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救母亲,他只好杀了他的父亲

拓跋珪是三十九岁那年被谋杀的。

凶手是他的儿子拓跋绍,十六岁。

此案的直接原因,是拓跋绍的生母受到威胁。为了救母亲,拓跋绍只好杀了父亲。

这当然未尝没有可能。

事实上拓跋珪死前已经精神失常,许多人仅仅因为一言不合甚至呼吸不畅,便被疑神疑鬼的他亲手杀死在天安殿。因此即便拓跋绍不去行刺,恐怕也会有别人动手。


那么,拓跋珪何以如此?


史家的说法是嗑药,也就是吃了五石散,但更大的可能是心理负担过重。他发病时数日不食,彻夜不眠,对着空中自言自语讨论建国以来的成败得失,就是证明。

看来,做一个开国之君也不容易。 

拓跋珪就更不容易。


因为他的族群不但是戎狄,就连在鲜卑人中也是最落后的。


保守势力顽固坚持陈规陋习,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汉族士大夫则离心离德,以至于请他们出来做官还得动粗。比如一位名叫崔宏的高级士族,就是在逃跑后被抓回来强行戴上官帽的。


这实在让他崩溃。

拓跋珪的悲剧既是民族性的也是历史性的,因此注定还要重演,以后也还有皇帝不断被杀。


实际上北魏皇帝十四个,

倒有九个死于非命。


他们有的是儿子杀的,有的是太后杀的,有的是宦官杀的,有的是权臣杀的。

其中,就包括第三任皇帝世祖拓跋焘

不过,人们更习惯于叫他太武帝。 



武帝拓跋焘是太祖拓跋珪的长孙,太宗拓跋嗣的长子。他十六岁登基,在位三十年,享年四十五岁。




后两项纪录在北魏都是最高的,既空前,也绝后。

何况还有业绩。

继位后九年,拓跋焘便在胡夏灭亡西秦之后又灭胡夏(431),继而一鼓作气灭北燕(436),亡北凉 (439),破柔然(449),伐刘宋(450)。至此,北魏真正成为北朝,十六国结束,南北朝开始。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但,此人也一身是谜。 最大的疑团是他的死。

我们只知道,拓跋焘是在北魏正平二年(452)二月初九被害的,凶手是宦官宗爱,具体细节却一概不知。

更可疑的是,这个逆贼不但事后当了宰相,还在八个月后又杀了自己新立的皇帝。直到这时,新的政变集团才把他送上断头台。

这就奇怪!


?


 北魏不是东汉,也不是后来的晚唐,

宦官哪来这么大的权势?



事实上宗爱能够得逞,就因为当时执政的朝臣没把他放在眼里。

拓跋焘死后,这伙人原本是要立另一个人做皇帝的,却被宗爱骗入宫中杀掉。就连他们藏在秘室中的那位储君,也被宦官搜出来处死。

由此可见,朝臣们原本大权在握,实际上决定秘不发丧另立新君的也是他们。


?



血案发生后他们为什么不立即抓捕凶手,

反倒进宫与宗爱相见?



就算鲜卑不像汉人那样视弑君为滔天大罪,也不至于对太武帝之死无动于衷,让那个杀人犯逍遥法外吧?

凡此种种,岂不可疑?

然而官史却讳莫如深。吞吞吐吐,当然是有太多的不可告人。

实际上此案的背景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追溯到另外两个人的死亡。这两个人,就是皇太子拓跋晃司徒崔浩

拓跋晃是在太武帝被害前八个月神秘去世的,死因据说是得了抑郁症。

官方史书称,当时太武帝听信宦官宗爱的谗言,震怒之下诛杀了太子身边的诸多属官。拓跋晃惊恐万状,竟在惶惶不安和有苦难言之中忧愤而死。

太武帝则很快就发现拓跋晃受了委屈,追悔莫及的他开始怀念儿子。现在轮到宗爱心惊胆战了。为了保命,这个小人便铤而走险谋杀了皇帝。

这就是所谓正史的说法。

可惜这并不能自圆其说。

以拓跋焘之英武果敢,如果发现太子是被宗爱诬陷,岂能让这家伙活到变成凶手那天?因此南朝方面对北魏公布的说法表示存疑,民间的小道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吵得沸沸扬扬。

