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心理学家说,一定要把孩子养在身边



小舒说:

这是我学心理学的姐姐的文章,她在大学当老师,同时也做了十多年心理咨询师,在有小朋友后,她说,越发体会到养育人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于是我邀请她写下这篇文章。


我想,从出生起,我们便在经历分离,和妈妈的分离。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我们和孩子越亲密,越有利于他们和我们“分离”,去独立地探索世界。那些幼年就和父母分开生活的孩子,他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机会和养育人建立起亲密的、信任的关系,产生足够的归属感呢?


我也在想,并非所有幼年和父母分开生活的孩子都会造成阴影,幸或不幸的根源在哪里呢?或许是爱,在足够的爱里成长的孩子才能够播种爱。


我很赞同文中的一句话,如果“爱”是一种可以被习得的能力,它一定是从被爱开始的。



如果有可能,请将孩子养在身边

文:一枚树懒


生活总是诸多不易,所以,当有些朋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会百感交集:“并不是我不想把孩子养在身边,而是不能。”


对,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充足的条件将孩子养在身边,其间还涉及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我仍然坚持要写这篇文章,只为了给一些尚有条件,或者做些努力还是可以将孩子养在身边的朋友们一些动力;也期待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会因此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分离。


学龄前的一个早晨,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妈妈正准备出门去上班。因为想呆在妈妈身边,我翻身起床,急急忙忙穿衣服,要和妈妈一起。妈妈不同意。我抹着眼泪、披头散发,像一颗倔强的牛皮糖,隔着一段距离跟在妈妈身后。穿过人群,我偶尔会看到妈妈回过头来看我的厌烦和生气的目光,夹杂着“快回去”的呵斥。我也感觉到周围陌生人的目光。他们会怎么看我这个被妈妈“厌弃”的孩子呢?我为自己感到羞耻,但这并不重要。他们的影像虚晃一片,只有妈妈的身影是实实在在的。我在自己的胸腔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恐惧、愤怒和疼痛……到了单位,妈妈一边训斥一边给我梳头,偶尔把我的头皮扯得生疼。但是,我却欢欣雀跃,因为没有跟丢妈妈,因为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妈妈身边,一切都值了。


现在想来,用“厌弃”这个词是有点重的,因为,我已经理解了妈妈当时的心情——妈妈烦的不是我,而是那种想和我在一起,又必须要去上班的左右为难的感觉。但是,作为那么小的我,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感受:我被妈妈讨厌了;妈妈觉得我烦;妈妈不想和我在一起。


当我做了妈妈,每每遇到儿子因为和我的分离而哭闹,我总觉得自己和儿子感同身受。我能做的就是拥抱、安抚。我会指着胸口告诉他:“妈妈和你一样难过,一样不想和你分开,但是,妈妈必须要去工作。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你可以把妈妈放在心里。妈妈也把你放在心里,一下班就回来陪你。”

 

学习和从事心理咨询近十年,渐渐知道,人生头3年,对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心理学老师说,父母离开孩子一个月以上,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抛弃;还有老师说,离开一周就意味着抛弃。我不知道如此确切的关于分离的时间数据是哪里来的,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确实接待了很多早年不是由父母养育的孩子,其中不乏留守儿童。他们往往跟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母的兄弟姐妹,甚至是父母的朋友,或者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人度过早年这段重要的时光,还有些孩子更是经历了从这家到那家的颠沛流离。



 早年不是由父母抚养长大,

 可能 会给他们的人格 

 烙上怎样的印记?

 

01

低自尊感

如果我不值得被爱,该如何让他们爱我?


人类的婴儿和动物幼崽不同,他们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在出生后很长的时间里,需要依赖成年个体的喂养和呵护得以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调整自己去适应所依赖的对象,同时,在互动中形成自我,看到自己是否可爱,是否值得被爱和尊重。如果所依赖的成人能足够好地回应他们,他们就认为自己是可爱的,值得被爱,否则,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为了在心里维持依赖对象的可依赖性,他们通常把互动中产生的负面感受归因到自己身上。


很多早年不是由父母抚养的孩子,会不经意地使用“扔”、“丢”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当年是如何从母亲身边到了其他人身边的,就像他们从来就是一件物品,可以被如此随意地对待。因为,他们对父母来说是累赘,对后来养育他们的人是麻烦。



在无数个需要父母、思念父母的瞬间里,他们感受到的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生计,惟独不是忙于他们。在孩子心中,父母就像是逢年过节那一瞬而逝的烟花,永远留不住,因为,父母还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忙,这里却不包括他们在情感上的依恋和需要。所以,他们会渐渐地隔离掉自己的情感,不让自己感觉到这部分的需要,显得比同龄的其他孩子“独立”。得不到,那就努力让自己变得“不需要”(不是我得不到,而是因为我不需要)或者“不配得到”(得不到,是因为我不够好,不配得到)。


