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较瑞中家庭的“花钱经”

比较瑞中家庭的“花钱经”

 

连锁超市中的瑞士家庭“菜篮子”。 (Keystone)

发表时间 - 2012年 12月17 日 - 14:17

联邦统计局近日揭晓了其关于本国家庭消费结构的调查结果-这无疑是瑞士民生的重要体现。瑞士人到底是如何安排家庭支出的,瑞士和中国家庭的“财政分配”又有着怎样的异同?

瑞士虽然地处欧洲心脏,却并没有欧元国家的“窘迫”。近两年强势的瑞郎反而激发了国民消费能力。

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瑞士家庭平均人口数为2.23人,而平均每家的可支配月收入为6825瑞郎(约合45517人民币),也就是说,瑞士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61瑞郎(约合20420人民币)。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之际依然保持着亮点地位。虽然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水平在2002年还仅为9912元,但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数字,2008年中国城市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已达到22555元人民币,即每月1880元。

瑞士家庭消费结构

家庭月平均可支出金额:6825瑞郎
 
住房消费:1789瑞郎
 
购买食品:658瑞郎
 
交通费用:762瑞郎
 
文娱消费:633瑞郎
 
外出餐饮:557瑞郎
 
保健支出:275瑞郎
 
置装费用:242瑞郎
 
电讯消费:178瑞郎

民以“喝”为天?

恩格斯系数反映的是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众所周知,这一系数是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食品占总支出比例越低,消费水平则越高。
 
瑞士家庭每月花费658瑞郎购买食品,不足总支出的10%。而其中,肉制品、主食及奶制品是三大消费点。当然,比起买菜做饭来说,瑞士人更倾向于下馆子,这从他们每月557瑞郎的外出餐饮费可见一斑。
 
2008年,中国家庭的食品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34%,和瑞士人花在吃上的银子相比,几乎多了一倍。消费水平的差异是现象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这同中国“民以食为天”的价值观也不无关联。
 
瑞士人对于“吃”的态度确实相对“随便”,比起吃,他们似乎更重视“喝”:他们每月的各类饮料消费愈160瑞郎,甚至超过了肉类147瑞郎的最大食品支出-实可谓,民以“喝”为天。

通勤驾车都花钱

“出行质量”是民生的重要指标。私家车的消费在车辆管理规范严格的瑞士,从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近年来,随着瑞士通勤人口的急速增长,铁路及公交线路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瑞士家庭每月投入到交通的开支高达762瑞郎,占总开支的11%,甚至超出了购买食品的开销。
 
而中国城乡家庭的交通费仅占总支出5.6%,出行上的经济压力小于瑞士家庭。但要解读这一数据,还不能忽视城乡差异的因素。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行车时代的终结,中国城市居民的交通费用明显高于农村。

家的“代价”

瑞士家庭每月最大的一笔出账花在住房。每家每月平均的租房或供房费达到1789瑞郎(约合12050人民币),是总开支的26%。住房开销绝对是瑞士人家庭账务上的重中之重。
 
相比较,中国城乡家庭2008年5.1%的住房开销显得“微不足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两国住房消费上的巨大差异?在瑞士住房要付天价吗?其实,这又是中国城乡差异造成的理解误区。中国城市居民的月住房支出高达1866元,而这一数字在农村只有485元。

发展才是硬道理

住房、交通、文娱、医疗、旅游、人情往来等都属于发展型消费。就瑞中两国的寻常人家来说,此类型消费均已超过了“吃饱穿暖”的生存型消费。
 
粗略估算,瑞士家庭的发展型消费占总支出的77%,中国家庭也以59%的比例,快速跃进发展型消费国度。
 
手头的“闲钱”多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也就高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否是瑞中两国在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活力的妙方之一呢?

郭倢,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农村家庭支出 1/6 用在人情往来,只比吃饭少一千多元 | 好奇心小数据
经济知识:恩格尔系数
美国家庭支出 住房花费第一
加拿大活着不易:平均每月开支$5000元,小孩家庭需$700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