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败酱草

 

又名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英文名是Dahurian Patrinia Herb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于路旁、沟边、林边。主产江苏、浙江、湖北、安徽。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的作用。用于目赤肿痛、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肝炎、阑尾炎、疮疖痈肿。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简介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 ,黄花败酱P.scabiosaefoiiaFisoh. 的嫩叶,又名胭脂麻。《本草纲目》载“败酱,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败酱草嫩叶每百克含水分79 克,蛋白质1.5 克,脂肪1 克,碳水化合物10 克,胡萝卜素6.02 毫克,维生素B20.16 毫克,维生素C52 毫克。   
败酱草为多年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叶簇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1~2对羽状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边缘有粗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苞片近圆形。花期5~6月。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败酱,似桔梗,其臭如败豆酱。”②《别录》: “败酱,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晒干。”③陶弘景:“败酱,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茈胡。”④《唐本草》:“败酱,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豨莶也。”
药品简述
败酱草药名:败酱草  
英文名: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曲菜、野黄花、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苦菜,苦蘵,野苦菜,苦猪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白苦爹,苦苴
性味:辛、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咸,微寒,无毒。”③《药性论》:“味辛苦,微寒。”④《纲目》:“微苦带甘。”
归经:入胃经、大肠经、肝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少阴、手厥阴经。”②《纲目》:“手足阳明、厥阴。”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
主治: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痈肿疔疮、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 《现代实用中药 》:“治肠炎下痢。”  
用法与用量: 0.5~1两,鲜全草2~4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药材基源: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 的全草。
生态环境: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
资源分布:除西北外,全国均有分布。
采收和储藏: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炮制:败酱草炭,取败酱草,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禁忌:久病脾胃虚弱者忌食用。《本草汇言》:“久病胃虚脾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化学成分 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甙等。根与根茎中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白花败酱甙(Villoside)等。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种皂甙中已知结构的有败酱皂甙(Patrinoside)C、D、C1、D1,黄花败酱皂甙(Scabioside)A、B、C、D、E、F、G。根中尚含挥发油8%、生物碱、鞣质、淀粉。种子含硫酸败酱草皂甙(sulfpatrinoside)I.II, 熊果酸-3-O-A-I[3-O-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opyranosylurrsolic  acid ,patriniaglycoside A-I] 齐墩果酸-3-O-A-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熊果酸-3-O-A-L吡喃葡萄糖基)(1-3;) (1)黄花龙芽  根含挥发油约8%。经气相色谱分析,油中特有成分为α-古芸烯(gurjunence)。另经氧化铝层析检知根和根茎中有 6种以上的皂甙,并分出皂甙B(熔点229-230℃分解);而用硅胶层析检知有12种皂甙,以上各皂甙水解后均得到皂甙元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又据报道自根中分离出7种皂甙,为败酱皂甙A、B、C、D、E、F、G(scabioside A,B,C,D,E,F,G),以及β-谷甾醇葡萄糖甙。据称根中尚分离得黄花龙牙甙(patrinoside)。(2)白花败酱  根及根茎含番木鳖甙(loganin)、莫诺甙(morroniside)及白花败酱甙(villoside);全草中尚含肌醇、齐墩果酸、棕榈酸及白花败酱醇(villosol)、白花败酱醇甙(villoside);全草中尚含肌醇、齐墩果酸、棕榈酸及白花败酱醇(villosol)、白花败酱醇甙(villosoliside)。
化学鉴定 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1克,加蒸馏水10ML,水浴加热10分钟,滤过。滤液置试管中,密塞,强烈振摇1分钟。黄花败酱泡沫15分钟消失,白花败酱泡沫很快消失。(检查皂甙)2、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蒸干,以1ML冰醋酸溶解殖渣,加1ML醋酐-浓硫酸(19: 1),混匀。稍加热。黄花败酱油由黄绿色变为紫红色。(三萜皂甙)3、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数滴,点于白磁板上,滴加10%香荚兰本本钱浓硫酸溶液数滴,黄花败酱显蓝色,白花败酱显黄棕色。(挥发油) 
药材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暗棕色至暗紫色,有节,节间长2cm以下,节上有细根。茎圆柱形,具纵棱及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时被有粗毛。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长为卵形,羽状深裂或全裂。顶端裂片较大椭圆状铍针形,侧裂片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上表面黄棕色,下表面灰棕色,两面疏生白毛;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略抱茎;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裂片窄长。有的枝端有伞房聚伞圆锥花序,花黄色。瘦果长方椭圆形,长0.3~0.4cm,无膜质增大苞片。气特异,味微苦。
药物配伍 配蒲公英,消肿、排脓;配赤芍,清热祛瘀、活血止痛;配金银花,散风热、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
败酱草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2、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3、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4、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5、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6、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本品辛能散结,寒可泄热。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7、用于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又常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临床新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克。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功用。
治疗神经衰弱
据报道,本品有降低神经系统兴奋作用。用法:取本品300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上下午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晚上睡前服150毫升。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当天见效,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证明,本品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有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用本品30~60克,配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茯苓、丹参各20克,薏苡仁30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可达93.7%。
治疗输卵管不畅所致不孕
取本品4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2次,煎至300毫升,兑红糖2汤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疗输卵管不畅。若治输卵管不通,可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20~40克煎服。
制胃酸 
泛酸、吐酸为脾胃及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无论病属寒属热,皆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显者,重用至20~30克。
治疗皮肤瘙痒症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癣皮、地肤子、百部、蛇床子、苦参各30克,加水4000毫升,煎沸20分钟。待温后用药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另取本品50克,当归20克煎水内服,每日1次。
治疗带状疱疹
用本品15克加入应证方中煎服,日1剂。同时可每日用单味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治疗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
有报道,本品能解除前列腺局部肌肉血管痉挛,增加前列腺分泌,促进精液液化。对前列腺炎,可重用本品50克,加入相应方中煎服。对精液不液化属湿热下注者,可用本品30克,配丹皮、泽泻、生地黄、赤芍、丹参、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马齿苋、萆解、黄芪以清补结合,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此外,重用本品30~50克,加入应证方中,治疗胆囊炎、化脓性关节炎及妇女盆腔炎等疗效显著。

