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欺凌,是时间无法治愈的“隐痛”






国际大咖家庭教育小课-沈旭 来自小多童书 02:29


大家好,我是沈旭,你们可以叫我“海豚”。今天我想跟家长分享一下,你们怎么看待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欺凌。

沈旭,中国二级心理咨询师,善于运用教育戏剧、游戏、阅读转化问题儿童的能力,成立了青年人的个人成长工作坊。是减低校园欺凌的发起人。


我们如何定义校园欺凌?


虽然每个国家对校园欺凌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今天说的是一个挪威学者,他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研究校园欺凌的专家,他提出的定义是全世界都公认的:

它是指一个人长期的,重复性地暴露在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让他们故意地恶意地对他进行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伤害。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素,只要满足这三个要素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欺凌:第一个要素就是长期重复发生,第二个要素是故意、恶意,第三个要素是权力关系的不对等。


什么叫权力关系的不对等?比如说他们可能在年龄上是不对等的,他们在某种社会资源(比如说朋友多少,家庭背景,学习成绩以及某种心理优势上)是不对等的,那它使得被欺凌的一方是无力反抗的。这个其实就跟冲突做一个很大的区分,因为冲突实际上是双方在一种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彼此都知道我在发生着一些事,而这些事件是对他或者对我都有好处或者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就是要较量一下,然后争个输赢。但是校园欺凌不是。欺凌本身对于被欺凌一方是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的。


欺凌其实并不仅仅是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公司里面,甚至在家都可能会发生。那我们今天谈到的欺凌,更多的是指学生之间的,在学校里面的。我们在学校做项目的时候,也会提到教师对学生的,学生对教师的,以及教职员工之间的,欺凌和暴力不仅仅只存在于学生之间。所以大家要区分开,因为我们提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就会把很多人群包括其中,但是提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往往就是指学生对学生之间的。


那么,校园欺凌的形式有哪些呢?


肢体、行为伤害,包括勒索:在欺凌中,通常大家更重视的是肢体上的暴力,比如说你看到孩子在肢体上受到的伤害:可能淤青,骨折,被抓伤,被撞个大包或者出血等等,还有可能是门牙掉了。这里面也包括勒索金钱和物品的行为。


语言伤害:除了肢体伤害,语言,也能够带来伤害。比如嘲笑、歧视、侮辱,再有就是威胁和恐吓。


关系、心理上的伤害:是很间接的一种欺凌方式,包括关系上的排斥,疏忽,忽略,无视,冷漠,冷落。这样一些状况的发生,是不容易被看到的。因为最不容易被看到,它所造成的伤害性其实会更强。


网络中的伤害:比如说我们通过QQ邮件、短信、微信、微博这些方式,造谣污蔑语言攻击,然后八卦,这些其实都属于欺凌。


值得一提的是,在男生与男生之间、女生与女生之间的欺凌方式,是不同的。男生会更多地使用肢体和行为上的伤害,语言上的伤害像男生和女生都差不多,这是比较普遍性的。女生实际上会更多地采用关系和心理伤害,肢体上的暴力上会比较少一些,女生间的肢体暴力更多发生在高年级或者初中或者职高这样的校园里面。关系、心理的伤害是在小学期间,甚至在幼儿园期间就会发生的事情。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欺凌?


当孩子单独出现在以下的时间和地点


校园欺凌通常会发生在不容易被看见的地方:比如说没有成人的教室,厕所,食堂走廊,楼梯的拐角,操场上,校园里面隐蔽的地方,以及上下学的路上,学校附近一些比较隐蔽的场所,大桥底下,工地或者废弃的一些建筑物内,公共汽车站,游乐场所,这些都可能会发生欺凌。学校附近以及学校附近的小区都是可能的,或者是在学生们聚集比较多的社区内,也是比较容易发生的。


从时间上来说: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放学之后,或者在假期里面,还有就是比如说午休的时候,课间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


