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天新发现——(二)伏羲女娲传说源自湘西莲花山区域

惊天新发现 哪里福报来

伏羲女娲传说源自湘西莲花山区域

原创作者:麻明进

摘要:伏羲女娲是中国各地各民族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正如西方世界的亚当、夏娃一样,他们结为夫妻,共同创造了人类。凡事有源,神话传说也不例外。那么伏羲女娲的传说其根何在?三苗网等2020年11月发表石朝江《伏羲女娲源自苗族的创世神话》,无疑使伏羲女娲的探源找到了重要方向。其文开篇指出:“一批主流历史学家通过考查与研究,认为中国史籍记载之伏羲与女娲,源自苗族的《洪水故事与兄妹结婚》。”他先列出蔡元培、闻一多、马长寿、候哲安、陈国钧、吴泽霖等的著述观点,后点明石宗仁之说:“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徐旭生、凌纯声、芮逸夫、马学良、马长寿等,均认为伏羲女娲是苗民的始祖。”综述确定:“先秦文献记载伏羲与女娲兄妹婚的传说,是源自苗族洪水故事与兄妹结婚的创世神话。”

苗族神话与各族的伏羲女娲有密切关系,是各地伏羲女娲传说之源。这一研究论断值得大加赞誉,也为进一步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可是,伏羲女娲探源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目前还没有人确切地揭示出来,这正是本文需要解决的。

这里发现并用湘西自治州花垣县最高峰之下地名事态,含7乡镇30个村寨8个山头2座水库,及10余处相关文化形态(下图标出大部),给世人指明伏羲女娲传说的最初起源,是在莲花山区域苗乡。

(二)湘西莲花山区域诸地名与《苗族洪水故事》神话相符

探讨神话故事的源头,必须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有的地方以某些出土古迹说事,也有的地方以史籍记录确定,等等。这些虽有一定道理,但出土古籍难以确定古籍的初始地区,史籍记录又相对滞后。而湘川渝边境的湘西州莲花山区域的系列地名及相关事态,正与伏羲女娲传说的地名与内容相符。地名是反映固定史实,不以后人意志而改变。因此,我认为这里正是各地众多伏羲女娲传说的最初来源地。

位于补抽乡的苗族祖山“高吉索”及山下的大哨、大本村寨,为传说大索大僰和睦共奶的成因。麻敏 供图

以上《苗族洪水故事》讲到的几个主人翁: 仡索是古代濮语尊称人名,又叫大索、仡夔,封号祝融,汉语尊称神农。这祝融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帝王名,后来形成中国南方的强大氏族名。而仡僰是华夏典籍中的庖牺氏,又称太昊或太皞。仡僰是濮人对他的尊称,是濮人六蛮中最早北进中原的一支。而少昊又叫伏羲,是仡僰的儿子,女娲是仡僰的女子。兄妹成婚,后裔称豆莱,又叫莱夷或人夷。过来大湘西苗族以主体部族自称“仡熊仡夷”,又以“仡熊”代(简)称,仡夷即人夷等后裔,仡熊则系楚熊氏祖传世系。如今苗族群体自称的“我们”,苗语是“濮蛮”,就是远古称谓,是铭记并说明我们苗族源于久远的濮人和蛮群(南蛮)。当今“蛮”字带贬义,古时是表示发明养蚕抽丝的部族,解繁体“蠻”字即知。

在湘西莲花山区域,补抽乡补抽村(今并入大哨村)后坡有一个“雷神”山包,苗语就叫吉索山,正是纪念仡索化成地名的山头。此山势虽低,而名气远扬。每年清明节后,阳雀总是从这里开叫而后陆续飞往各地催耕。苗民尊称此山为“比高立谱”,与“吕洞山”(比高立峒)东西呼应,共尊为湘西苗族的两大祖山。因为吉索山是古时苗族迁徙到湘西的最大聚居地和各氏族之后分迁前的出发地。从古老话得知:苗族先民大部随“放驩兜于崇山”到此后,摆脱了历史的人祸,就聚集同庆,商议立寨立社,从而也成了湘西苗族新的歇息地、中心地和发祥地。苗族相对稳定后,分支发派,人丁兴旺,“如树生来满坡满岭,像竹发来满坪满寨。”

