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扬青猛捶罗志祥的长文,竟是一篇宝藏干货?

 
昨天的瓜太大,想必大家已经吃到撑了。
 
众多娱乐博主已经将罗志祥滥交的历史猛料爆得够够的,我就不再跟风感叹他有多渣、周扬青有多猛了。
 
只想从一个小众的角度追追这个热点:

周扬青猛捶罗志祥的博文,在行文结构上、如何说服别人的技巧上,其实非常妙。

对于混迹职场、经常被要求发言的我们,实在是可以借鉴的干货。
 
如果你表达能力偏弱、最怕即兴发言、即兴写作,先别忙着吃瓜了,跟着周扬青老师学起来!

01
关于行文结构
 
全文在此,相信大家已经读过无数遍了,不过我还是想放一放全文,重点在于告诉你,这篇看似漫不经心的文章,结构精妙在哪里。

(制图:叶子君本人)

 
全文不长,一共也就一千来字,很明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忆过往,告诉大家以前的岁月有多美好。
 
第二部分:文章的重点主体部分,罗列细节,用事实说服大家罗志祥有多渣。

(其中又分为上下两半,形成鲜明对比,以造成读者心灵冲击)
 
第三部分:告诫他人,以及自己从中得到的教训和结论。
 
这篇文章的结构,从过去入手,细数当下,放眼未来;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有逻辑,有脉络、有灵魂。

尤其适用于当你需要对某个活动、某项学习发表感言,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时。
 
这是一个百试百灵的即兴发言结构,让我们一起学会它,好用到令你泪流满面!
 
废话少说,让我们上实例,这是今天的主菜:
 
你参加了一个党建理论培训班,结业时被班主任临时抽起来让你发表学习感想,你打算怎么说?
 
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你肯定张口就说“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了解到了党的历史和党建工作流程,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这一类的套话吧?
 
可是这类话,大家都在说,干巴巴味同嚼蜡,很难激发听者的共鸣,更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实在只是60分水准,pass!
 
现在我们有了周扬青的范例,让我们模仿她的思路,来一个借鉴版吧:
 
曾经,我是一个对党的历史缺乏兴趣,对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甚至对形式主义嗤之以鼻的门外汉。
 
听到这些条条框框的理论就只觉枯燥,晚饭时家人调到新闻联播,我只觉得无聊,想赶快换台;开会时传达思想,也从来都听不进去。
 
(第一部分:细数过去的现象,跟现在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此次为期10天的培训班,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它不是一次单纯的政治理论培训,而是一次思想洗礼,让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从前的我有多么幼稚可笑。
 
星期一的第一堂课,刘教授的党史研究,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共产党的历史,令我第一次惶恐地意识到,我们党是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拜。
 
星期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张老师推翻了我“政治理论就是枯燥”的定论,以活泼形象的语言科普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真正对得起“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晚上回到宿舍,我生平第一次主动翻开政治书回味。
 
星期五的自由讨论课,让我听到了班上许多前辈学员跟党建思想的故事,学习了他们是如何利用思想当武器来指导工作的,令我再一次惭愧地意味到自己曾经有多肤浅和无知。
 
(第二部分:学周扬青,列举各种场景,详细展开当下各种现实细节,其间不忘把过往的自己拎出来,在各种细节上凸显对比)
 
在党建学习班即将结业之际,我只想由衷地说一句,感谢它改变了我,使我成长,让我得以进步。
 
同时,我还会跟小伙伴们分享我在课上学到的实例和故事,告诉他们不要像我以前那样,只要肯学习肯钻研,政治和历史课本里,也能看到生动的世界。
 
(第三部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对今后造成的深远影响,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
 
我只是尽量简单地写了几句而已,效果是不是已经大不一样,结合了周扬青式模板,这样的发言结构,是不是比随口说两句要显得高大上多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万用模板,作为小白的你只需牢记以下公式,几乎所有场景都能100%应对自如:
 
我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过去(跟现在曾经有多不同) 现在(经历了哪些细节和冲击,造成了什么不一样) 未来(有什么影响和指导意义)



02
关于说服别人的技巧

在聊天或写作时,我们爱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于主观,第一时间就急着以自己的视角和体验去下定义,告诉听者或读者:它就是这样的!

然而,这种直接灌输的方式并不能令读者信服,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你经历的,就很难认同你的体验,只是并不走心地盲目地附和你而已。

周扬青这一点,就做得很好。

并没有上来就急着告诉读者“他是一个渣男”“他滥交”“他特别脏”,这些一个字也没有提。

而是通过很多具体的场景和事例,潜移默化地表达含义,坐等读者慢慢去体会,然后自己得出结论。


这6句话里,没有一个主观字眼,只是讲述事实,构建了6种不同的场景,它们都不约而同,高度传达同一个字——渣。

然后,她又在文章里说了很多很多别的,直到全文末尾,她才悠悠地感叹一句:你真是太渣了!!!


而到了这里,读者也已经从思想上与她达成高度一致,即使她不说,大家都会主动得出结论——确实够渣。这与她的初衷不谋而合。

这种先叙述再议论的行文方式,比起她一开始就扔结论给大家,通过事实得出来的说服力,显然要自然而然得多。

让我们再来看两个实例吧:

实例1:

甲:我这同事真是个阴谋家,动不动就整人。

乙:怎么呢?

甲:我只不过在办公室抱怨了领导两句,第二天领导就知道了,阴阳怪气地讽刺我,就是他干的!

乙:哦,那他确实很阴了。

(乙先得到了定义,不得不无脑附和甲的论点,并非发自内心的共鸣)

实例2:

甲:我有个同事,有天我在他面前抱怨了领导两句,第二天领导就知道了,还跑来找我麻烦。

乙:肯定是你这同事干的,他可真够阴!

甲:对啊!你也这么认为?

(乙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的结论,与甲的想法不谋而合,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认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从而达到共鸣)

结论:当你想要说服别人你的观点时,一定要先叙述事实,让对方充分了解真相,最后来抛结论,有了事实的铺垫后,信服力会增强无数倍。


从此前猛捶薛之谦的李雨桐,到昨日死揍罗志祥的周扬青,作为前女友网红,她们的行文逻辑、遣词造句都杠杠的,语文老师也挑不出大毛病,颠覆了我们脑海中对“网红”的固有印象。

如今这个时代,网红们也不再是我们想的那样只会卖颜值整容,胸大无脑的肤浅货了,而是有一定谈吐思想、文字表达能力并不弱于大多数人的全能选手。

连网红们都已经如此优秀,我们混迹于职场、靠死工资吃饭的普通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表达技巧,让自己开口就能服人呢?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开周扬青的衣橱,衣品之高难怪罗志祥对她宠爱有加! ????
罗志祥:今天你运动了吗?
罗志祥仍钟情蔡依林?周扬青晒整容后素颜照,这个部位和蔡一个样
罗志祥周扬青分手: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一个男人
周扬青晒照扮神奇女侠 网友却get到这个亮点
罗志祥周扬青分手,两人情断,男方数次劈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