家长们需要记住地点和时间,因为要跟孩子去讲,可以有意地避开一些这样的地点和时间。在校园欺凌中,有一些孩子容易遭受到欺凌,那在这些孩子有一些能力没有提高之前,我们需要让他们在这样的场所和时间避开,否则的话,他们可能就容易遭到欺凌。


你的孩子是“容易被欺负”的类型吗?


a.看起来有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有一年,我们在进行干预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初二的孩子。当时我们是去调查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结果,我们发现“罪魁祸首”却是他的眼镜。家长肯定想不到,他们为孩子配眼镜是为了让他更清楚地看东西,可是其他孩子因为他戴眼镜了,所以开始嘲笑他,甚至在下课的时候趁他不注意,弄断了他的眼镜腿。这让他非常不开心,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讲,所以他就不再戴眼镜,因此看不清东西成绩下降。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如果有人在某些地方和其他人不一样,那么他是更容易被人欺负的。比如说他戴眼镜,比如说他脸上长痘痘,有可能是脸上有一颗痣,还有可能他有牙套,可能他的身材太高了或者太瘦了,可能太胖了也有可能太矮了,他可能皮肤比较黑,头比较大,眼睛太小或者太大,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他看起来有些地方与别人不一样,还有他可能发音不清楚,口齿不清楚,发音不清,口吃不清被别人嘲笑。


b.看起来“脆弱好欺负”

看起来似乎很脆弱好欺负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孩子可能看起来就是比较敏感的,爱哭的,然后害羞的不爱说话的,然后也有可能比如上课回答问题,老师叫他他就是讲不出话,不知道怎么讲话,可能老师一训他他就一直低头不说话,眼泪掉下来了,那这样的孩子是容易被欺负。


c.缺乏社交能力与正确的方法

有的孩子,其实他很想跟别人交朋友,但是总是说错话,总是做错事情,他明明是去关心别人,却总招来别人的反感。


就比如说,别人胃痛,他关心的方式不是给对方倒杯热水,安抚他“没事吧,好好休息一下”,而是说“你看你着凉了吧,谁让你穿得这么少活该了吧”;别人的铅笔掉在地上摔断了,他不是说“没关系你先用我的吧”,而是说“你真是笨死了,没有笔用了吧”,其实他是想把铅笔借给对方用的。他在社交的能力和方法上都是欠缺的。


这样的孩子在进入到新的环境当中,他们可能会没有勇气和别人对话,他就会被那些人盯上去,反正你没有朋友,你看起来就好欺负。


d.不懂得如何引起正面关注

有的孩子,他其实很需要被关注很需要被关心,被好好地照顾,但是他用的方式不是一个让别人喜欢的方式。


我们也见过一个小男孩,他就不断地去抓旁边女生的辫子,一节课四十分钟,他可能得有十几分钟的时间都是在不停地去动旁边女生的辫子,这个女生忍无可忍,下课的时候就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那么别人看到了,也觉得他怎么这么好欺负,那我也可以去打他欺负他。



在欺凌中,你的孩子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可能我们老一辈的父母总是教导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多管闲事”,不要轻易给别人出头。但是事实上,在校园欺凌中,不是只有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角色,同样还有旁观者的角色。而不管孩子处于以上哪种角色,他都会受到伤害,这些伤害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角色:


a.欺凌者,就是欺负欺压或长期孤立排斥被欺凌者的人,这是一种角色。欺凌者有的时候是一个人,有的时候有可能是一群人;


b.被欺凌者,是指长期被孤立被排斥被欺压的人;


c.旁观者,是指没有帮助被欺凌者离开被欺凌的境遇,只是采取关注甚至是助威行为的人。那这样的旁观者通常都助长了校园欺凌的发生,而且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基本上是一个大环境:校园的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的环境,这其实比我们直接去干预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会更难。


他们在校园欺凌中受到的伤害:


欺凌者成功欺凌他人之后,这种不健康的兴奋和赢的感觉会促使他们做出类似的行为,甚至导致犯罪。有一项研究标明:长期欺凌他人的欺凌者,每四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在30岁之前就有犯罪纪录。另外,欺凌者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尤其在成人之后,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发展不良。