生药材鉴定 白花败酱的干燥全株,长短不等;根茎有节,上生须状细根。茎圆柱形,外表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向纹理,被有粗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或已脱落。全株有陈腐的豆酱气,味苦。以干燥、叶多、气浓、无泥沙杂草者为佳。产于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据《本草》记载,败酱应为上述败酱科植物,但除四川、江西、安徽、福建等地使用外,大部分地区习惯上以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的带根全草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带果全草作败酱使用。前者习用于北方;后者习用于南方。参见“苣荬菜”和“菥蓂”条。1、黄花败酱:全体折叠成束,根茎圆柱形,弯曲,长5-15CM,直径2-5MM,顶端粗达9NM,表面有栓皮,易脱胎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和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达10CM,直径1-4CM。表面有纵纹,断面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2-8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生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叶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有的枝端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1、黄花败酱:落皮层可见,厚壁细胞壁木化,断续排列成环,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有裂隙,韧皮部细胞小壁薄,束间形成层有时不明显,木质较宽广,中部有10余列薄壁细胞组成的环带,细胞排列整齐,内侧或全部环带细胞栓化,含少数簇晶,环带外侧导管单个散在或2-4成群径向排列,胞腔常含黄棕色物,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老的茎髓部常驻成空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白花败酱:木质部中无薄壁细胞环带,髓部大,本品薄壁细胞不含淀粉粒,草酸钙族晶少见。《纲目》:“败酱,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与苦荬、龙葵同名;亦名苦蘵,与酸浆同名,苗形则不同也。”
药用价值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2)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酱草性寒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败酱性辛散善降,其效可达上,中,下三焦。与公英,白及,徐长卿配伍,理气和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消热散瘀,治慢性盆腔炎。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究其药理,败酱草有抗病毒,抗肿瘤,利胆,利尿,促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按语 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   
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
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选方
老中医蔡小荪专辑

1.主要治疗:盆腔炎、带下病、产后腹痛等
2.配伍:
败酱草20~30g 配红藤15~30g 等主治盆腔炎
败酱草30g 配红藤30g 银花30g 蒲公英15g 丹皮10g 等主治流产,产后发热,产后腹痛均为急性感染
3.最大剂量30g 最小剂量15g
4.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不孕症患者如果兼有湿热瘀滞者,可用自拟清热化湿方(云茯苓12g 桂枝2.5g 柴g梢4.5g 赤芍9g败酱草20g 丹皮9g 鸭跖草20g 川楝子9g 红藤9g 延胡索9g 淮牛膝9g)参自拟孕Ⅰ等Ⅱ方调治。

