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庆研制出傻瓜式种稻法 盐碱地有望变米粮川
2018-12-01 04:58  来源:百湖早报    编辑:石 晶

  原标题:大庆农科院科研团队,研制出傻瓜式种稻法

      盐碱地有望变米粮川

  盐碱地,是大庆的一块心病。

  严重地区如大同区、肇州县、杜尔伯特等地,素有“碱包垃,破皮荒,光上粪不打粮”的说法。

  很多地段PH值超过9,几乎“一毛不长”。

  如何改良使其变废为宝,多年来大庆人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尝试。

  然而,多是单打独斗效果不佳。

  今年,大庆农科院副研究员卞景阳带来一个好消息。

  经多年研究加上两年试验,他的团队制定出全省第一套盐碱地种稻详细规程。

  一套真正能让农民“拿来就用”的种稻法则,也可称之为“傻瓜式盐碱地种稻法则”。

  各自为战毫无章法

  我省西部松嫩平原,现有耕地面积800万公顷。

  其中盐碱地面积56.08万公顷,占松嫩平原耕地面积的7%。

  西部地区盐碱地,大部分集中在大庆地区。

  大庆地区属于内陆以碱性为主的苏打盐碱土。

  2016年大庆拥有水田150多万亩,大部分土壤含有盐碱成分。

  2017年通过废弃盐碱地开发和旱改水,水稻面积进一步增加。

  人们逐渐认识到,盐碱地是可以变废为宝的。

  从前的不毛之地,经过改良也能结出金灿灿的稻子。

  于是,人们跃跃欲试,想要“分一杯羹”。

  或者,将自家那几十亩盐碱地改良改良。

  这个过程中,有人小有收获,有人大失所望。

  可无论哪一类都会得出一个结论:盐碱地改良种稻,实在不易。

  有二十几年种稻经验的人,自以为是行家,开了盐碱荒地种水稻。

  结果——“不打粮啊”。

  入不敷出,最终又成为废弃盐碱地。

  有些改良方法,存在污染环境和进一步扩大土壤盐渍化的缺陷。

  省农科院当年与美国专家合作研究盐碱地,日本专家利用畜牧种草改良苏打盐碱地,国内外很多知名专家都在试图改良盐碱地。

  但由于盐、碱的稳定性,加上地下盐碱不断渗溢,使得盐碱地改良至今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

  潜心试验终获成功

  面对盐碱地这样的“老顽固”,卞景阳认为,盐碱地改良,不能求快,要求稳。

  先要充分认识内陆盐碱土形成过程,从形成机理入手。

  认识其本质后,在现有的技术、产品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试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水稻也一样。

  有些品种的水稻,天生耐盐碱地。

  卞景阳通过中国农科院遗传发育所,拿到了国际水稻所的300份水稻品种资料。

  通过多次试验,从中筛选出耐盐碱品种。

  经过工厂化育秧后,选出每个品种中最“壮实”的秧苗,进行试种。

  从插秧到收获,每一步都伴随着科学严谨的种植规程。

  什么时候施肥,施哪一种肥,怎样管理肥水等等细节化的措施,都详细记录在案。

  最后,再经归纳总结,制定出了一套针对大庆盐碱地的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今年春播时,卞景阳及其团队,应用这套规程在轻度盐碱地试种水稻,实测亩产可达300公斤。

  预测第二年,亩产可达400公斤。

  第四年,亩产可实现500公斤。

  同时,龙凤区已有人应用这套规程,将原有的300亩玉米地,改成了水稻田。

  今年实际测产,亩产达到了400公斤。

  农民说,一家老小都指着这些地养活,可盐碱化一年比一年严重,种苞米几乎等于没收入。

  “不打粮,咋能卖钱?”

  经人介绍得到了卞景阳博士的技术支持,让他的300亩地起死回生。

  头一年这经济效益,除去成本,净剩十多万啊。

  卞景阳这套规程,实现了让农民“拿来就用”。

  不用有思想,也不用有主意,按着这套规程种就得了。

  可以说,是一套傻瓜式的盐碱地种稻法。

  种稻期间有任何问题,卞景阳及其团队可无条件提供技术支持。

  改良盐碱地意义重大

  大庆,十年九旱。

  我市及周边地区荒漠化严重,高岗处沙化,低洼处积盐碱。

  下雨就涝,不下雨就旱,耕地生产力下降,草原产草量低。

  一些盐碱化较重的地方,连城镇绿化美化都必须人工换土,才能实现。

  我们一直说的“防风固沙”,防和固同样重要。

  由此可见,改良盐碱地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这么简单了。

  一定意义上,改良盐碱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卞景阳说,以前的盐碱地改良方法,要么不彻底,要么加剧下游土壤盐渍化。

  直到盐碱地遇到了“旱改水”,才算是找到了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种植水稻,与盐碱地形成过程恰好是相反的。

  盐碱地形成的一大原因,便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使土壤盐碱化。

  种水稻,则必须保证地块一直有水。

  土壤表层盐分不断被稀释,沉降,加上有效的施肥,土壤便能逐渐恢复肥力。

  而水稻与大豆等作物不同,它可以连年耕种。

  试想一下,如果当下的盐碱地都变成了水稻田,那么土壤沙化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沙尘天气也会随之减少。

  此外,水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也会影响区域内的小气候,使降水量增加,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届时,盐碱地将不仅是耕地,更是一大资源。

  百湖早报记者 张杨

本文链接:
 http://news.dqdaily.com/2018-12/01/content_5506471.htm#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盐碱地改良网
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技术措施
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26问-中国水稻信息网
走出盐碱土种稻的误区
舟山这里,“海水种稻”梦成真!
新教材必备之五色土的成因!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