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脑透视 | 拿什么拯救你撒泼胡闹的孩儿?

今天的文章有语音导读哦! 来自全村育儿 00:58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哄娃的小科普文,介绍了儿童左右脑的发育特点,这次我们来个加强版,讲讲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以下简称“上脑”和“下脑”),以及这跟我们平常带娃的关系。

 

文章首先会介绍一下上脑和下脑,然后讲临场应对方法长期策略。大家坐下来慢慢看,本文适用于家有学步小娃一直到家有青少年的家长。


上脑和下脑


我们讲大脑结构时,水平的看有左右脑,而垂直的看就有上脑(upstairs brain)和下脑(downstairs brain)。


下脑,顾名思义,就是大脑的下半部分,大概包括从脖子的最上端到鼻梁的区域,下脑包含了脑干和边缘区域,它是负责干嘛的呢?


第一,人体的基本功能 — 比如呼吸和眨眼等。第二,人的各种本能反应与冲动 — 比如“不好,快跑!”。第三,各种强烈的情绪 — 比如愤怒,恐惧等。


如果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房子的话,下脑就是房子的第一层,有厨房,餐厅,卫生间等等,在那里你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我们之前说过右脑是本能的,情绪的,其实更准确的说,和左脑相比,右脑就是更直接的被下脑影响和支配的那个脑半球,所以它才能接收和翻译各种“情绪信号”。

 

上脑,在位置,组成和功能上都和下脑完全不同。上脑是由大脑皮层和它的各种零部件组成的,它负责些啥呢?简单点说,负责各种更高级的活儿,比如思考,想象,计划等等。


可以把上脑看成是房子的第二层,有卧室,有书房,你可以在那儿办公,读一本睡前小书之类的。


上下脑整合


很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重要能力与品质,比如,做靠谱的决定与规划,控制情绪,自我理解,同理心,道德,这些,都是来自上脑。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下脑就不重要了,我们的上脑可以让我们“先思考再行动”,这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希望上脑的“思考”过程完全不考虑我们的本能,情绪和身体的物理感觉。

 

更重要的是,有些时候,我们是不能“先思考后行动”的,比如,当一个足球朝你飞来时,你不需要先思考,好像有个球朝我飞过来,如果我不躲开的话,它可能会打到我的脸,我的脸会肿起来,那我下午怎么去面试呢?你需要的就是下脑让你马上躲开!

 

所以说,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上下脑很好的整合在一起,需要谁时谁就站出来。


上下脑的发育特点


人的下脑在新生儿时就已经发育的比较好了,而上脑大概要到20几岁时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和完整。所以,虽然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像上面说的那样,但却要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嗯,那部分脑子要到20几岁才能长好呢!

 

所以,请你对你歇斯底里的几岁小娃,以及同样戏剧化的7,8岁娃,甚至叛逆到你不认识的青春期娃都多些理(tong)解(qing)吧,毕竟人家还是住在个屋顶还没修好的房子里呀。


上下脑的连接


其实,不仅孩子们上脑的可用部分还不多,而且,他们上脑中仅有的那些可用资源也不是随时随地能用的,为什么呢?


在我们的下脑中,有一个“杏仁体(Amygdala)”,它大概就是一个杏仁的大小和形状,这个杏仁体,就是负责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和发泄情绪的,尤其是和愤怒与恐惧相关的。


它就像大脑的看门人,时刻出于警戒状态,一旦感觉到任何危险或威胁,它可能会完全控制整个大脑,让上脑无用武之地。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大脑看成是一个拳头紧握的样子,那我们的大拇指就代表下脑,而其他四个手指头就代表上脑。


当我们的“拳头”握紧时,我们的上下脑是连接的,这时,我们的上脑是可以监督和管理下脑的,也就是说我们是有思考的能力的。见上图。


而当我们的“拳头”松开时,这种情况叫做“Flip the lid(掀开盖子)”,我们的上脑就“失联”了,不管用了,就是说,理智不存在了。见下图。


上面说到的“杏仁体”就专干这个“Flip the lid”,当我们真的身处危险时,这是没问题的,可是呢,孩子们在很多并不危险和紧急的时候,他们也会“Flip the lid”,😊😊,所以,真相了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明白,是的,当我们面对孩子时,一方面,我们应该把他们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把他们当成一个“大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真的期望他们的行为能像一个理智的成年人一样,连我们自己有时候都会秒变“咆哮帝“,更何况是孩子?

 

临场应对


那么,当孩子发脾气,盛怒,分分钟要把地上碾个洞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判断孩子的这一行为是来自“上脑”的驱动,还是“下脑”?这两种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是来自上脑,那么,不管他看上去有多么撕心裂肺,他的行为其实是受理智控制的,他知道他这么做是在“无理取闹“,只要他想停下来,他就可以停下来。


比如,他已经连续吃了3个棒棒糖,4块巧克力,5块芝士蛋糕以后,他还要一个冰激凌,你拒绝,他大哭大闹。

 

对于这种来自“上脑“驱使的,带有目的性的“胡闹”,我们要态度明确,坚定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我不能满足,而且你的这种行为也是不对的。


只要你态度不含糊,孩子试过几次,这招没用之后,通常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自然降低,而如果你妥协了一次,那么他就会来第二次,妥协了两次,就会来第三次,妥协了100次之后,那么,熊孩子诞生了!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绪是来自“下脑“的驱动,那么这是孩子需要被接纳,被共情的信号,他的大脑已经被“杏仁体” take over (接管)了,这时,我们是要先安抚的,一定不是一上来就讲道理,训斥就更不对了!


