁。图71。

左脚上步,右拳向其裆部打去,弓腿,将其打开。图72。

三十四、上步七星

接单鞭下势,设对方右拳打来,我趁其尚未打到时,双手握拳,抬左手将对方横架,身随手起。图73。

右脚上步,右拳冲上击对方上部,身手合一,是整劲,左足实,右足虚。图74

三十五、退步跨虎

接上步七星锤式,设对方握我右手腕,我速退右脚坐腿,将对方之手引长,使其力消失,我右拳随即撒开,往左拨去。图75

右脚坐实,左脚往后收半步,两手张开,身稍往右斜,作跨虎式,寓攻于守。图76

三十六、转身双摆莲

接退步跨虎式,设对方右拳向我头部打来,我左手往右,右手往左,收置身前保护胸部,如对方右脚横扫来,我速右转身退步避开。此时仍面向对方,右脚抬起,左脚坐实。图77

趁对方扫空之时,我右脚往右向其胯部横踢,如对方再用右手打来,我两手同时往左捋,手足并用。图78

三十七、弯弓射虎

接转身双摆莲式,对方右手自前打来,我双手往右将来手拿住,右脚往右前方上步,弓腿,我双手顺势稍向上提起,以消其力。图79

对方被拿住,必更出力抵抗,我作弯弓势,随一撒手,将他连手带人整个射出,用全身速劲,两腿坐实。图80

四正四隅使用法

一、掤

对方抡右拳打下,我右手对准其肘前节横提起,将其避过。图一

我右手继续不停向斜上方掤去,用全身整劲,左手提起作助力,两腿为实,此即仰之弥高。图二

图一

图二

二、捋

对方左拳朝上冲来,我急往左偏身涵虚,双手提起,左手握其腕,右手肘前节托其上臂,往上捋。图三

对方既不得力,出右手来拿我右腕,我右手急反握其右腕,随即退右脚坐腿,我左手肘前节粘其右上臂,往斜下方捋。图四

图三

图四

三、挤

我出右拳,对方若用右手来拉,我急顺势弯肘横向其胸部,将对方挤住,使其不能走脱,左手抬起,预备双挤去。图五

右脚上步弓腿,两腿坐实,左手掌挤住右手腕,双手向前挤,将对方发出。图六

图五

图六

四、按

我右拳打出,设对方用右手迎挡,我右手微提,往后绕一小圈,对方见形势不利,必欲将手抽回。图七

我拳撒开,趁机按其腕,同时出左手按其肘部,上右脚弓腿,双手按出,将其按斜。图八

图七

图八

五、採(其一)

对方右手打来,我右手将其腕拿住(手心向下),涵虚坐腿,左手随即辅助右手(两手心相对)。图九

我身稍右偏,双手同进往右后方向下採,用寸劲,随即撒手,将其採跌。步法后腿实,前腿虚。图十

图九

图十

五、採(其二)

我右手向前伸出,对方用右手迎挡,我右手急将其腕粘住。图十一

我身稍右偏,右脚退步,双手往右后方向下採,用寸劲,随即撒手,将其採斜,使其马步摇动,我可趁此时机,双手化作按式或其它方式均可。图十二

图十一

图十二

六、挒(其一)

双方左拳打来,我速虚神,右手抬起,绕到其手臂里使肘旁,手指向下。图十三

微型微提,右手将对方挒斜,用寸劲,随此式后,我可用按式或挤式进攻。图十四

图十三

图十四

七、挒(其二)

对方右拳向我头部攻来,我速虚神坐低,左手抬起,从里绕到其肘前节。图十五

左手往左后方挒,用提劲。随此式后,我宜用搬揽锤或指裆锤进攻。图十六

图十五

图十六

八、肘(其一)

对方左手向我上部攻来,我往左闪身,左手从内绕外,扶住其手腕,右肘抬起,横置其肩下。图十七

上步,两腿坐实,用整劲,将对方向横发出。图十八

图十七

图十八

九、肘(其二)

我出右手,对方用右手来拉,我趁势右脚上步。图十九

此时用手肘向其胸部进攻,左手扶住右手,以作助力,两腿坐实,弓前腿。图二十

图十九

图二十

十、靠(其一)

对方出右手,我右手伸前将其腕握住,往右拉斜,握时不可太紧,手臂不可太直。图二十一

上步弓腿,我右肩向对方右胁靠出,右手撒开,左手提起作成一之预备,靠时身形不可太往前仆,后腿不可完全蹬直。图二十二

图二十一

图二十二

十一、靠(其二)

我先出右手,如对方用右手来採(图二十三),我顺势右脚上大步,弓腿,右肩向对方胸部靠去。左手贴上臂作助力,靠时身不可太偏。图二十四

图二十三

图二十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三丰太极拳八十七八十八式开合摆腿和进步指裆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六)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 一
24式太极拳之三白鹤亮翅练习要点
张三丰太极拳(珍藏版)4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