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蛋白检测结果指标解读

一、铁蛋白简介
铁蛋白是一种结合铁的高分子蛋白,其具有一个含45000个铁原子的内核,因而具有重要的储铁和调节铁吸收的生理功能。铁胆边在人体肝脏、脾脏及骨髓等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分布。铁蛋白能反映肌体的营养状态,因而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正常状态下,人体血清中具有稳定微量的铁蛋白。进来研究显示,某些恶性肿瘤细胞能合成并分泌铁蛋白,因而血清铁蛋白浓度相应升高。

二、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肝癌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以及肝硬化等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癌中,SF水平显著升高,故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引起SF水平升高的机制大致为:一、肝细胞的损伤降低了铁存储量和铁的转移能力;二、癌细胞自身合成的肿瘤特异性的酸性铁蛋白,加速分泌释放。大量文献报道了SF作为HCC肿瘤标志物的有效应用。如Kew等在58例的原发性肝癌中检出76.3%的SF阳性。张景等的研究中,肝癌的SF阳性率也达到了66.6%。
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血清铁蛋白是对AFP很好的补充。原因在于:虽然AFP是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最常被使用的指标,然而AFP对HCC检出的灵敏度为50%-95%不等,因此存在着一部分AFP阴性的HCC患者。梁仁等对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F进行了测定,结果阳性率为76%(cutoff值为100 ng/ml)。张满达等的研究显示,肝癌组中铁蛋白和AFP均阳性占47.5%,均阴性为9.9%,单一阳性为42.6%,故铁蛋白和AFP阳性率分离,呈交叉覆盖现象,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0%以上。可见SF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尤其是AFP阴性的疑似病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率效果显著。

在孟宪镛等的研究中,其他活动性肝病中也有半数SF水平超出正常,但与HCC具有显著性差异。Chapman等的研究中,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SF阳性分别为63%和33%。通过联合转氨酶的检测可进一步提高SF对肝癌的检出特异性。在活动性肝炎中,SF和转氨酶水平的增长具有同步性,而在HCC中则无明显相关,因而通过测定转氨酶和SF比值可提高SF的诊断价值。

三、血清铁蛋白的其他应用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还与其他疾病相关,临床上也常见被应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诊断:

1. 缺铁性贫血

SF浓度也是临床上诊断缺铁性贫血常用的手段之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贫血,缺铁是这类贫血的主要原因。在早期并未表现出血红蛋白减少,因而此阶段为隐性缺铁性贫血。此时主要表现为铁缺乏,因此SF水平低于正常值。欧阳富维的研究中,SF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0.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为71.2%和90.4%。在王彦华等的研究中,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84.6%和96%。

2. 白血病

白血病中也常见SF水平的升高。有报道认为,由于白血病细胞负荷增大,故铁蛋白受体增加,导致摄铁量增加;也有由于细胞被破坏导致的铁蛋白释放。此外,白血病细胞也会大量分泌特异性的异型铁蛋白。李静等人的研究显示在急性白血病中,初发组、复发组和难治性AL的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高绍华等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AL患者治疗前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患者随后SF显著下降,而无效化疗则无明显变化,复发时SF水平再次升高。

3. 糖尿病

铁对体内糖代谢、铁代谢以及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铁超负荷可损伤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耐量,从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SF是体内贮存铁的标志,SF水平的升高意味着糖尿病患病风险加大。雷海燕等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提出高SF可能是II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金杰等的研究发现SF水平与II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正相关,而与β胰岛细胞功能负相关。

四、铁蛋白的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与体系的发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基于此,便形成了化学发光分析法。1977年,Halmann以化学发光信号示踪,在酶联免疫(EIA)和放射免疫(RIA)的理论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化学发光免疫分(CLIA)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无放射污染等技术优势,在随后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中,CLIA在医学检验领域逐渐取代了EIA和RIA。

CLIA的主要技术原理为:待测物的抗体/抗原与酶或化学发光物相连,随后与待测物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反应结束后,加入酶的底物或加入发光底物的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体系反应生成激发态的产物并释放光子回到基态。基于待测物浓度与体系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可确定待测物的浓度水平。

CLIA核心的化学发光技术中,常见的发光体系包括吖啶酯体系、鲁米诺体系AMPPD体系等。以吖啶酯体系为例,分析反应进行时,待测物的抗体/抗原与吖啶酯(发光底物)共价相连形成复合物,随后与待测物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碱性环境下,吖啶酯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其分解产生的激发态N-甲基吖啶酮释放光子回到基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肿瘤标志物解读(1)——CA199、AFP升高怎么办
原发性肝癌中的自身抗体
华人科学家在肝癌早筛早诊上取得新突破!
肝细胞癌最新检测方法,一管血就可获知复发风险!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生化指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