安抚的结果应该是什么?还记得上面说的“Flip the lid”吗,这通常就是孩子当前的状态,我们的安抚就是要帮助他们重新“Close the lid (盖上盖子)”,让他们的上脑可以参与进来,具体怎么做,可以戳这里说说哄娃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是上脑行为还是下脑行为时,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而非自己的角度来看,比如,晚上睡觉时,孩子发现他最喜欢的那件睡衣还在洗衣机里转着,这个对大人也许不算个屁事,但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个Crisis(危机)。

 

同样的,就算他在游乐场疯玩了1个小时了,你告诉他要回家了,他大哭大闹,这虽然让人抓狂,但这确实不是孩子“故意的”,小孩子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生物,比较难从一个事情过渡到下一个。


所以,你还是得先共情,承认“我们要离开了,这是让人失望和沮丧的”,再解释或者做其他的。

 

判断上下脑,不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也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年龄和发育程度,总之,大家自己的娃自己心里有个底。

 

如果你还拿不准,那么,上脑最终是想通过哭闹来让你妥协,达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看上去歇斯底里,其实他是有理智的。


下脑更多的是他的一种需求,对他来说,这个就是至于这样!那一刻,他是不咋具备理智思考的能力的,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共情和安抚,来帮他把“脑盖“盖上,get 到了吗?

 

长期策略


第一,和孩子交流时,请不要经常去trigger (激怒) 他的下脑,孩子的下脑本来就够“灵敏“了,你再火上浇油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要尽量少用命令,质问,威胁等这些语气跟孩子说话。比如大家常用的,你如果不马上睡觉,那明天就不去动物园了!不是说这个不能用,适当的奖惩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只有这一招!


而且,要用的话,也一定不要用“威胁”的口吻,请问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经常接受别人的威胁或者威胁别人吗??你完全可以平静,坚定的说。


还有一种死胡同,就是孩子吼,你也吼,这就是典型的“power struggle(权力斗争)”了,你们这时就是下脑对下脑了,😊,我知道妈妈们想说什么,我理解,我只是想说,跟憋出毛病相比,那当然发通脾气好,但跟发脾气相比,肯定还是不发脾气好。


记住,孩子越是激动时,我们越要冷静,虽然,这并不容易。

 

第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开启孩子的上脑,比如,当你们为一件事情僵持不下,与其进入“power struggle“,不如让他跟你“谈判“。

 

举个具体的例子,你们在公园玩,是时候回家了,孩子不依,眼看他分分钟就要进入在大庭广众下撒泼的模式,这个时候,对于稍大孩子,比如4岁以上,你可以问他,你觉得还玩多久对你是公平的呢?让他自己和你谈判。


小点的孩子,你可以让他选择,如果你现在还不想走,那么你想再玩多久呢,是1分钟,2分钟,还是3分钟?然后定好闹钟,时间到了就走。相信我,我家娃不会是唯一一个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再玩“1分钟”的 😊!这是不是比听他咆哮5分钟,再硬抱走好太多了?

 

让孩子跟你谈判为什么好?因为,一旦孩子接受了你的建议,那么,他就进入了思考模式,这和几分钟前他要和你干仗时的情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只要他能进入思考模式,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然,也要再次提醒,不要和“上脑行为”去谈判,比如,你5岁的娃说,我就是不要刷牙!那就该不给零食就不给!

 

平常有意识的去开启孩子的上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好处,上脑是由大脑皮层构成的,这个大脑皮层就像肌肉一样,越锻炼就越强壮,越给力,明白了吧!具体来说,还有哪些锻炼孩子上脑的方法呢?

 

忍住你想替孩子做决定的冲动,尽量多的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当然,事后你可以和他讨论,分析。这决定可以小到今天穿那件衣服,以后也可以大到选择职业,选择伴侣。对应能力 - 做靠谱的决定与规划。

 

教孩子怎样缓解情绪,比如,深呼吸,数到十等等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要具体,比如,我很生气/失望/难过 ··· ···,和孩子讨论一些合理发泄情绪的渠道,比如他可以朝枕头打几拳(这总比打人好吧?)。对应能力 - 控制情绪。


经常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难过/生气呢?对应能力-自我理解。

 

引导孩子去关注别人的感受,你觉得那个宝宝为什么哭了?你觉得刚刚那个人为什么对我们不友好?也可以用电影或书中的角色提问,你觉得当Elsa不能跟Anna玩时,Anna 心中是什么感受呢?对应能力 -同理心。

 

所有上面的这些能力都会帮助孩子们形成一种重要品质:道德。平常,你也可以有意识的问孩子诸如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你看到有人做了不对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希望今天的文章会对大家有帮助,大家如果有问题的话,欢迎留言提问。

 


By 超雄碎碎念



每隔一段时间,超雄给你念叨念叨育儿经验,

生活趣事,文化冲撞和做俩娃妈的酸甜苦辣。


图片来自丹尼尔·西格尔《全脑教养法》

文:刘超雄

责编:赵曌


相关推荐

小娃不听话?用不着横眉竖眼 歇斯底里,



这么走心的公众号还不快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骂、批评,高度控制孩子的生活,会破坏孩子未来的生存能力
焦虑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
情绪激动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该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的第1句话很重要
从脑科学谈为何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愿意改变?
三重大脑、增强回路、杏仁核劫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