传说仡僰捉住仡索之地——补抽乡岽索寨 龙秀林 摄

吉索山下有两个村相邻,现用名大哨和大本,还有与吉索山对应的岽哨(索),都与仡索仡僰密切相关。大哨、岽哨就是纪念大索(仡索)的记音用字,大本则是纪念大僰(仡僰)的记音用字,因东部苗语标准语区把“僰”读成与“本”很近的音。神话中以大索大本这两地相连地名相邻等事态及以相传来说,既是反映大索大僰原先在此睦邻友好并认老庚的。而后传说又是开始反目成仇的地方,那是因为大索要到高处发威,就常去吉索山去,之后大索大僰因故反目,大僰在屋顶反盖滑溜的树皮,使大索突来滑倒在地,这下方的地也就有了“岽哨”这寨的地名了。

传说仡僰的古老坟,位于花垣县两河和吉卫镇交界处。(石永斌 摄)

仡僰坟被盗洞。2016年发现被盗挖4个洞,最深长达4米。龙朝辉 照片

在吉卫、排吾、两河交界处,有座名震四方的锥形山堡,高十余米,苗语叫“承果僰”,俗即古老坟(仡僰坟,庖牺坟)。坟上萋萋荒草,下临翘岩谷风,淙淙泉流。人到其处,时受山风呜咽,倍感凄清敬畏。传说人们担心仡索复仇,苗疆这一带葬有仡僰假坟九九八十一个,高处的这个是真坟。后来有人几次盗墓,今仍留有掘洞为证。

传说仡索主治水,仡僰主治土。水土冲突引起洪水滔天,人类再次经历大难。就神话传说的原型地域来说,湘西莲花山区域几乡镇,多有连续裸露的古时冰川地貌,多有寒武纪化石资源,加上特殊地形地理环境,为洪水传说提供成因。

莲花山下连续裸露的古时冰川地貌 隆国渊 摄

莲花山下特有的今吉卫镇“葫芦坪”高山台地,从过水、凉帽、葫芦、古牛、如腊、葛滕、白果、水洋、白岩等村,延伸到吉卫镇所在地,宽有二三公里,长约十五公里,形成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祖辈们开发成广袤的良田沃土和鱼米之乡,以有谚语“一天犁不登一犁土,一早犁不通一犁地。”但因过于平坦,遇长久雨灾则多现汪洋,连旱就干涸难收。特别是上方高高的莲花山,海拔1159米,山顶犹如“葫芦瓶”,不仅是这一带并花垣县的最高山峰,还正是葫芦村(寨)属地。及山下葫芦坪之葫芦、葛滕(初即葫芦滕)村寨,苗语就称“纪道明岽”,“纪道”是葫芦瓜,“明岽”是大窝坨地。诸寓意便成伏羲女娲“种葫芦”滔天江水而“藏于葫芦”传说之源。

莲花山顶海拔1159米(苗疆中部花垣县最高峰)点位标志 麻绍辉 摄

再说数十平方公里的“葫芦坪”古时积水难退,加上莲花山及周围高峰众起,集雨成许多“上天之塘”,以至近来建了莲花山水库。这高山及其周边下方密密麻麻的凹地之水,古时久雨年成必然猛泻下方。还因葫芦坪几侧连山围成宽广的积雨面,又有相对丰富的地下水。诸如“葫芦坪”白果村苗语叫“板潕”即水泽之地,古往今来一经下雨,各方涌泉遍地。正说明这是“滔天洪水”传说有了突出方物可依。