对被欺凌者来说,首先,他的身体上可能会有损伤,但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心理上,情绪上会受到伤害。他们会感到难过害怕,感到无力和焦虑,责怪自己自卑孤独和挫败。


校园欺凌中的心理伤害有时是一种不可逆的状态,一旦发生,尤其对一些很敏感,修复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感觉会伴随终生,它会让孩子长期处于挫败自卑和抑郁中,这也是我们干预校园欺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对被欺凌者的一个影响,就是会让被欺凌者的学业下降,学业成绩下降,可能会让他辍学逃学或者休学,更为严重的会导致被欺凌者的自杀自残,伤害他人。如果这种长期的抑郁自卑挫败的情绪让他无处宣泄,但是他有很多愤怒的时候,有可能一些突发的事件会让他去拿起刀杀人,而且可能不止杀一个人。


那么欺凌对旁观者的危害是什么?因为他无法帮助被欺凌者脱离糟糕的境遇,他可能会感到内疚,他也会害怕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另外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他可能会感到无力和焦虑,会很纠结心乱。长期发展下来,也会是一种心理折磨,可能因为他的这种逃避,无力,孤单,焦虑,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冷漠发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更多的冷漠会发生,这也是我们要去关注的部分。


希望培养的角色:调停者


除了以上三种角色之外,还有一个角色是调停者,也就能够勇敢的站出来,有策略地在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调停,阻止事情继续进行或者再次发生的人。而调停者其实是不太容易成为被欺凌者,也很难成为欺凌者,或者他是从这两者中成长出来,然后成为了调停者,他内心是比较强大的,而且有智慧的,其实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孩子成为调停者。




作为家长,我要怎么及时发现自己的孩子被欺凌了?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状况,一个孩子的橡皮损坏了,在当时家长没觉得有什么。但她就是因为这块橡皮,受到了长达三年的威胁。当时她把一个男生的橡皮弄坏了,男生就威胁她,如果不赔他橡皮的话,他就去告状。这个女生只好把自己的好橡皮给他,自己用男生的破掉了的橡皮。但是这个男生又继续威胁她,让她天天帮他写作业,长达三年。她妈妈后来就很自责,觉得当时孩子其实还想跟她讲橡皮的事情,但是妈妈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多大的事情,没有认真地听,结果等到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被欺负了三年。而且这个妈妈本身还是一个老师。


其实遭遇到欺凌的孩子,在行为上通常都会有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我列举了一些遭到欺凌后的常见症状,大家可以对照着来看一看,并留意自己的孩子是否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a.孩子看起来沮丧、焦虑,拒绝说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b.不明的伤口与淤青

c.衣服、书本和学校用具莫名的损坏

d.学业退步

e.要求额外的金钱

f.不愿意上学或迟到晚走

g.情绪与行为改变

h.突然降低自信

i.抱怨头痛与胃痛

j.睡眠出现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这些情况,都是突然转变的。比如说孩子从前上学放学都很正常,但是突然间他就不想上学了,或者上学故意晚走,或者选择一条和平时不太一样的路线。那么如果这种突然的转变,持续了两三天,甚至持续了一周,而你在问他的时候,他又支支吾吾不肯说或者说不出的时候,你的孩子也许就是遭受到了欺凌。



孩子被欺凌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会很焦虑,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镇定你的情绪,你的情绪的镇定、稳定才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建立对你的信任。因一般孩子不会信任成人能够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如果你希望她能信任你的话,你的情绪、你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是要让他能够信任的。


第一,要让孩子知道你会支持与陪伴他,即使他不跟你讲,请你不要反复地去逼问他,这样会使孩子对你失去信心。你要让孩子自己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跟你讲。你要告诉他,不论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然后你抱抱他就好了。