败酱草膏

败酱草膏【处方】鲜败酱草(洗净)10斤。
【制法】上用净水80斤煮,煎至3小时后过滤,再煎煮浓缩成膏50两,加蜜等量贮存备用。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除湿消肿。主毛囊炎、疖等化脓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

败酱草散

败酱草散【处方】败酱草3两(炒黑),炒生地5两,当归身3两(醋炒),小川芎1两,白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竹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去滓温服。

备注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2)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应用:
     1.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治肠痈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10份,附子2份,败酱5份。上3味,捣为末,取10g,以水2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2.肠用房(《中药临床应用》)治阑尾周围炎和阑尾脓肿:败酱草、生苡仁、冬瓜仁各15g,桃仁6g,丹皮9g,银花15g,连翘9g,秦皮6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6g。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服。方中败酱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酱草、红藤、蒲公英、金银花各30g,桃仁9g,赤芍12g,大黄15g。水煎服。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败酱草营养分析:
败酱草嫩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挥发油、皂甙、生物碱、鞣酸等。

败酱草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败酱草适合人群: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败酱草食疗作用:
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可气腐散泄;
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排脓的功效;
主治肠痈,肺痈,疮疖肿毒辣,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翳障。
败酱草做法指导:
1. 肠痈初起,脓未成者,可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配伍,以清热消痈。
2. 肠痈脓已成者,则与薏苡仁、附子同用,以解毒排脓。
3. 附骨痈者,可与大黄、桃仁、皂角刺等全用,以消肿溃坚。

 

二草粥的做法详细介绍

菜系及功效:胃调养食谱
口味:甜味      工艺:煮
二草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稻米100克
辅料:仙鹤草60克,败酱草80克
调料:白砂糖20克
教您二草粥怎么做,如何做二草粥才好吃
1. 将仙鹤草、败酱草分别洗干净后放入锅内;
2. 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5分钟后,滤去渣留汁;
3. 将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入煎好的药液;
4. 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30分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本品具有养胃、消肿、散瘀之功效,适于胃癌患者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稻米: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性能】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

  1.肠痈肺痈,痈肿疮毒。本品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效。

  2.产后瘀阻腹痛。本品辛散行滞,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煎服,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药配伍,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中刺痛。

  此外,本品亦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2.《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3.《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黄花龙芽苷、胡萝卜苷及多种皂苷;含挥发油,其中以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含量最高;亦含生物碱、鞣质等。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苷等;根和根茎中含莫罗念冬苷、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等。

  2.药理作用: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肿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

  3.临床研究:败酱草常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对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慢性盆腔炎、急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疗效。据报道,本品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败酱草鲜品大剂量水煎服,或水煎熏洗坐浴,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肛周脓肿、嵌顿痔、肛裂、肛瘘炎性期、痔出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栓痔炎、术后肛门水肿等肛肠疾患均获满意疗效(四川中医1998,7:44);另用本品水煎液洗浴治疗痱毒及化脓性皮炎48例,疗效显著(中医外治杂志1999,2:14);也有以鲜败酱草叶捣烂成糊状外敷或取汁涂擦患处,或将鲜叶中乳白色汁涂擦患处,治疗扁平疣,1~2周疣体即可消退(新中医1999,9:42)。此外败酱草还可用于克山病,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肾积水,肾绞痛等。

  4.不良反应:据报道,个别病人服黄花败酱后有口干和胃部不适等反应。大量应用,易引起暂时性白细胞减少和头昏、恶心。在用白花败酱注射液试治的134例急性细菌性炎症中,有3例分别于用药的2、5、7天时白细胞降至2200~2800之间,停药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其他】据本草记载,上述败酱科植物应为败酱草正品,但在北方地区习惯将菊科植物苣荬菜(北败酱)的带根全草作为本品使用;在南方地区习惯将十字花科植物菥蓂(苏败酱)ThiaspiarvenseL.的带果全草做为败酱草使用。应注意鉴别。

 

 附方:

  1。阑尾脓肿: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笕,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极细阑尾炎,弹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白花败酱草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4毫升,,每日2-4次,对部分病例同时使用一般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有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者,予以纠正。

   3.急性湿疹,皮炎糜烂渗出期,传染性湿疹皮炎,足廯合并感染等其他米拉米渗出性皮肤病:败酱草,马齿笕各60克,取二者加水1000毫升,包药煎煮20分钟,滤过,浸泡,沐浴,湿敷患处,每日1-3次。

 

