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扬讲堂:理疗的秘诀——整体疏通,边界扩张(三)


赵扬讲堂:理疗的秘诀——整体疏通,边界扩张(三)

(整理自赵扬老师的一堂语音课程,将分作4篇进行连载)


前言:前2篇文章中(链接:赵扬讲堂:理疗的秘诀——整体疏通,边界扩张(一)赵扬讲堂:理疗的秘诀——整体疏通,边界扩张(二)),我们简单论述了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气、血,认识到不同于西方解剖的整体的、辩证的健康视角。


那么本文将继续延续《黄帝内经》,为大家阐述其两种意象思维:取象比类和运数比类,以此打开当下局部(腰椎、肩颈、膝关节等)理疗的新视角。



正文


一、【导读:《皇帝内经》——采用“形而上的意象思维”】

 

《黄帝内经》的理论根源,又或者说中国人养生的法门,到底有什么依据呢?

 

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解剖,也不会举铁,也不会单独的调动肌肉,中国的黄帝内经实际采用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象思维。

 

这个意象思维是中国文化一直在用的东西,它和西方的一些局部的、可见的、实在的一些东西完全不同。

 

但是你说到底哪种对呢?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西方的解剖肌肉固然是好的,但是你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意象的思维和意象的方式。

 

我们生长在天地之间,就要遵循着天地应有的规律。就好像每天的太阳升起落下,一年四季的轮换,虽然你从来没有在意过它,但是这样一个规律是一直都在的。

 

如果我们从来都是昼伏夜出,夜里不睡觉,那么肯定人的身体不会好的,我就算是举200公斤的铁,我就算局部某些肌肉再强壮,我依然气血不足,我还是身体虚弱。

 

所以在新乐堂的课程中,一直都非常注重这一块,也就是意象思维,而相对不是特别的注重或者说不是百分之百以可见的解剖为主

 


二、【导读:两种意象思维——“取象比类”和“运数比类”】

 

《内经》意象思维有两种方式:

 

一是取象比类《素问 · 示从容论》援物比类”“别异比类”即是。

 

《周易 · 系辞》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以天地日月为法象,四时有序递迁为天地变化通泰的昭示,作为比类的法则范示。

 

《内经》据此确立宇宙大天地-人体小天地的比类模式,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生命功能结构模型。

 

同时,还运用取象比类方法表述抽象的医学概念,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借其特征,使人领悟所要表达的含义。

 

《内经》用以说明抽象概念的具体事物极为广泛,涉及天象、地象、气候象、生物象、颜色象、社会象、生活经验象等。

 

如以日喻阳气,月廓盈亏喻血气消长,以天地藏泻喻脏腑功能特点,即借用天地之象;以物色晦明隐露喻气色善恶,即借用颜色之象;以官职制度喻脏腑分工合作与主次关系,即借用社会之象;以物态动变喻脉象,即借用生活之象


举例:

我看到有的学生提问:有的会员上课就是想改变肩颈,就想在局部做一些结构的调整。

 

我很了解这个情况,也接触过这样需求的学员,但是我们知道,学员他只是感受到了现在最不舒服的地方,他并不专业,不然他怎么找你来上私教呢。而我们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我们不单单体现在可以满足他思维层次上的需求,我们还在一个更高的思维引导的层面上,所以我们是他的老师。

 

他的问题是一个实的问题,也就是最终这个紧、淤、阴、寒、滞体现在了肩颈上,对不对?而阴、寒、滞它的反义词是阳、热、行动、流通,就好像如果脖子肩颈温热了,他就会感觉很松快、很舒服。这是每个人都认同的观念,大家在这一点上不必忧心。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当我们拿出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是认同的,而且每个人都深知中国的阴阳学说,我们的取象比类的方法高于现在所谓的解剖,因为解剖和现在某一些肌肉的收紧,其实就是一种滞

 

如果我们把这个小小的辩证关系和他讲通了,他就明白我的肩颈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松,放松肩颈,放松我的腰。

 

怎么松?我只是收紧和它相应的拮抗肌是不行,因为刚才说了气和血都是流通的状态,如果我训练它的收缩态,又怎么能符合气血的运动呢?而气血直接导致了你的机体是健康的还是坏死停滞的,所以大家其实是缺失了一点点的逻辑关系,如果把这个补上,相信所有的私教会员都会认同。

 

这是我在这些年教学经历,和我的团队教学经历中基本遇见的客户都认可的事情。

 

二是运数比类,借天地、河洛、干支之数表征和推演自然界事物变化规律,认识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联系

 

《素问 · 上古天真论》中的人体发育与生殖基数女七男八,即阴阳进退之数《素问 · 金匮真言论》中的五脏四时应数,即河图生成之数《素问》运气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数


取象比类与运数比类是意象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两种模式,《素问 · 金匮真言论》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对众多的自然之象、人体之象统一于五行框架之中,阐发了天地人和谐的整体观。

 


三、【导读:中医思维讲究“辩证”——从辩证的角度看“收紧肌肉”与“周身发力”】

 

在中医思维中,是非常讲究辩证的。什么是思维的辩证呢?它是反映客观事物固有的一种思维。

 

大家现在喜欢做一些评估、测试,但是据我所知,很多测试可能就是让你站在一个米字格上,看看你的肩的高低,想做私教的,就是看看你肌肉伸展收缩等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这个并不能真正的用来评估,因为它缺乏整体的辩证。辩证又是人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基本的思维形式,无论在中国或西方的哲学思维里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重要的一个核心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中,就有非常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比如中国的易学,它很讲究辩证、讲究阴阳。

 

我们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推断这个人身体健康与否,其实都用的是辩证的思维

 

比如有的人在做前弯的时候,膝盖伸不直、后背拱的厉害,这就说明他的身体后侧是紧的,也许很多人会说她前侧过松,但是从中国人辩证又统一的观点,其实是一紧俱紧。

 

因此当这个人主诉说,我这里紧、那里也紧、这里疼、那里也疼,你就应该明白,辩证来看,他的身体整体来说是都紧的、凝滞的、不通畅的,这个就是最浅显的一个运用

 

很多理疗都非常侧重于脊柱的练习,提倡脊柱的健康,但是脊柱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而已,它固然很重要,可是没有双腿的支持怎么会有脊柱呢?就好像如果在一个简单的坐立前弯中,只想让脊柱伸直,那我的观念就错了,我应该找的是身体整个延伸的状态。

 

很多人说我就是弓背,造成了肩颈长期的过度松弛,我要收缩背部,但是背部区域本身就在一种滞的、紧的状态中,再去做收紧态,是不是就更紧了?

 

如果我整天在这里收紧、那里收紧,从中医讲,我的身体整体趋向于更多的阴和寒,气血就会更多的亏空。因此在现在各种肌肉收紧的各种的观念中,各种收紧肌肉的训练让很多女性都出现了经期的问题,我想这是在中医思维中不会出现的一个错误。

 

怎么办?我们应该转其道而行之,紧的反义词是松,我们应该让肌肉松、通、流。

 

有些瑜伽、健身引导词,会说,“收紧这块肌肉,收紧腹部,收紧核心”,但当你有了这些引导词,它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旨意,从外在的形而上的虚对身体行为的指导,当我们听从引导词来收紧身体部位的时候,我们的气一定也变成了阴、缩、寒、滞、停止的状态,那相应的血也停住了。

 

因而,我们应该强调身体周身的发力,这种周身就是给予整体的认识


新乐堂教育北京总部 · 赵扬老师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学中,意象思维方式如何?
23种思维方式,让我受益非浅哦!!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
“取象比类”面面观
《易经》让你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你对中医常说的象思维,究竟了解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