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爱玲晚年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频频搬家?

1995年9月8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当洛杉矾警署的警察打开罗契斯特街公寓一间房间的大门时,只见一位体态瘦小,身着赫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太,十分安详地躺在屋中一张相当精美的毯子上,旁边是一叠稿纸和一支笔,老人已经去世——这位逝者就是风靡华文世界的海上才女张爱玲。

1950年代,张爱玲闺蜜邝文美带她到香港兰心照相馆拍摄的照片

在警察到来之前,张爱玲的朋友兼遗嘱执行人林式同接到张爱玲房东女儿的电话:“你是我知道的惟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你,我想她已经去世了。”林大吃一惊:“这不可能,不久前我才和她通过电话。”房东女儿说:“我们几天没见过她,也没听见过她房间有任何声响,估计她已经不行了。刚才我已通知了警察,他们马上到。”林式同说:“我马上过去。” 林式同来到张爱玲租住的公寓,只见警察和房东正忙碌,据法医检验,张爱玲大约死于六七天前,也就是9月1日或2日,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林式同只知道张爱玲一直患有牙病、眼疾和皮肤病,平常也容易感冒,没想到她还有心血管疾病。张爱玲生前从不请他人进她的家,对林式同也不例外,林式同第一次走进了张爱玲的私人空间。 这是一个安详的世界,保暖的日光灯还亮着,电视机却是关着的。张爱玲躺在房间里惟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头发修剪得很短,手脚自然平放着,神态安详,头朝着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她身穿平生最爱的旗袍,身下垫着的是一张灰蓝色的毯子,身上没有盖任何东西,身体出奇地瘦。从室内的情况看,张爱玲临终前头脑非常清醒,甚至还有条不紊地整理好了各种证件和信件,装进一只手提包放在门边易被发现的显眼处。

1961年10月,张爱玲(中)在台湾与友人合影

张爱玲的家极为简单,简直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白色的墙壁空空的,没有悬挂任何饰品,靠窗是一沓纸盒,这就是张爱玲的写字台,许多风靡华语文学圈的作品作品就是在这些纸盒上诞生的。床前的地上放着电视机,地板上摆着许多纸袋,里面放着衣服和杂物,房间里没有箱子,她嫌搬家时麻烦。逼仄的浴室里有些凌乱,没有毛巾,只有纸巾,拖鞋也是一次性拖鞋。厨房里也大都是一次性的纸碗和塑料刀叉,随用随扔。除了这所公寓外,张爱玲还另外租了一处小仓库,里面收藏着她的英文著作、打字手稿等,都用手提袋装着,在这些遗物中,有小说《少帅》《上海闲游人》《小团圆》《描金凤》的手稿。 据林式同介绍,张爱玲晚年隐没在洛杉矶的公寓中,对于性情孤僻的张爱玲来说,公寓是最理想的避世之所。据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平均每个星期都搬家一次,算下来搬家次数达180多次,这种说法在她给文学史学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得到证实:“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主要去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车停驶,要叫汽车。”不停地变换住所,不接电话,不开信箱,不见客人,吃着快餐食品,不论白天黑夜都开着电视和电灯,怕黑怕寂寞却又拒绝尘世间的一切打扰、热闹和烟火,这就是晚年张爱玲不停搬家的主要原因。

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

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翻译家宋以朗

张爱玲寂寞地走了,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张爱玲之死》中所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飘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张爱玲晚年在美国隐居住所“家徒四壁”
张爱玲最后的日子:家徒四壁,无亲无故,朋友林式同为她举办葬礼
传奇才女张爱玲最后的日子 鲍志强
一城一夏:上海·追寻张爱玲的足迹
被窥视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遗嘱及去世时细节 | 凤凰副刊|张爱玲|逝世|遗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