败酱草验方2009-05-20 15:38

  1.败酱草鲜品100克、干品5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

  2.败酱草30~5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疗胃及食管反流病。

  3.败酱草60~100克,水煎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脓肿者。

  4.败酱草60~90克,同炒苍耳30克,同煎服,一日三次,治疗鼻窦炎。

  5.败酱草鲜品每次150~200克,水煎5分钟,捞出调菜,一日分两次,连汤服用,治疗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狐惑”病(西医称白塞氏病)。

  6.败酱草60~10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治疗妇女外阴炎、子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配合药水外洗更佳。

  7.败酱草鲜品榨汁,外涂,或同木贼50克,香附15克,煎水外洗,治疗扁平疣。

  8.败酱草鲜品洗净,每口250克,开水焯菜食服,治疗糖尿病。

  9.败酱草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治疗疮痈肿痛及蛇虫咬伤。

  10.败酱草鲜品60克或干品30克,水煎服,1日2~3次,治疗疮疡痈肿痒痛。

  11.败酱草30~60克,水煎服,治疗前列腺炎。加鹿角霜20克,分两次用药汁冲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12.败酱草700克,加水至3800毫升,文火煎至500毫升,白天上、下午各50毫升,晚睡前服150毫升,治疗失眠、多梦、头痛、眩晕、眼花、记忆力减退、心烦、惊恐、纳差等。7日为1疗程。   

败酱草临床新用途

提要: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一味古老而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功用。

  一、治疗神经衰弱:

  据报道,本品有降低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故可治疗神经衰弱。用法:取本品300g,加水1500ml,文火煎至600ml。白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50ml,晚上睡前服150ml,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当天见效,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二、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证明,本品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有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用败酱草30~60g,配黄芪、党参各15g,白术10g,茯苓、丹参各20g,薏苡仁30g,黄连、吴茱萸各5g,木香、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可达93.7%。

  三、治疗输卵管不畅所致不孕:

  取本品40g,加水600ml,水煎2次,煎至300ml,兑红糖2汤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疗输卵管不畅。若输卵管不通,可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20~40g煎服。

  四、制胃酸:

  泛酸、吐酸为脾胃及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无论病属寒属热,皆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g,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显者,重用至20~30g。

  五、治疗皮肤瘙痒症:

  先重用本品50g配白癣皮、地肤子、百部、蛇床子、苦参各30g,加水4000ml,煎沸20分钟,待温后用药液擦洗全身,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另取本品50g、当归20g煎水内服,每日1次。

  六、治疗带状疱疹:

  用本品15g加入应证方中煎服,日1剂;同时可每日用单味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七、治疗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

  有报道,本品能解除前列腺局部肌肉血管痉挛,增加前列腺分泌,促进精液液化。对前列腺炎,可重用本品50g加入应证方中煎服;对精液不液化属湿热下注者,可用本品30g,配丹皮、泽泻、生地黄、赤芍、丹参、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马齿苋、萆解、黄芪以清补结合,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此外,重用本品30~50g,加入应证方中,治疗胆囊炎、化脓性关节炎及妇女盆腔炎等疗效确切。

性味与归经:味辛、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胸腹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临床应用:
   1.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治肠痈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10份,附子2份,败酱5份。上3味,捣为末,取10g,以水2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治疗肠痈脓未成者,多用与金银花、丹皮等配伍。亦可治肺痈发热,咳唾脓血,以之配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治热毒疮疖,内服并以鲜品捣敷患处,均有一定疗效。
 祛瘀止痛,用于血滞之胸腹疼痛。本品能祛瘀止痛,可单用煎服,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同用。
   2.肠用房(《中药临床应用》)治阑尾周围炎和阑尾脓肿:败酱草、生苡仁、冬瓜仁各15g,桃仁6g,丹皮9g,银花15g,连翘9g,秦皮6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6g。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服。方中败酱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酱草、红藤、蒲公英、金银花各30g,桃仁9g,赤芍12g,大黄15g。水煎服。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为君药。
    4 配蒲公英,消肿、排脓;配赤芍,清热祛瘀、活血止痛;配金银花,散风热、凉血解毒。
    上文转自他人!

下面谈谈本人应用败酱草的一点经验:
    临床上,本人喜用大剂量(60---120)克败酱草+大剂量(60--120)克薏仁 治疗湿热上蒸于面/湿热郁于中下焦   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粉刺,头面油腻,斑疹,下痢,腹痛等。常三剂内便见大效(通常会排出暗黑色稀便),然后递减至痊愈,屡用屡效。伴有结节未化脓者,加皂角刺5---15克,常在三剂内可以软化,变小!

