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源溪,泥峙堰,广德湖曾经烟波浩渺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桃源溪上有一道堤堰,名叫泥峙堰

据载泥峙堰大约始建于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建成于公元833它山堰,还要早54年,先后被列为鄞州区和海曙区文物保护点。

泥峙堰位于横街镇林村的桃源溪,地近横街公交站,当地人称之为“古堰”。

早期用土夯筑而成配套泄洪的黄柏堰南北对峙,故名“泥峙堰”。

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期间考察泥峙堰,“如林村,夜未中,至资寿院,质明,戒桃源、清道二乡之民以其事。”

桃源溪,也叫武陵溪,这一带曾是桃源乡所在地。

桃源乡,1961年改凤岙1992年并入横街镇。

《桃源乡志》记载,东汉时刘、阮两异姓兄弟来此定居,植桃种竹,晋时初成村落,沿溪两岸桃林、竹园称浣溪或桃溪,桃源溪之名,来源于此。

泥峙堰所在的林村,深竹桃源万树青,竹林桃林林隔林”,故名林村。

明代诗人杜复言赞:

桃源鄞西首乡,林村域中巨镇

喜山川之毓秀,羡人物之钟灵。

清代万斯同《鄮西竹枝词》赞之

独喜林村蚕事修,一村妇女几家休

织成广幅生丝绢,不数嘉禾濮院绸。

桃源溪之水,经泥峙堰堵截后,水位抬高,经水渠引水至下游的连绵田园,在鄞西平原的粮田灌溉中泥峙堰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桃源乡志》记载,泥峙堰盖水势东南下,不障桃源水北流又焉,则北村不可田职,水利之至要而不可缺者

“一郡之饮灌,皆取资焉。盖桃源之水最远,清冽而甘美,与它山并,他乡莫及……虽遇旱潦,而因时为蓄泄,故西乡田亩有膏肤之庆,无枯稿之忧。

泥峙堰的水渠一直通向林村、凤林村、应山村、横街村等村庄,泽福人间万年

横街镇应山村有个自然村叫职田王,为什么叫职田王呢?

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而且有了泥峙堰的水源保障,唐代时就用作官吏的禄米田

载,“唐代宗大历(即公元779科甲,谢靓居职田。

宋代曾巩在《广德湖记》中写到,“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

这里也是“望春先生”王该居住地,“职田王”地名由此得来。

泥峙堰原是泥土坝,山洪暴发时,易被冲毁,因此屡经重修

民国时改建为石坝,解放初期进行了维修,至今完好,坝长50多米9级台阶

堰北设有明渠,渠首设三道小碶闸,可控制水量一渠三闸,按需供水实现了南水北调,灌溉下游粮田,千年无言。

水利工程,利在千秋。

泥峙堰所在的桃源溪,发源于大雷武陵山下,上游也叫武陵溪,2006年建成了溪下水库。

桃源溪一路迤逦婉转而来,风光优美,桃源溪下游有个村庄叫桃源村。

桃源溪、桃源乡、桃源村,一地三“桃源”,引人遐想

宋代诗人周睿有诗赞之:

山自西来水过东,碧溪两岸一桥通

垂帘卖酒联城市,杨柳青青花自红

宋代时,这里有桃源书院、华源草堂、泗洲书院等知名学府,贺知章、王安石、史浩、张孝祥等均在这里留下足迹

桃源溪下游,溪上有武陵桥、万安桥、浣花桥隐仙桥,值得鉴赏,桃源溪主流继续向东在桃源村内流入中塘河

中塘河与西塘河在望春桥汇合,穿城,入江奔海。

桃源溪流经横街镇,向北分去两条支流,分别为沙港河和新河,两河相汇为湖泊河

湖泊河是原广徳湖所在地

千年以前,广德湖“广袤数万顷”,烟波浩渺,面积比东钱湖要大3倍,曾巩《广德湖记》说,“盖湖之大五十里”。

广德湖域涉及今横街、古林、集士港、高桥四个乡镇《四明谈助》载,“广德湖也,自望春桥西南即是。其东,自东港口抵望春桥,西至西港口抵林村,南至南港口抵清店蒋山湖后,其北则自北港口出至高桥之南”于民有大利大德,故名“广德湖”。

宋徽宗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明州人楼异以馆阁学士知隋州事,楼异不想去隋州做官,于是向宋徽宗奏请将广德湖开垦为田,“废莺脰湖为田,可益赋四万石”,宋徽宗一听正中下怀,将楼异改任明州知州。

公元1118年,浩渺的广德湖从此消失了。

现在,从横街、集士港到高桥镇,依山势南北走向一条狭长水带,就是现在仅存的广德湖。

一任官员的权欲,朝廷的利益为重,断送了广德湖的命运。

废湖为田使朝廷得到了饮鸩止渴式的收入,但却没能换来王朝的永固。

广德湖废为田七年之后,即公元1125年底,金军直驱南下,徽宗急忙传位于长子赵桓,史称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公元11273,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北宋倾亡,史称靖康之耻。

公元1135赵佶客死于遥远的囚禁地五国城

“五国城”位于黑龙江依兰县城西北部,其遗址又叫“坐井观天”遗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除了东钱湖,还遗忘了一个后花园,
读《曾巩文集》
【文化宁海】金慰祖 | 由蒲湖路想起
广德湖上的职湖桥
桃源仙境荷叶美,思州故城古色香 ——思渠荷叶坪村寻访记
七律.夜宿南山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