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证监会眼睛是雪亮的!员工五险一金设计巧妙,业务不靠谱,直接否决

优叔说

穿越资本迷雾,让投资回归常识

有时候,PE机构在做尽调的时候,标的公司在吸引融资时,难免会给自己做一些包装,把自身问题藏深一些。


而如何从纸面的资料,来判定企业质量,这是所有机构和投资者需要思考并不断精进的能力。


本案,可给广大投资人极大参考,主角世纪恒通,主营移动增值业务,9月13日闯关创业板。


2014-2016年,它营收2.05、2.52、5.24亿,净利润2576.73、2019.6、3527.21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854.64、3683.98、3253.44万元。


除了体量小,还能找出诸多不合理:


1)营收和员工人数产生背离;


2)综合毛利率大幅下滑,细分业务存疑;


3)违背商业逻辑,大力发展极低毛利产品。


它的业务问题和财务异常,都被监管层一一揪出,哪怕背靠中国移动、净利稳定增长,也不好使。


“反常之处必有妖”


优塾原创,转载请后台回复“白名单”


— 1 —

职工状况诡异

人员下降存疑


世纪恒通,主营移动增值业务,背靠中国移动,以短信、彩信、彩铃等形式给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手机报、音乐等服务。


2014-2016,它营收2.05、2.52、5.24亿;扣非后净利润为2196.22万元、1670.91万元、3416.02万元。


体量小的公司,尤其是扣非净利润三千万以下的公司,上会时通常都不太好受。


世纪恒通想在职工问题上抖个小机灵,但还是被监管层揪了出来:


                                     请输入标题     bcd


发行人招股说明书披露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1-6月,扣非后净利润为2196.22万元、1670.91万元、3416.02万元和2016.54万元。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数分别为2,753人、1,860人、1,553人与1,228人,人数逐年减少。发行人解释业务推广重心由自有呼叫逐步向外协外包方式转移。但从发行人提供的外呼公司的成本与发行人自行外呼成本的比较看,自行呼叫的单次成本明显低于外呼的成本。报告期,发行人流动到外包公司的员工总数为1,153人。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报告期员工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2)在外包呼叫的单次推广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发行人选择大幅增加第三方推广的比例的原因及合理性;(3)主要外包公司的情况,外包公司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其推广业务是否符合《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4)发行人报告期需补缴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金额(测算值)占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8.14%、33.01%、7.85%、2.27%,未交纳五险一金占比较高,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核查意见。

请输入标题     bcd                                          


几个问题:


1)你这员工人数和五险一金都有问题啊。


2)整个申报期的营收在大幅上升,怎么员工越来越少?还少交了那么多五险一金?


3)你把业务外包出去,然后你少掉的员工都去外包公司,可外包的费用又比较高,这么做合理吗?


4)你这外包的公司资质合规吗?


这些问题看起来有些散,我们来细细探寻一下内里的逻辑。


2014-2016年,它的营收为2.05、2.52、5.24亿,同期员工人数为2753、1860、1553人。


这里有些诡异,世纪恒通从事移动增值业务,在报告期内也没什么技术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营收增长,但员工人数却不断下降,显然是不合理的。


针对这个问题,世纪恒通给出了解释:


员工人数大幅下滑是因为它采用了外协外包方式。它找了外包公司来协助完成业务。但它有1153名员工,流入了这家外协公司。


这就有意思了,实质上还是这么些人在干这么些事,但名义上他们不属于世纪恒通的员工。


这样的行为有点耍小聪明的嫌疑,但这个外包公司正规吗?是否符合《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明明自己做更便宜,为啥非要找外包?这些问题它没有解释。


此外,咱们再看2014-2016年,世纪恒通需要补缴大量五险一金,分别为1109.04、778.45、329.2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8.14%、33.01%、7.85%。


随着员工的不断流出,它需要补缴的五险一金也越来越少,这其中是否有联系,耐人寻味。


— 2 —

盈利能力不靠谱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


业绩不咋好看,那过会的关键就在盈利能力了。


但看看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毛利率。2014-2016年,它的综合毛利率为51.16%、40.10%、28.56%,下滑得相当厉害,那这里得深扒一下:


                                     请输入标题     bcd


报告期内,电子优惠券业务和车友助理两项业务的毛利贡献率分别为60.45%、60.98%、72.10%和66.16%,且为此次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1)请发行人代表说明电子优惠券产品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毛利保持稳定的合理性。(2)报告期内车友助理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根据发行人说明,随着产品积累的用户数增加,该产品的毛利率会随之增长,然而其用户数在2016年度产生爆发式增长后并未出现毛利率的增长,并且全网的车友助理的分成比例下降,比例由40%下降至35%。请发行人代表说明,在其他合作条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全网的车友助理分成比例下降的原因,后续是否存在分成比例进一步下降的风险;车友助理产品的毛利率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3)请发行人代表说明电子优惠券和车友助理业务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核查意见。

请输入标题     bcd                                          


1)你的业务波动很怪啊,盈利能力有疑点!