一些早年不是由父母养育的孩子,他们可能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他们却不一定真的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因为在自我探索之前,他们更多地是忙于探索和满足养育者的兴趣和期待。很多孩子到学龄才回到父母身边,他们没有和父母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一面经历着和养育者的分离焦虑,一面被父母数落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并被催着赶着好好学习。他们可能会觉得比起他们本人来说,父母更看重他们的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是有价值的。也许他们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将此与自己良好的特质作联系,比如聪明、勤奋等,他们更倾向于描述自己只是运气好或者知道如何应试。


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农村家庭生育了两三个孩子,往往由父母带在身边抚养的是男孩子,而那个被送养的孩子,不管有没有机会回到父母的身边,往往女孩子的概率更高。她很努力,比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更有出息,甚至显得更体谅父母,因为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父母看见自己比呆在父母身边的那个孩子更有价值。


总之,很多时候,他们的努力不是因为“我喜欢”、“我想要”,而是觉得父母或者养育者喜欢。如果父母或者养育者还不能因此“看见”他们,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因此陷入抑郁,找不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与动力。

 


02

安全感

 哪里才是我的“安全基地”(Ainsworth)?


我们养育过孩子的人知道,孩子不总是天使,很多时候,简直就是小恶魔。他们也有很多负面情绪需要表达。这个时候,需要养育者收拾好自己被激起的负面感受,温柔、接纳地去帮助他们识别、安抚自己的情绪。亲生的孩子,我们且不能每次都做到,更何况不是自己亲生的?也许有人会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难道还不够亲吗?是的,他们够亲,但是,他们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把你的孩子当成你的缩小版,把对你的爱和不满,倾注到你孩子的身上?我觉得很有可能。另外,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里,是不是还有叔伯、舅舅之类的亲戚一起生活,他们是不是还有孩子?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会跟你的孩子形成竞争关系?在冲突中,这些孩子有父母的呵护,而你的孩子没有,这又是怎样的感受?退一万步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帮忙抚养你的孩子,尽心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杜绝有些好事的邻里街坊、三姑六婆半开玩笑地问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呢?是不是不要你了?”哪怕这些都只是我过于焦虑的想象,你的孩子仍然有很多机会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而对他来说,父母总是那么地遥不可及。



我的儿子从小就很会表达,包括在情绪方面。两岁左右,他曾独自跟外公外婆回老家两周。外公外婆总说他很乖,不像在爸爸妈妈身边那么作,不哭不闹,很好沟通、很讲道理。只有一次,儿子见到了和我们曾生活在一个城市的阿公阿婆(我父母的朋友),不让他们回家,一定要他们抱,哭闹了好一会儿。我知道,得让儿子赶紧回到我们身边了。他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他想要爸爸妈妈。


3岁时,儿子上托班,适应了一周,就逐渐缓解了分离焦虑的困扰。在这一周里,每天早上在爸爸送去幼儿园的路上就各种哭闹。到幼儿园由老师接手后,爸爸离开,他一般哭闹一会儿,就能停下来。这段时间,他做了很多努力:像个小大人一样和老师沟通,如何能让爸爸一起上幼儿园;如何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也曾询问老师是否想爸爸妈妈;还在午睡的时候把枕头当作爸爸妈妈,在被窝里悄悄地对话。晚上回家,又开始各种哭闹,向我诉说在幼儿园是如何想念爸爸妈妈的,是不是可以不再上幼儿园。尽管一周以后,他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表现得像个“三好学生”,回家来仍然是各种耍赖、依赖、哭闹。我们在不在身边,儿子完全是两种表现,他必须要确认我们是不是还足够爱他。也只有我们在的地方,对儿子来说才是安全基地,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他知道这样是被允许和接纳的)。充好电、调整好以后,又能向外(幼儿园)进行探索了。


但是,对于很多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来说,情况也许完全不同。很多孩子在3岁前或者学龄前由父母以外的亲友抚养,因为父母认为他们还小,还不够懂事和记事,所以,这么小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与此恰好相反。生命个体在越小的时候经历的分离和创伤,对将来的影响越大。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他最愿意接近的是母亲。母亲的乳房、面孔、声音、怀抱都是不可替代的。我在儿子4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了上班、背奶的生活,只有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才能亲喂和陪伴他,而他的爸爸在家办公,常伴左右。但是,我发现,每逢周末我不用赶班车,睡在他身边,儿子会睡得更久。现在儿子3岁半了,比起爸爸身上的味道,他更喜欢我身上的味道。有学者认为,这是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就确定的,母亲是孩子最主要的依恋对象。很多记忆不是凭借意识被保留下来的,还有情绪、躯体……


