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茹:烦恼化菩提,莲花出污泥——写给李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李老师:

很高兴在出书训练营遇见您,我们同龄、同频,只不过时空错了一点点。看到您,会看到曾经的自己。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则观其徼
《道德经》上有一句话,与您分享一下: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则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二段话。
意思是:如果我们心无所欲,就可以发现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们带着偏私虚妄之心去认识世界,所看见的世界,就只限于自己的认知范围(边界)之内。

世间的规律和表象,本是一体的,只是人们在认知识别时出现了偏差。“同”的本意是指,表象和规律相重合,也就是“道”和“名”相合,如出一辙。但这两者却又都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不断变化汇总,才不断生育着世间万物,对着世间万物发生作用。

这段话带给我们的启发是:

1 每一个人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心”所创造的。
之前我也不理解“世界唯心造”,这句话并不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由心而造。而是每一个人遇见的人和事,都是和自己的“心”有关。

2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学会放下自己的“偏见”和“自己的认知”,这样子容易看清楚一件事情。

比如,您和我说,陪伴孩子到11点,因为孩子白天学习很辛苦,所以晚上要有自己的娱乐放松时间,所以您就接纳了孩子,选择陪伴孩子,而并没有规定孩子必须在10点之前睡觉。

这样子,您就做到“无欲”,走近孩子的心里,观察到孩子成长微妙之处,则“观其妙”
其实这段话,我不仅写给您,也写给我自己,我每天也会提醒自己。

和遇见人,遇见事情的时候,是否放下自己的“偏私虚妄之心”来了解对方,尤其我们身边的人。

尤其您在大学里处于行政位置,经常遇见各种各样的老师和学生,您可以慢慢感知一下这句话: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则观其徼。

烦恼即菩提

虽然这个过程,刚开始会不适应,当我们放下自己时,你发现这个世界很有趣。您的感知力和能量也会逐渐提升。

虽然这个过程,您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不理解。当这个时候,您可以感知这一点:“烦恼即菩提”。

这是我读《金刚经》,对我最大的触动。

有一位老师解读《道德经》时,讲一个故事非常有趣,一些仙人,在天堂上,无忧无虑,一切事情都很顺心。日复一日的度过,这些仙人发现很乏味,因为没有机会取得功德,没有进步的空间,所以他们又来到人间,因为人间烦恼多,问题多,他们帮助人解决问题,解决烦恼,就会收获功德,收获一颗又一颗菩提。

当时我读到这个故事,笑了。很有趣。传说中“仙人”会自寻“烦恼”来修菩提心。

其实故事就是思想的载体,不管故事如何,带给我们的收获和启发,对我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我读了《金刚经》之后,我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不再害怕问题,不再害怕烦恼。

因为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见一个又一个问题,都是给予我们成长的台阶,让我们继续前行。

所以遇见每一个问题,遇见每一个烦恼都是我们提升的机会,都是修心的好机会。

不过我自己虽然理解这个道理,自己有时也做不好,有时也会陷于烦恼和问题之中。

烦恼化菩提,莲花出污泥

李老师,您那么聪慧,灵动,又有一些可爱。爱笑的女人,命运都不会差。因为她们遇见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会微笑面对,坦然面对。其实您有这个心胸和爱心。

您说,曾经的热情和真诚,都被磨灭掉了。如果早四五年遇见出书训练营,自己会充满真诚和热情去做事情。

是呀,其实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我不计回报的真诚,甚至成为笑柄;我的热情,从此一落千丈。

我也曾经哭过,我也曾经去寺庙里静心,我在想,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开始深刻反省自己,不抱怨别人,他们都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
我开始做断离舍,不参与不必要的社交,不参与不必要的活动,不合作不适合的人。

从此之后,自我疗愈,修炼内功,一切向内求,一切皆有解。
当然我在人生低谷时,也有贵人相伴,也有爱人支持。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写修心手记,遇见问题,会记录下来,主要用来反省和修心。当我把一个又一个问题记录下来的时候,这些问题就非常清晰。我学会用第一视角来感知,用第三视角来觉察。写着写着,解决方案就梳理出来。当有了解决方案,自己的烦恼,基本上就消失一大半。

深刻感知到:烦恼化菩提,莲花出污泥!

那段时间的反省,给我带来三大启发:

第一、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我。迷失自己,就会失去价值。

第二、累,一定不对。

当我们觉得累的时候,尤其身心疲惫时,方法一定不对。
一件事情能做好,都应该是享受的状态,具有“生生不息”的能量,会滋养到自己,会滋养到别人。
不过那时我不懂,自己身体疲惫时,还继续向前走,结果一定不好。
后来我读了《道德经》,我做完《女子向阳》这本图书时,优质图书项目,应该是这样子,彼此认同,彼此滋养,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第三、做自己最为擅长的事情,做自己第一喜欢的事情。

你想要什么,就为自己安排什么。
人生很短暂,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宝贵的,只要你想要,其实都可以为自己安排的。

蔡志忠老师:一直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可以一坐就是18个小时,所以自己从来不累。因为做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享受。
蔡志忠老师也说:从来穿自己喜欢的白衬衣,因为让自己感到最舒服,我们没有义务做好第二喜欢的事情。

所以蔡志忠老师,看问题、做事情,非常通达,他自然而然取得非凡的成就。
这封信,希望给李老师一点鼓励和启发,我们一起前行。

出书训练营,是一个能量场,也是每一位伙伴们的修行场,通过写作来修行,通过出书来蜕变。

感恩在出书训练营,遇见具有爱心又多才的您,您具有超强的感知力和共情的能力。

我相信,我们的遇见,都是在彼此人生中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

希望您在“三真”中写出您的真实、真心、真诚;
“三放”是人生自信的底气,善于放松,敢于放空,逐渐放下;
您也会获得更多的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在出书训练营,您所遇见的问题,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上升的新台阶哟。
因为,这里有爱,有滋养,大家写好作品,做好自己,活在当下,这是滋养我们彼此最好的方式。

写作是一种修行,出书是一种蜕变。在这期间,我们感恩遇见各种问题和困难,也感恩遇见各样的温暖和爱,它们都是滋养我们生命的菩提。

将心打开,光会进来!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看好您哟,李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欲心自静
独坐静观心,做到三点,看淡人生、不急不缓
鸠摩罗什,身如污泥、心向莲花
感受心语(六百四十九)
每当烦恼时看一看,心情就舒畅了?!
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