怀疑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太子死前半年,拓跋焘正在南征。志在必得的他势如破竹,军进瓜步(在今江苏六合),饮马长江,还在那里建起了行宫。然而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拓跋焘却突然撤军。这就让严阵以待的刘宋大惑不解, 并认为拓跋焘一定是后院失火。

于是南方传言


魏太子拓跋晃谋反。


谋反的说法细节丰富言之凿凿。

据说,当时拓跋焘得到情报,留守平城的太子图谋不轨。因此,他便在大宴群臣后立即撤兵,并在回国途中派人送信到平城,谎称皇帝已经驾 崩。太子不知是计,匆匆赶来迎丧,结果在空空如也的灵柩前被捕,并被关进铁笼秘密处决。

这个说法由于缺乏证据而不被《资治通鉴》采信,事实上它也疑点甚多。

我们知道,皇太子拓跋晃到鲁口(今河北 饶阳)迎驾是在二月二十日,官方宣布的死亡时间则是六月五日。


?

            当中这么长的时间都干什么去了?

       皇太子三四个月不露面,难道竟然无人置疑?



拓跋焘的态度也很怪异。

如果太子谋反属实,他就应该庆幸,宗爱也不必紧张。

就算谋反是冤案,也没有宗爱什么事,除非假情报是他发出的。但同样,他也早就该因为欺君之罪而被怒不可遏的太武帝碎尸万段。

然而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北魏宫廷只是匆忙埋葬了那位死得不明不白的太子,后来还追认他为皇帝。太武帝拓跋焘则既没有追究谎报军情的责任,也没有追查可能存在的谋反集团,只是想起儿子就泪流满面。


?

        

         这哪里像是发生了谋反案? 



看来事实可能是


皇帝和太子之间没有个人恩怨,

也没有权力斗争,却存在政见分歧。


这种分歧决定着帝国未来的走向,当然不能含糊。太武帝在东宫大开杀戒,就是为了剪除太子羽翼。区区宗爱,其实不足为道。 


?

         

        那么,他们的分歧又在哪里?



宗教是南北朝的大问题,牵涉到文化,也牵涉到政治,只能从长计议(详见本书第四章)。至于此刻的分歧,简单地说就是


皇太子崇佛,太武帝灭佛。


但这与信仰无关。实际上太子拓跋晃他们信佛,很大程度上在于释迦牟尼也是“胡人”,因此对佛教天然地抱有亲切感。

太武帝拓跋焘却并不认为自己是胡人。相反,他要做的是


 “中华皇帝”


或者说,是道教鼓吹的救世主“太平真君”。

因此,他不能接受佛教,只能尊崇道教,因为道教才是中华本土的。拓跋焘甚至用“太平真君”四个字做了自己的年号,而且正是在他统一北方之后的第二年。

拓跋焘之心昭然若揭。

然而奇怪的是,崇佛的拓跋太子受到打击,反佛的汉人崔浩也不得好死。

崔浩是北魏的三朝元老,辅佐过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三代皇帝,拓跋氏的江山差不多有半个是他帮着打下来的。

可惜他的结局却是满门抄斩,还连累三个姻亲一并灭族,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本文选自《易中天中华史之南朝,北朝》



《易中天中华史》——中国高端历史读物第一品牌,中华史品类全网销量第一,已有6254712位知识型读者拥有。


  ★ 科学态度   ★ 全球视野  ★ 逻辑严谨  

 ★ 包罗万象  ★ 手绘插图   ★ 现场直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爱是谁?北魏宦官宗爱为何杀死两任皇帝?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4)
十六国胡夏之第二位皇帝 郝连昌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
作为历史上皇帝最短命的王朝,北魏的皇帝们都活了多大
(3)北魏的皇帝多数不得善终!
被权臣控制之后,还能翻盘?历史上这十三位皇帝怎么做到的(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