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暴力沟通对于孩子教育的伤害有多大?

 

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呢,起源于我亲眼目睹的一个事件:

日前,我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有一个奶奶带着她的孙子,那个孩子大概八岁左右,也在等车回家。我看的出来他们是去了补习班,因为当时的时间是将近晚上九点了,还背着书包。那个孩子手上拿着一盒糖,但是他奶奶告诉他说不能吃,后面那个小孩子实在抵不住诱惑,然后就打开拿一颗来吃。在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倒了一大部分在地上。

这个时候,奶奶就大骂起来,责骂孩子。把孩子也吓哭了,孩子还想把那些糖果捡起来,装回盒子里。这个时候,奶奶就坚决阻止他捡地上的糖起来,就大道理说起来了,说地上很脏啊什么的,说了之前要等回到家才能吃的,现在为什么要打开来吃......看出来是满满的责备。

再后面公交车来的时候,孩子走得比较慢,这位奶奶又有点不耐烦的催促孩子上车,边骂边拉孩子上了公交车。

我说的这个例子,可能是很多家长大部分教育孩子的日常吧。当然,以下几个沟通场景,在家庭教育中,真的太常见了:

1、不做完作业不能睡觉,快点做。

2、你看看那个小明,今天他妈妈告诉我,他上次考试的时候考了一百分,你才考80。

3、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不能这样子做,你看,现在怎么办?

4、这道题那么简单,你都不会做,真是笨死了。

5、你吃不吃,不吃算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的《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非暴力沟通的关键是爱。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可置疑的。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能做到很好的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语言的杀伤力。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下几种沟通方式要值得警惕。

1、带着情绪沟通

父母或孩子双方哪怕有一个人情绪激动,都不是一个好的沟通时机。

父母忽略孩子的情绪或压抑自己的情绪,只能导致冲突加剧,沟通失败。在察觉到自己或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使用“积极的暂停”(给双方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一天的冷静时间),这时候不要急于沟通,给双方一段冷静的时间,从而消解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等到两个人能做到心平气和了,再来沟通。

2、不能就事论事

不能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而是习惯性的对孩子的人格进行评价,这样往往会导致孩子的抵触心理。

比如下面这两种父母常用的说法:

“你这个人,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写作业非得磨蹭到11点。”

“你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想着玩游戏。”

上面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在对孩子的人格进行评价。当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遭受人格攻击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反抗或者争辩,而不是思考自己哪里有问题,对方说的到底对不对,这其实是人的正常反应。

所以,在指出孩子的问题时,一定不能评价孩子的人格,一定要区分清楚事实和评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事论事。有时候评价是对人的,而事实是对事的,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相比来说,单纯的描述问题,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不引发孩子的反抗和叛逆。

3、忽略孩子的感受

常见于两种类型:压抑孩子感受和逼孩子做出解释。

比如说:一个学生不想上学了,原因是英语成绩不好,英语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他,孩子觉得老师故意针对他,很丢人。孩子妈妈在得知后,第一反应是先问孩子:“你为什么不想上学了?你跟我说清楚。”第二句话:”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了你好。“

妈妈的询问以及说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首先,你逼一个已经非常沮丧、自卑的孩子做出解释,已经让他很反感了。其次,你又用“老师是为了你好”这种解释,压抑他的感受,否定他的想法。

与孩子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认可孩子的感受。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说出他的感受,比如看到孩子很气愤,父母第一句话应该是:孩子,你看起来很生气。而不应该是孩子你为什么生气或者孩子你不能生气,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4、要求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父母的要求越明确越好,双方的标准一定要统一。比如,应该告诉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不能 超过1小时,而且不能在11点之后玩游戏。这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

5、唠叨

唠叨,是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如何才能让父母控制住自己的唠叨呢?最好的方法是,请求孩子给予反馈。比如:说清楚要求,然后请孩子重复一遍他的理解。

最后一定要记住: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你们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
语言暴力,一把不见血的刀
来自这4种家庭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难抬头,骨子里的自卑让人心疼
爱发脾气的家长,别再用“软暴力”解决孩子成长问题
如果孩子被老师语言暴力、甚至过度体罚,家长如何有智慧地跟老师沟通?
孩子有“问题”家长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