除非父母双亡或者父母在客观上完全无力抚养孩子,那些早年跟父母之外的人长大的孩子往往经历了不只一次的分离。第一次是和妈妈的分离,第二次可能是和养育者的分离,回到父母身边,还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历第三次、第四次的分离,因为他可能经历了不同家庭间的辗转。一个经历过多次分离的孩子曾告诉我说:“我好像是没有退路的。我的背后是空的,好像没有谁可以真正支撑我。听说,大概6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由奶奶抚养。我的爸爸去国外读博士了,妈妈也出去工作了。3岁多,我离开奶奶家去外婆家生活。一开始,哪怕到半夜,我还会哭闹着要回奶奶家。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外婆家,再去奶奶家却是哭闹着要回外婆家了。我和我的父母不亲,尽管曾经很依赖外公外婆,可等我回到自己家以后,去外婆家的机会就很少了,偶尔回去,外公外婆也开始和父母一样唠叨学习。我们好像也没有之前那么亲近了。”经历过一次次对依恋的破坏,哪里才是他的“安全基地”?


当谈及父母的爱的时候,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从理性的层面来说,我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不管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其他一些人,他们经常会这样告诉我。可是,我感觉不到他们的爱。



如果“爱”是一种可以被习得的能力,它一定是从被爱开始的。这些孩子,他们有或者曾经有较好的社交能力,但是却在亲密关系中败下阵来。爱与被爱、远与近,对他们来说是个特别难攻克的课题,因为他们更擅长的是“强迫性重复”地选择某类人(这类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像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然后在和这些人的互动中体验到早年的一些情绪,随后就是分离或被抛弃。他们可能一方面希望尽快建立亲密关系以找到“安全基地”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却总是经历着分离。因为他们在早年体验过的“坚定而温柔”的爱太少了。


而从父母这方面来看,他们很多人在孩子回到自己身边以后,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因为他们错过了形成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也错过了了解孩子、学习成为父母的最好的时机。于是,他们在向孩子传达爱的路上总是磕磕碰碰、没有章法。

 


03

可能的创伤

 你们永远不会知道,我曾经历了什么。


除了分离创伤之外,有很多没能被养育者好好照顾的孩子,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创伤。当然,这些创伤也可能会发生在由忽视型的父母抚养的孩子身上。


因为养育者的疏于照顾,一方面,孩子自己可能作出很多危险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给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以可乘之机很多伤害不为父母所知,包括言语和精神上的虐待;还有些创伤,可能是父母一辈子都不会了解的,比如性的创伤。


有孩子显得比较“理性”:“我没有跟我的父母说过。我想,也许他们不会相信,或者认为这只是我想多了。”而有些孩子非常愤怒:“这些事情,我这辈子都不会告诉他们(父母)!”还有孩子会怯怯地说:“这件事,我只和你说过。”


在很多伤害里,施害方确实满足了孩子的一些需要,依恋、情感、物质……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也许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也许能表达对施害方的愤怒,但指向自己的责难,比如羞愧、自责和内疚,使他们难以启齿又备受煎熬。


如何看待曾经经历的伤害,这又是另一个难题。很多孩子认为自己因此不够好、不完整、不值得被爱,这恰好与他们的低自尊呼应。

 


养孩子很辛苦。且不说生产时的磨难,至今我仍然能想起在办公室一边挤奶一边打瞌睡的情景;想起无数个夜晚,和老公轮流抱哄儿子的煎熬;现在我仍然时不时地感受着时间不由自己支配的焦急,因为它早就被儿子的需要分割得细碎而不完整。


但是,在把儿子养在身边的日子里,我体验更多的是幸福和成长:及时回应儿子的需要并给予恰当的支持,与他一起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欣喜和自豪;与儿子一起感受阅读与探索的乐趣,惊喜于他每一天的变化和成长;与儿子的互动,让我不断自我觉察,慢慢找到了作为妈妈的柔韧与稳定,也让老公在爸爸的角色上打磨得更加耐心与温情……


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也在修炼我们。这一切的酸甜苦辣是那么生动鲜活,需要将孩子养在自己的身边才能细细品尝。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隔代养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孩子跟谁睡,就是谁的孩子!
孩子跟谁睡,决定了一生的性格?千万别睡错!
优家说 | 孩子谁带跟谁亲?答案很现实,父母需注意
经典微小说《中秋节》,催人泪下!
平凡地活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