解毒排脓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性微寒,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排脓,活血消痈。主治急性阑尾炎、胸腹疼痛、产后腹痛、疔疮痈肿、丹毒及疥癣等。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抗病毒;能防止肝细胞变性,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下面介绍几个以败酱草为主药的常用方剂。

治急性阑尾炎方败酱草、苡米各30克,附子、大黄各9克。水煎服,每天2剂。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鲜败酱草50克,茵陈、溪黄草、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产后腹痛(剧痛)方败酱草30克,当归、赤芍各10克,川芎、乳香各9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疮疖痈肿、丹毒、疥癣方取鲜败酱草50-100克,鲜蒲公英50-100克。共同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天2次。

治腮腺炎、乳腺炎方鲜败酱草50-100克,鲜一点红(羊蹄草)50-100克,鲜蒲公英50-100克。将三者一同洗净捣烂,外敷患部,每天2次。

治痢疾方鲜败酱草100克,鲜白头翁50克,黄连15克。水煎服,每天2-3剂。

治咽喉肿痛方 败酱草、岗梅根各30克,牛蒡子9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水煎服,每天1-2剂。

败酱草鲜品可作野菜食用,对预防疮疖及各种皮肤病颇有帮助。因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或腹痛腹泻者应当少食或不食。

 

败酱草散
名称: 败酱草散    别名:败酱草散
组成: 败酱草3两(炒黑),炒生地5两,当归身3两(醋炒),小川芎1两,白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竹茹1两。 
出处: 《医略六书》卷三十。  
主治: 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各家论述: 生地滋血凉血,炒松能止暗渗之血;当归养血荣经,醋炒能归经络之血;小川芎入血海以升阳,白芍药敛阴血以止漏;败酱草泻热凉血,炒黑亦能止血;川续断补经续绝,炒黑亦能止漏;甜竹茹清肝胆以解阳明之郁热也。为散水煎,使经血内充,则冲任完固而血无妄行之患,安有血露之日久不止乎! 

败酱草可与抗生素媲美

福建卫生报  2008-08-25三版

    败酱草广布于我国各地山野,以东北较多,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也作药用。其全株可入药,根为佳。其性微寒(多服有微泻下作用),味辛苦,为解热、解毒、杀菌、消炎,解凝,去瘀、消肿、利尿药。在排泄黏液及脓液方面有奇效;适合用于老幼体弱者的疾病治疗。对某些疾病的疗效上,败酱草既可与抗生素媲美,还可独树一帜。

    中医所说的肠痈,生于肠内部。多因湿热瘀滞结于肠,气血凝结所致。主症为腹痛拒按,多偏右侧有肿块,兼见寒热。宜清肠泻热,去瘀排脓。败酱与薏仁,附子配伍(仲景方)为治肠痈、腹痛、脓已成者;败酱若与大黄、丹皮、桃仁等配伍为治肠痈、便秘、未化脓者。上述两方剂也适用于治疗腹膜炎、结肠炎等。

    中医所说的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发热、咳嗽、咯出多量腥臭黄色脓痰或脓血痰等。由风热客肺、邪毒蕴结于肺而成。治宜清肺散结,排脓解毒。败酱若与鱼腥草、芦根、薏仁、桃仁等配伍可治之。

    败酱草若与茵陈、夏枯草等配伍可洽急慢性肝炎;若与黄连、厚朴、枳实、木香等配伍可治胰腺炎;若与马齿苋煎服可治肠炎下痢、还有败酱、无花果、当归尾与猪直肠内灌猪血、绿豆合炖可治慢性结肠炎,若再加生地合炖可治痔疮。

    败酱草用于外科的疔疮痈肿治疗见效快。如蜂窝组织炎即化脓性细菌入侵组织(疏松的结缔组织)所产生的炎症,除局部红、肿、热、痛外,伴有全身性中毒反应,发冷发热,如发展成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治该病民间有验方,把露蜂房及败酱(干的磨成粉,生的取汁)混入浓米汤中,待蜂房软化再捣烂,敷于患处,日换一次;内服败酱、蒲公英、银花等中药,见效极快,勿“刈臭肉,用好肉填”之苦。

