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是如何建起湘军的

清军在入关后,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世袭兵制,又招抚明朝降军和地方豪绅,逐步形成了兵、勇、丁三级体制。“兵”(八旗兵、绿营兵)是由朝廷饷银供养的国家军队,且父老子继;“勇”是战时由官府招募从军,但不被国家承认军籍且只有临时薪饷;“丁”是不吃国家财政而靠地方豪绅供养的团练一类。按旧制,在战时“勇”要辅助“兵”,但实际上,八旗、绿营在清朝中期时就已经腐朽不堪,在打白莲教和鸦片战争时就以募勇打先锋,相当于让临时工在一线出苦力。

在长期忽视工商业的作用下,清朝时期社会较为贫困,“康乾盛世”时政府年收入也不过4000万两白银,只相当于北宋王朝最高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维持25万八旗和65万绿营的固定兵额都很吃力。朝廷因此不肯养“勇”,一旦战事结束就将其遣散。然而,这些吃过皇粮且已习得武艺的人却不愿再回农田干苦活,许多人聚众为匪。官府往往又要花钱“招安”其中一部为勇来打另一部,就此形成恶性循环。

1851年,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聚集1万人造反,两年后就攻下南京。八旗、绿营兵屡战屡溃,各省临时募勇和乡间聚丁也仅能守住本地。此时正在湖南家乡服丧的清朝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曾国藩接咸丰皇帝指令协助朝廷办团练,他认为原有之兵积弊太重,就算是孙武再世、诸葛复生也难以整顿,必须从团练选“丁”并上升为“勇”,进而取代“兵”而建新军。清廷病急乱投医,不顾汉人在家乡建军的大忌,允许曾国藩自己筹饷募勇组织武装。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办法,被概括为“以儒生领山农”。其所用军官多属曾国藩自己的学生、乡亲和亲戚中坚持封建“义理”的知识分子,招募的勇卒多系“深山寒谷贫苦之民”,标准是“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简言之,就是在农民中挑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作为士兵。每营官兵都是同县同乡,只听命于营官,而各营又都只听命于曾国藩,从而形成了一支以人身依附为纽带的私人军队。

在组建湘军时,曾国藩首先面临的难题是,要向勇卒发高于绿营兵一倍的饷银,还要买洋炮和制械。曾国藩以保卫家乡的名义向乡绅摊派,但所得不多。于是,曾国藩向咸丰帝求了几千张清朝最高学历“监生”的文凭和虚衔官职的空白任命状,然后明码标价出售。南方几省的士绅出钱就能买到真文凭和空头官职。靠这种出售功名、卖官鬻爵的办法,曾国藩在1854年建成了一支人数达1.7万并装备有几百门洋炮的湘军。这支组织严密的军阀部队一经出师,就连连击败太平军,沿长江从武昌、九江、安庆直攻到南京,至1864年其兵力已发展至12万人。

湘军虽然很快就成为讨伐太平天国的主力,但军费却成为曾国藩最焦虑之事。在入不敷出的清廷拨不出钱时,湘军的主要财源是靠武力在各地设卡,向过往商旅乃至行人所携物品征收“厘金”以充军饷,其他各派军阀也照此办理。此举虽然勉强保障了军需,却形成了近代中国阻碍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恶税。

曾国藩在湘军攻下南京后,曾为避免清廷猜忌,同朝廷商谈按过去对待“勇”的惯例来发放遣散费,让手下官兵回乡。然而,朝廷已无可用之兵,淮军和其他一些省的私人所建军队被保留下来作为国家军队,自此,中国进入了近代军阀蜂起和割据的时代。回乡湘勇出于怨愤,纷纷参加哥老会,这支会党队伍后来又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推翻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曾国藩为挽救朝廷所作的努力最后却埋下了将其颠覆的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历史:史海钩沉】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跪!曾国藩到底有多牛,竟在满清皇帝无情的打压下干了这些大事?
清朝岌岌可危时,曾国藩为何不登基称帝?
清朝任命了200多名团练大臣,为何只有曾国藩取得成功?
清太战争中清廷最惧怕的不是太平军,而是另一支汉人武装
吞金与无用: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技术代差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