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简单的方法,帮你改掉坏习惯


如果你多了解习惯的形成机制,就会发现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你下回犯烟瘾、想吃零食、或想回复消息的时候,它可能可以帮助你戒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其实可以这么说:用养成坏习惯的机制,去轻松地戒掉坏习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抽烟到暴饮暴食,以至到其他那些——我们明明知道有害的事,却又常常会继续照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根据研究指出,就算是我们尝试着专注于一些事情,到某个时间点,我们当中会有一半的人,都会恍惚进入神游状态,或是会有一股冲动,想去查看一下手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贾德森·布鲁尔TED演讲精选

《一个简单的方法,帮你改掉坏习惯》


原来我们与之抗争的,是一种最近被科学界发现的:「进化学习过程」,称之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基本上是这样运行的。


我们看到了好吃的食物,我们的大脑会说:「卡路里!...生存!」然后我们把食物吃下去,我们尝了味道——尝起来不错。尤其是有加糖的,我们的身体就会向大脑发出讯息说,「要记住你吃的是什么,和在哪里找到的。」我们种下了这「情境关连」的记忆,且学懂了下次再重复这个过程。


看到食物、吃下食物、感觉很好、重复。触发、行为、奖励。


很简单,对不对?然后过一阵子后,我们富有创意的脑袋就会说:「你知道吗?你不仅可以利用这个过程,记住食物在哪里,而且还可以在下一次你感觉糟糕时,吃好吃的食物,来让你感觉好一点。」于是,当我们生气或是伤心的时候,如果我们吃下巧克力或雪糕,我们的感觉就会好一点。


同样的过程,只是用不一样的触发方式,来代替原本我们胃里的饥饿讯息,这种情感上的讯息——感到伤心,触发了想吃的冲动。



也许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个书呆子,我们看到这些叛逆的小子在外面抽烟,我们就在想,“嘿!我也想要耍酷”。于是我们开始抽烟。所以万宝路的男人看起来不呆,这并不意外。看到别人耍酷,抽烟耍酷,感觉良好,重复。触发、行为、奖励。每一次我们这样做,重复这个过程,逐渐就养成了习惯。所以感觉有压力的时候,就会触发欲望去抽烟或是去吃一些甜品。



这些相同的大脑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从学习到生存,到简直是用这些习惯在残害着我们自己的过程。肥胖和抽烟是全世界数一数二会引发病残及死亡的可预防疾病。


所以,假设我们不要再跟脑袋去抗争,也不要再强逼自己去专注,而是借助这个天然的、以奖励为本的学习过程……然后稍微改变扭转一下?假如我们变得很好奇,想了解自己的瞬间体验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我给各位一个例子。在我的实验室,我们研究冥想(类似静修、打坐等)的训练是不是可以帮助人们戒掉烟瘾。


其实,很多人曾经尝试着去强迫自己戒烟,但都以失败告终——平均来说,强迫式戒烟,需要六次以上。现在,用冥想的训练方法,我们把强迫的那部份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好奇。


事实上,我们甚至允许他们继续抽烟。区别在于:在抽烟的时候,真心的去体会一下抽烟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们觉察到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位抽烟者怎么说。她说,「洞悉抽烟:烟的味道闻起来就像发臭的奶酪,尝起来则像化学制品,超恶心!」其实在认知上,她知道,抽烟会危害她,正因如此,她参加我们的计划。她发现,在抽烟的时候,只要好奇地去体会,就会察觉到烟的味道像大便。(笑声)


现在,她从知识升华到智慧。她从脑袋里开始了解,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明白了抽烟对她有害,这时抽烟的魔咒就会被破解。她开始对她的行为觉悟。



其实,前额叶皮质,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那是我们大脑最年轻的部份,它明白,理智上我们不应该抽烟。然后它尝试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帮助我们戒烟、帮助我们戒掉吃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曲奇饼。我们称之为「认知控制」——我们用认知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很不幸的是,当我们有压力时,这也是我们脑袋里率先离线的部份,所以不太能够帮得上忙。


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类似的经验。当我们压力过大或是很劳累时,我们有很大的可能,会向自己的伴侣或小孩吼叫,虽然我们知道,这样的吼叫并没有帮助。只是我们控制不了自己。



在前额叶皮质处于离线状态时,我们会坠落回老习惯,这是为什么觉悟是这么的重要。明白我们如何养成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了解它们,让我们从骨子里去明白,我们就不需要再强逼自己去憋住,或是去遏止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冥想:当我们被自己的行为绊住的时候,要看清楚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发自内心层次的觉悟,在觉悟的状态下,自然地停止这种行为。


这并不是神奇的“噗”的一声,我们就戒烟了。而是日积月累,当我们学会愈来愈看清楚我们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就会摒除掉老习惯,而养成了新的习惯。有意思的是,冥想是打从内心的感到有兴趣,每时每刻地去仔细体会到底我们的身体和心智,发生了什么事。将这种意愿转换成我们的体验,而不是尝试尽快地把不好的瘾念去除。而将我们的意愿转换成体验是源自好奇,那是先天性的奖励。


好奇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感觉很好。我们感到好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会开始察觉到,瘾念其实单就是从身体的感官所造成:噢,这里很紧张、有压力、那里烦躁不安——这些身体的感觉来来去去。这些都是我们随时可以处理好的小体验,而不必被这巨大可怕的瘾念所击倒。


换句话说,当我们感到好奇时,我们就走出旧有的、恐惧为本的、回应式的习惯模式,我们从而踏进了当下。我们成为了热切地期待着下一个数据点的内心科学家。



这听起来,好像没那容易可以影响行为。但在一份研究报告里面,我们发现冥想的训练,在帮助人们戒烟的这事情上,比黄金标准治疗法好2倍。所以冥想真的有效。


当我们研究资深冥想者的大脑时,我们发现了神经网络里面「自我参照流程」被称为「预设模式网络」部分在产生影响。目前有一个关于这个网络所在区域的假设,称为「后扣带回皮质」,会因为瘾念本身而引发不必要的启动,但当我们被它牵绊住,当我们被吸进去的时候,它就会控制我们。相反来说,如果我们不去有意地抗拒,而只是单纯的好奇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同一区域的大脑就会安静下来。



现在我们在测试手机应用程序,和以网路为基础的冥想训练课程,目标就是这些核心机制。具有讽刺的是,这是在使用同一种也会让我们分心的科技,来帮助我们脱离自己不健康的习惯模式,类似吸烟、因压力而狂吃和其他上瘾的行为。



现在,还记得刚才提过的情境记忆吗?我们可以把这些最重要的内容,传递到人们的指尖。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在渴望抽烟、遇压力乱吃,或任何不好的欲望浮现的时候,利用他们的内心能力去发掘正确意识。


如果你不抽烟、也没有因为压力而狂吃,也许在下一次你无聊的时候,有股冲动想去看手机,或是你想在工作时间偷一下懒,又或在开车时想回消息,看看你是不是可以借助这先天的能力,即单纯的好奇洞悉那一刻:你的身体和心智在发生什么。这可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从永无止境和消耗性的恶性循环中,彻底跳出来。



与其:看见消息、不想但不得不回复、得到做这个动作的快感;不如:察觉到冲动、感到好奇、感受一下不做这个动作的快感,然后重复。


谢谢。(掌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ED演讲:一个简单的方式改掉坏习惯
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冥想训练法”可以帮助人们打破坏习惯
脑袋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
帮助你更好养成好习惯的19个心理学策略
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60个毫不费力的微习惯,帮你戒掉拖延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