2)电子优惠券,这个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毛利反而越来越高了,到2017年上半年更是高达85.99%,这合理吗?


3)车友助理业务增长,但产品毛利率却大幅下滑,这合理吗?


4)你说车友助理业务只要用户增长,毛利就会随之增长,可2016年,你的用户爆发式增长后,毛利率还是在下降啊,这业务到底靠谱不?


它的主营业务可分为七类产品,其中电子优惠券、积分兑换、车友助理这三兄弟到2016年时占比超过70%。


但电子优惠券和车友助理这两类产品的毛利率走势有点诡异。


先看电子优惠券业务,2014-2016年以及2017上半年,销售占比为34.92%、24.34%、9.32%、8.55%;毛利率为49.77%、61.27%、71.28%、85.99%。



销售占比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毛利率升的极快,从不到五成到超过85%,这有点诡异吧?


关于这点,世纪恒通解释因为自己减少了推广费,成本大降所以毛利高。


这个解释虽然说得过去,但不足以完全打消疑惑,会不会哪天它心情不好把业务推广费又加回去了?


再看车友助理这个业务,就有些打脸了。


申报期内,车友助理业务的销售占比越来越高,但毛利率却一直在下滑。



对此它也做了解释,因该业务前期推广费高,等到用户多了,毛利率就上来了。


但打脸的是,2016年,该业务的用户暴涨四倍多,可毛利率还是下滑了13.43个百分点。



这就有点尴尬了,这业务的毛利率到底能不能行?


最主要的三个产品里,两个的毛利率就存在疑点,再结合下滑严重的综合毛利率,这盈利能力,怎能不叫人担心。


— 3 —

业务不靠谱

支柱产品毛利率极低


前面咱们说了它的主营业务分7小类产品,其中排前三的三兄弟里,两个有问题,剩下的那个也好不到哪儿去,问题最大的就是它:


                                     请输入标题     bcd


积分兑换业务为公司2015年引入的新业务,该业务的毛利率较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积分兑换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79%、1.21%与1.04%,产生营业收入分别为2,215.79万元、18,289.43万元及9,824.18万元。请发行人说明:(1)积分兑换业务毛利率极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该业务的目的。(2)说明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中主要经营一种业务,以及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情形的相关规定。

请输入标题     bcd                                          


1)你的产品有点不靠谱啊,你要报IPO,怎么还有一项产品毛利率低到1%?


2)更怪的是,不仅毛利极低,你还要大力发展这个产品,你是怎么想的?


3)政策早已规定,企业业务需要清晰、单一,可看完你的产品业务,有点乱啊!


该产品从2015年出现,增势很猛。2015、2016、2017上半年,分别占营收的8.78%、35.26%、38.58%,已是七类产品中占比最高的那个。


(超过三成的销售产品毛利只有1%,这说给哪个投资人听,都是头皮发麻。)


这种毛利极低的产品,按正常的商业逻辑来看,应该被逐渐淘汰,它倒好,不仅不取缔,还要大力发展,这么搞下去,综合毛利率不低才怪。


这种看似“脑子被枪打了”的业务安排,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也没说明白。


看完这么些个产品,着实有点晕了,《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中,要求企业主营一种业务,且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它分的这七小类产品,业务之间差别挺大,各项业务波动也挺大,这样的情况到底符不符合规定,它没有解释清楚。


综上,这一堆问题没有解决,它哪怕抱着中国移动的大腿,上会还是被监管层怼的很惨,2017年9月13日,世纪恒通被否,IPO惨败。


— 4 —

尾声

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

最经典的财务魔术


你必须见过最丑恶的,才能筛选出最美好的。案例已经看完,但更深入的研究还在继续。


我们认为,公司研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行业研判能力,是每一个金融人都必须终生研究的技艺,没有之一。无论你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这几大技能,都必须掌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


我们站在投资机构角度,像医生一样,解剖IPO、并购的每一个细节,将所有要点系统梳理,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我们是一群研究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公司分析。


这三套攻略,浓缩了我们的研究精华,是优塾用户人手必备的指南,推荐给你阅读。每日精进,必有收获:


1)《财务魔术》会员服务:金融人必备生存技能 


2)《IPO避雷指南》会员服务:PE、VC、投行、IPO企业必读


3)《并购之美》会员服务:资本市场从业人士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铁+IDC”的最忠实实践者,宝信软件既能“挣钱”也会“省钱”
2017年,ICT行业回归商业本质(上)
抄书打卡|020要敢于给员工开高工资
IPO审核主要雷区
德勤报告:认知代理的崛起
48岁老员工转岗扫厕所,老板怒怼“这是照顾你”,真相太现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