第二,认真聆听。就是如果当孩子真的要开始跟你讲的时候,请你不要问太多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地听他讲完,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真的在接纳他、包容他,也愿意听他讲,不会轻易地打断他。因为有的时候家长会觉得,“你没有讲清楚,是这么回事吗?你讲得对吗?在讲清楚一点,你再跟我说一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孩子觉得你很焦虑,你是不可信的,同时你也不太相信他讲的话,这些事都要尽量避免去发生。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讲完了之后针对你没有听清的部分,你可以问孩子说,“妈妈有些地方好像还没有弄清楚,可不可以在这个地方可以再多讲一点?我想了解得更清楚;或者有些地方我好像没有很理解,能不能再告诉我你能回忆起来的一些细节”,但是如果你看到孩子情绪上是比较焦虑的,而且有的时候孩子对一些现场的细节是有一些选择性遗忘的,那我们就不要过多的去问,这个时候,其实反倒去把他抱住,安静地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是更管用的。


第三,如果孩子遭遇到了语言的欺凌,那么我们可以教会他们一些小技巧(针对语言欺凌):


a.学会转身离开。我们可以教孩子说,你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沉默应对,不做任何的回应,或者就是走开,不是逃跑,而是静静地走开就好了。


b.学会幽默应对,就是说有的时候是可以以玩笑的方式来回应,让对方觉得你并没有这么在乎。


c.学会坚定地回应。我们要教孩子说,你要抬头挺胸看着对方说,“我就是戴眼镜,那又怎么样,我觉得感觉还不错,我可以把东西看得很清楚”;“我就是戴牙套又怎么样,我现在戴牙套是为了矫正我的牙齿,等到摘下来后我的牙齿就会变得很好看”。这时,对方会觉得继续这么嘲笑你不会给你任何影响,他也就会觉得很无趣也就不再讲了。


第四,如果孩子遭遇到了肢体上的欺凌,这样的暴力,是不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应对的,一定要让他们报告成人、报告老师、报告家长来处理的。但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们,虽然说校园欺凌发生欺凌的时候一定是要有成人干预的,但是这种干预不是说替孩子去打架、去报复,而是我们要去帮孩子去提升他的能力,去安抚他的情绪,然后让他尽快康复,这是成人干预的作用。


第五,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自尊。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健康的家庭,孩子能受到鼓励、欣赏、赞扬,看到他的闪光点,那提高自尊也比较容易,即使孩子突然间的自信降低,家长也会比较容易做到帮孩子修复他的自信心。但是如果通常孩子本身就容易挫败,容易被打击,比如家长经常会说,你看你又做错了,你看你怎么总是做错,你看你就是马虎。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也未必自尊心很高。因为他经常受到的不是鼓励和赞扬,那么在他突然间自信降低的时候,再恢复这种自尊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第六,教给孩子正确的社交技巧,包括如何礼貌对待别人,如何借用归还他人东西,还包括如何关心别人,如何与别人分享东西等等。这不是孩子天生去学会的,也不是强逼他说到一定年龄就会了,这是需要教的,这也需要去看到家长以身作则从而模仿而来的。


第七,要与学校合作。我们不是去跟学校对峙,而是要站在理解学校,让学校知道一些事情发生了,我们需要得到学校什么样的支持的情况下与学校合作。因为学校其实也是害怕被质询的,他们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也是不知道怎么去处理的,所以我们跟学校如果发生更多的支持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的话,就更容易给孩子提供一个零欺凌的环境。



为什么有人会去欺凌别人?