    败酱草有独特的排泄黏液及脓液之功效,在治疗子宫炎性分泌带下(如血腥味的白带,恶臭味的白带等)及产后腹痛等疾病有特效。如败酱与乳香、延胡索等配伍治产后实热瘀滞腹痛。

    单方败酱疗效也不错。如有一女少年患慢性盲肠炎,多次用抗生素治疗,腹痛仍时有发生,且消化吸收不良,便秘、消瘦,后用败酱单方作茶水饮用,一个月后一切不了了之。如1962年有位怀孕近六个月的22岁农村妇女,患上盲肠炎、便秘(尚未化脓),在欠发达的当年真是束手无策,仅能作肌注盘尼西林油(青霉素油剂),内服败酱、丹皮、桃仁、大黄等方剂数服,后用败酱单方代茶水饮用半个月,无恙。(刘继宗)

重用败酱草治前列腺增生(作者: 他山之石)(2011-04-02 16:35:48)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带根全草。味苦,性平。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等疾病。笔者临床上重用败酱草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多例,疗效满意。

  刘某,男,76岁,2010年9月12日因“脑梗塞”诊断入院,既往前列腺增生症病史4年余,时轻时重。在治疗脑梗塞的同时,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加重,夜尿频,尿痛,纳食可,眠可,大便正常,舌暗淡,苔薄,脉弱缓。尿检红细胞(+++),白细胞(++)。查前列腺体B超示:3.5cm×4.5cm,Ⅰ度增大,泌尿外科建议保守治疗。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断:癃闭,湿瘀互结证。处方:败酱草45克,黄芪15克,车前子15克,桃仁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泽泻15克,桂枝6克,赤芍12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服1剂后尿频及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服三剂后夜尿减轻,小便已能成流。尿检复查红细胞(+),白细胞(+)。原方改败酱草30克,加肉苁蓉12克,当归12克,共服30余剂,排尿恢复正常。未接受相关检查。随访未复发。

  按: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癃闭”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肾气虚,标实指瘀血阻滞与水湿停聚。在治疗本病时应分清标本缓急,急性发作时应以祛邪治标为主,缓解期应标本兼顾。本例患者在急性发作时投以大剂量败酱草活血祛瘀又可泄热利水,缓解期标本兼顾,加入补肾药。《本草正义》言败酱草“有陈腐之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本药既可破瘀消痈,又可利水消肿,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前列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腺体组织的消散和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败酱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败酱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败酱草可谓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良药。

败酱草
【异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
    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成分药理】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甙等。根与根茎中含莫罗忍冬甙、番木鳖甙、白花败酱甙等。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种皂甙中已知结构的有败酱皂甙C、D、C1、D1,黄花败酱皂甙A、B、C、D、E、F、G。根中尚含挥发油8%、生物碱。鞣质、淀粉。
(1)体外实验: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和人类宫颈癌细胞JTC-26等均有极强的抑制其生长的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则无此作用。
(2)煎剂有防止肝细胞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3)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能抑制其生长,并有抗病毒的作用。
【验方】
(1)治肝癌 : 败酱草、生薏仁、红藤、白花蛇舌草、丹参、白毛藤、七叶一枝花、生牡蛎各30克,海藻、夏枯草、皂刺各15克,炮山甲、八月札各12克,党参、地鳖虫各9克  水煎2次分服,日1剂。能使症状缓解,肿块缩小。
(2)治宫颈癌 : 败酱草、半枝莲、铁权吉各15克,七叶一枝花12克,牡丹皮、黄芪各9克,赤芍、甘草各6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与内外照射结合应用,可获痊愈。
(3)治绒毛膜癌 : 败酱草、草芪、白及各15克,茜草、阿胶珠、当归、党参各9克,甘草6克,薏芪、仁、冬瓜仁、赤小豆、鱼腥草各30克  水煎服,日1剂。可连续服用数日,至阴道流血停止,尿妊娠试验阴性,情况良好。
(4)结肠癌 :败酱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红藤、丹参、薛荔果、生牡蛎各30克,八月札、炮山甲各15克,生可公安部、地榆炭各12克,党参9克  水煎3次分服。能使脓血淤阻等症状消失,饮食正常,癌肿明显缩小。
(5)治阑尾腺癌 : 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生薏仁各30克,半枝莲15克,三棱、莪术各9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能使引起的心悸、发甘及肺循环压迫等症状缓解,癌瘤坚肿软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鸭胗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附图片)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败酱草
清热解毒药-败酱草
《本草纲目》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败酱草
败酱草·小苦麦菜之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