以前有民谣:“板潕大塘水涟涟,耳闻雷声心胆寒,十年九涝平常事,挥汗如雨亦枉然。”又如凉帽村水井水塘无数,苗语“凉帽”即有口绿油油的水井之意。此井平时量大水位低,先人们曾向下修筑三十六级石阶路便于全寨去挑水。但往时因胆小妇幼见此险状,时有得病亡身,以使后来被填而井名犹存。有此诸多景象,以致涝灾不断,史传洪水滔天,便不缺由缘。1993年《花垣县志》就记: “道光二十九年(1849)3月,霪雨,河水猛涨,泛滥成灾,田园荒芜,史称己酉大荒”。

莲花山下吉卫镇“葫芦坪”一角的白果等村,苗名“板潕”水泽之地。 龙权 摄

此外不少山川寨落地名,正与“仡索仡僰”洪水传说地名一致:如两河乡的“高嘎”即鸡公寨,和吉卫镇的鸡司(以前名为鸡屎)村,是纪念仡索雷公忌吃用鸡粪浇长的菜之故,也是仡僰相应放出金鸡啄住与仡索比斗的蜈蚣所叙事态的记录。猫儿乡猪圈寨、鼎罐寨,与神话的石槽、潲桶相隐喻。麻栗场镇广车村的莲台山用苗语称“岃就白”意即多雪山,与仡索施法下三年雪想冻死仡僰相衬托。两河乡桐木村、椿木村(苗语叫“帕也”)、吉卫镇凉帽村的杉木冲等,与神话中仡僰用椿树皮、桐木皮盖屋顶以捉住仡索相合,也符合苗乡古时用树皮盖屋的史实。

雅桥乡三塘村的200多户“岽热”寨,是苗语地名,意为低洼处的贮仓;加上不远处该乡干木村的“岽不弯”寨,也是苗语地名,意即低洼处锅鼎。这与神话仡僰捉住仡索关在仓里,加盖锅鼎相符。古时曾掘井熬盐的排吾乡辽求村村名,汉语即盐井,与神话中仡僰去运盐想腌死仡索相映衬。猫儿乡杉木村、吉卫镇夯来村的铁厂寨和排吾乡有铁矿,正与传说仡索仡僰后来比赛睡觉而用“木枕”“铁枕”吻合。再如排吾乡石栏杆小景的许多立石,传说是古时所倒“天梯”的底部。这天梯的苗语历称“镇柔镇铑”,意即铁石天梯,说明此地有铁等金属矿藏,几十年来此域几乡镇开发了大量的铁铅锌矿为证,与传说涉及的铁有关。

“铁”在这里与当地苗族相关。简化字由金与矢的变形组成,矢为箭即武器,“铁”的大篆是“銕”,由金和夷组成,夷为造弓之人史即人夷东夷,古时夷人善开铁矿。湘西仡夷(苗族史苴今麻姓等)为古夷人一部分,多傍莲花山下而居拥有并开采铁矿,传说铁天梯有据而来。

莲花山下吉卫镇“葫芦坪”一角的葫芦村,传说是伏羲女娲坐在葫芦逃生之地。 龙权 摄

麻明进简介(自述):

学历职称不足呈,维生数技总随梦。青少务农修水利,卅余勤政奉基层。悟疑文字多族事,苗学縏绣具精成。揭源羲娲崇山址,故事装艺出书耕。

注:“縏成”指退休后编著《苗族縏饰艺术》有许多图纹和60余万字编织程序,“故事”指2020年出版《随口说故事》(谎江山与纪跷甲),“装艺”指1987年出版《苗族装饰艺术》,一直成为湘西等地苗绣底稿及绣法科教等必选资料。

附记:

1.鸣谢刘昌刚、龙文辉、石茂明等对此文的支持和肯定,及石维刚、麻兴刚、麻绍辉、龙秀林、龙安成等验证资料。

2.照片由湖南省花垣县苗学会和封面湘西编辑部提供。

(2023年春节前初稿于浦东公元2040小居,春节后出稿于湘西莲花山下苗乡)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明进: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传说探源
伏羲女娲源自苗族的创世神话
伏羲、女娲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上古大洪水起因竟是伏羲与雷公争天下?苗族传说记录不一样的神话
上古人物列传
苗族从远古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