在进行干预的时候,欺凌者的父母常常不会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欺凌别人的。他们会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很好,也很听话、很懂事。但是家长们需要知道,听话、懂事这样的外在表现和欺凌行为的实施并不冲突。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产生这些行为的心理动因,才能够帮助他们为什么会去欺凌别人。那么下面几点,就是常见的欺凌者的心态:


第一,想要掌握权力。一些欺凌者是想通过欺负人找到有势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很多欺凌者都想用力量压过别人,就是他觉得能够欺负别人,能够让别人听我的,害怕我,那就说明我是强大有力的,这个是很多孩子的认知。


第二,模仿。他有可能是从周围人或媒体里学来的,也许就是因为平日里父母或其他人就是这样欺负他。比如说他可能做错了什么事情或做什么不好的事情,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就是打,骂,暴力,侮辱,羞辱,言语上的一些羞辱。而这样的伤害就让他们模仿,他们觉得原来比我强大的人本来应该是用这样的方式的。那我就知道了,我其实自己要变得强大,我不想被伤害,那我也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这样以免让我在其他地方受到伤害。


第三,需要被关注和关心。很多欺凌者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关注得到关心的,他觉得我做别的事情好像都没有得到你的关注,我只有做了很极端事情的时候你才会看我一眼。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被忽略的,被冷落的,这也是他获取关注的一种方式。


第四,掩饰自己的自卑和懦弱,和想要保护自己。


我以前碰到一个男孩,他在学校里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很多学生都很害怕他。但是我有一次跟他对话的时候,他跟我讲,其实他很害怕尿床。我就问他为什么会害怕尿床,他说尿床之后爸爸会打他,他很害怕爸爸凶他打他,没有人要他,抛弃他。他其实也经常会被打。他跟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摸到他的手都是湿的,他其实是一个内心很羞涩很胆小的孩子,但是他为了保护自己,他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软弱,不被伤害,他转而去欺负别人打别人,让别人看不到他的自卑和内心的软弱。


第五,嫉妒。他们受不了别人比他们聪明,受不了别人比他们受欢迎或者优秀,他们自己很想受到欢迎,很想优秀,但是他们做不到。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在很努力之后,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欣赏和鼓励,没有人看到他的闪光点,所以他就必须转而去用这样欺负别人的方式来换取他需要的关注和受欢迎。


第六,缺乏同理心,想要控制别人。缺乏同理心的人,他其实是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的,他是无感的,所以他反倒很喜欢伤害别人,并且让他们感到害怕,这个让他们很兴奋和开心。

第七,缺乏社交能力和方法。和容易被欺负的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一样是缺乏社交能力。他们其实有时候也是孤单的,反倒用这样的一些方法去交朋友,甚至有的时候有些孩子他必须成为一种跟随者,他们觉得这可能也是一种交朋友方式,所以他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成为了欺凌者。


第八,输不起。很多孩子其实在抗挫力上是有问题的,就是认为赢是很重要的,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赢,他们就输不起任何东西,如果输了,就好像万事万物都会很糟糕,所以他们就一定要赢,一定要让自己拔得头筹,这也是容易让他们想要掌握权力,然后成为欺凌者。


第九,没有适当途径处理自己的问题。我遇到一个男孩,他还是一个校长的孩子,他常常被坐在他后面的一个女生抓他的手臂,手臂上经常会有一些抓痕,他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他回家跟她妈妈讲,但妈妈只是跟他说好男不跟女斗,他就没有办法,就只能忍着。可是忍着又不能够让他愤怒的这种情绪消失,怎么办呢?他就想到一个办法,每天下午放学之后,他就在一楼的楼梯角等着那些一年级的小孩子下来,然后给人家一拳。


直到我们发现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说 ,“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很棒的人,这样的方式也会让他进入监狱。




如果你的孩子欺凌别人,该如何引导?


第一,你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欺凌,我们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已经构成欺凌,欺凌是对别人造成了伤害,这样的行为绝对不允许发生。


第二,要检视自己,以身作则。欺凌者的产生通常跟家庭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要看一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会以暴制暴,自己会不会降低孩子自尊心,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肯定等等,包括自己是不是经常会凸显自己的优势,歧视别人等。这对于解释自以身作则对帮助欺凌者来说是很有用的。


第三,要找出孩子的问题,要看一下他到底因为什么而发生欺凌,这又涉及到提高自尊。欺凌他人的孩子其实自己可能也是自卑的,内心是软弱的,甚至是没有自信心的,提高他的自尊,经常给他鼓励、欣赏、赞扬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培养同理心。这是需要花一定时间的,比如说我们要跟孩子一起看看电影,讲一讲故事,让他看电影和故事中的一些角色在发生这样情况的时候他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如果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让孩子多一些情感上的表达,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他的同理心就这样慢慢培养出来。


第五,教会孩子接受差异。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在个体上都是有差别的,有差异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孩子们其实是害怕自己跟别人不同的,害怕因为自己不同而被歧视、被排斥,所以总是寻求那种共同性,然后他们就会去排斥、排挤那些跟自己不同的人。


第六,教会孩子正确的社交能力和方法。


第七,找到正面宣泄的方法。比如说可以通过运动,可以让他学会用一些非暴力的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也可以通过画画,通过音乐,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帮孩子找到一些方法,因为每个孩子的方法都不一样。


第八,要与学校合作。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校园欺凌是一件零容忍的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很多成人认为这就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是的,我们的孩子不需要经历这样的事情让他变得更自信、更强大。有很多可以让孩子提高他们的抗挫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变得内心更强大的事情,而校园欺凌会造成很多的危害和伤害,这是不允许发生的。


所以我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渠道来面对校园欺凌,让更多孩子知道校园欺凌这样的事情是不好的,是不允许的,自己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来面对校园欺凌,从而去预防校园欺凌,不让校园欺凌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问答环节


问:我最想了解孩子们如何区分学校老师说的哪些话属于语言暴力,哪些属于反向激励:


答:其实我们经常会让孩子把老师们说过的,他们不太喜欢的话写下来,然后让老师看到。比如说老师会讲你怎么这么笨呐,或是类似于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蠢呀,你看看你怎么总是这样啊,其实这些都已经属于语言暴力,因为这样的话其实在家里也会经常说。


至于反向激励,因为通常孩子不会去理解老师,甚至家长的反向激励,他就认为他听到了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反向激励这个概念的。他听到的词里面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就是他接收到的内容。


问:如果班级里有很爱欺负别人的孩子,老师拿他没有办法,孩子家长也不拿他当做一回事,这样的情况,同班同学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答:对于老师来说,其实可以直接一点。要告诉他,你的行为让对方感觉到不开心,如果这样下去对方是不会和你做朋友的。如果你想要和他成为朋友,你要怎么怎么做。老师也要鼓励被欺负的孩子,在之后受到欺负的时候勇敢说出来,你这么做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不建议老师去训斥、批评和惩罚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贬低了,他同样会心情不好,想要去报复。比如老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如果你下次再欺负别人,你就没有小红花了。因为对孩子来说,如果他做一件好事能够获得荣誉,他是愿意去争取的。但是因为他做了不好的事,他就被剥夺了获得荣誉的权利,这个时候他就会长记性。


如果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负,作为家长你可以和老师去沟通,但不是告状和质询的方式。你可以和班主任说,我的孩子昨天被班里的小B打了,还受到了威胁,我知道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我安抚他之后,他感觉好一些了,但是他还是害怕看到小B,希望老师能了解一下小B的情况,也帮助他来改变。


问:班级同学很爱欺负人,同时他也很会撒谎,所以欺负人的事情都说是别人的原因,并且家长也袒护,怎么办?


答:其实孩子说谎,就是因为他害怕承担责任,他害怕别人说都是他的错,其实我们看到那个背后就是他的胆小,他的懦弱和他的自卑。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承认错误,去创造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氛围。要让班级里的孩子们都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把错误当做一件需要藏着掖着的事情。



-The End-


小多推荐


《少年时》

让孩子和全球顶尖大脑讨论一流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园欺凌屡见不鲜,父母真想保护好孩子,要教会他们这3招
《少年的你》:比校园欺凌更残酷的,是人们对恶行的无动于衷
“妈,我被人打了!” “给我打回去”|家长的做法对被欺凌的孩子来说很重要
孩子在学校经常被欺负,是老师的不负责任,还是家长的疏忽?
杜绝校园欺凌
【288】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