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工技术】复盘!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到底有多难?“七重难” “七只虎”!

正文

庚子冬春跨年

疫情笼罩荆楚大地,波及全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中建集团不畏艰难,奋勇逆行

举全集团之力

首战火神山,即战雷神山

迅速建成“两山”医院交付使用

2月13日

火神山医院首批

7名治愈患者出院

2月18日

雷神山医院首位治愈患者

83岁的袁奶奶出院

一个个好消息的传来

是对建设者们最暖心的表彰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

在建设物资和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

跨越火神山建设“七重难”

降伏雷神山建设“七只虎”

跨越火神山建设“七重难”

01

第一难:先期条件严苛

全面施工前

施工现场地面东西高差最大近10米

既有建筑物需要拆除

还有大量清淤工作和鱼塘回填任务

整个项目临水而建

周边只有一条主干道路通往工地

物资交通进出压力巨大

燃气、高压迁改、协调工作量大

短时间内如何高效平整施工现场?

我们不怕难

1月24日上午,指挥中枢正式形成

成立武汉市抗肺炎

应急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紧急集结挖机95台、推土机33台

压路机5台、自卸车160台

160名管理人员、240名工人入场

并组建起2000人的后备梯队

除夕夜现场机器轰鸣、大干快上

一座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

02

第二难:人员分散各地

时值春节假期

许多农民工都已返乡过年

短时间内如何调集这么多工人?

我们不怕难

第一招

1月23日进场当晚

火线调集

5个在施项目中的1400多名工人

展开场地平整施工

第二招

广发“英雄帖”

通过劳务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

03

第三难:物资需求巨大

春节期间临时备货

型号也会出现参差不齐

短时间内如何满足

现场物资需巨大需求?

(箱式板房需求量达1650间

各类门达1500樘

混凝土需求达1.4万方

HDPE膜需求量达7万平方米)

我们不怕难

第一招

紧急抽调具有丰富医疗建筑经验

的技术骨干

直接派到武汉市消防审验中心

市疾控中心及各参建单位

全程协同设计院共同设计图纸

第二招

第一时间

将能采购到的物资设备反馈到设计方

有的放矢地根据现有材料设备出图

施工现场

对集装箱进行“精准定位”的深化设计

将不同厂家的材料科学有效拼装到一起

04

第四难:组织协调难

武汉市政等多家单位参与

上百家各类专业分包

短时间内如何高效联动

发挥1+1>2的效果?

我们不怕难

迅速搭建组织体系

成立多维度指挥作战系统

(武汉城建局、中建集团、参建分包单位)

管理人员从160人到千人

劳务工人从240人到万人

大型机械设备、车辆

从300台到逾千台

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

24小时不间断施工

各参建单位无缝对接

市政配套单位全天候服务

仅用时一天就改迁完成高压线、燃气管道

05

第五难:安全防疫难

近千名管理人员

万名工人连轴转不停歇

战“疫”的同时,自身的防疫如何保障?

我们不怕难

做好现场疫情防控

是施工前提、是重中之重

第一招

组建安全防疫管理团队

分成两个安全小组

与现场施工同步“两班倒”

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管

第二招

建立 “5+3+8”模式开展防疫工作

“5”办公区、工人生活区

设置5处固定红外线测温仪

“3”施工现场设置3处流动测温点

“8”8位管理人员随身携带

测温仪现场巡查测温

确保所有作业人员

每天监测体温不少于4次

火神山工程开工至今

施工现场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未发生一起疫情感染状况

06

第六难:分区防疫难

火神山医院集中收治患者

控制疫情扩散

而在院内,如何从设计上分区防疫

保护医护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我们不怕难

医院以“洁污分流、医患分流、

人物分流”为原则

采用严格的“三区两通道”设计

医护人员按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

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

每进入一级区域

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

在隔离病区病房内

设有一个由两层玻璃和

紫外线系统构成的传递舱

病人的餐食和药品都会

从这个传递舱传递进来

通过传递舱内的

紫外线系统消毒,避免感染

每个病房安置有两个床位

房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

多重保护下

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07

第七难:污染治理难

项目现场临近知音湖边

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

如何保证施工的同时

避免污染环境,并达到环保标准?

我们不怕难

“两布一膜”解决施工污染难题

医院铺设了5万平米的高性能防渗膜

让污水和废弃物无法渗透

医院的管网实施全封闭运行

搭设雨水、污水处理系统

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

达标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网

确保不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周围的湖泊

每间病房均单独设置不循环

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负压系统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洁净

排出气体经消毒后才会排入空气中

在1号病房楼南侧设垃圾焚烧炉

固体废物集中焚毁

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

降伏雷神山建设“七只虎”

01

“第一虎”:深化设计

雷神山医院

由隔离病房区、医护生活区

配套用房等组成

项目现场深化设计如何降伏“第一虎”?

中建集团牵头联系

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相关医院

建设专家施工前主动出击

6天时间里

开展10余次线上、线下碰头会

持续跟踪深化设计

针对面积变化,增加建设内容

及时进行深化图纸熟悉

和相关施工计划部署

提前安排工序穿插

同时,项目指挥部

组织近20名各专业人员进驻设计单位

与设计人员挑灯夜战、共同设计

截至2月3日

共协同设计出图15张

绘制节点大样图32个

02

“第二虎”:材料招采

春节期间,疫情肆虐,武汉封城

现有的人机物料都在援助火神山医院

雷神山医院项目如何降伏“第二虎”

以最快速度招采到所需物资?

项目指挥部第一时间成立物资组

联合各参建单位一起

全面开启物资招采工作

牵头召开数次物资采购专题会

对于最困难的隔离病区箱式板房

项目指挥部联系

外区子企业进行采购

基本上解决了超过80%的货源

CT室的防污染铅板

铅玻璃需要专门定制

定制周期至少需要15天

项目多渠道寻找存货

在招采过程中

项目指挥部特事特办

全力满足项目履约要求

暂时简化了

招采流程、结算程序和付款流程

提高招采效率

03

“第三虎”:组织协调

项目数十家单位参建

施工现场数十道大施工工序

数十个专业交叉作业

高峰期总人数达万余人

中建集团如何高效

管理现场降伏“第三虎”?

做好项目“大管家”

统筹制定作战“路线图”

每天2次现场协调会

为所有参建单位提供好服务

做好施工安排

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表”

精细化规划每一步施工计划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实时纠偏

使来自不同单位的建设队伍

都能听从统一指挥

密切配合、一鼓作气

实现了高峰期逾万名建设者

同时在场有序施工

04

“第四虎”:机电安装

项目建设全面采用工业化建造技术

其中机电安装和设备调试最为复杂

涉及到给排水及消防、供配电

照明与监控、通风空调

通信弱电、医用气体等

近10项专业内容

同时施工体量大、交付标准高

如何降伏“第四虎”?

一体化施工

精细化管理理念

最大限度提升效率与品质

“负压新风系统”

通过超静音风机

将室内有毒气体抽离后

连接多重高效过滤器将气体进行过滤

确保排放气体无污染

项目“负压新风系统”在验收时

隔离病房的洁净度达到十万级

为做好CT室防护

项目全方位采用铅板防止射线泄露

并且对CT室顶部采用多重防护

先铺设一层300厚的混凝土

再用槽钢铺设一层支架

并在槽钢上方铺设钢板

再满铺铅板

项目还采用PE管道代替传统铁皮风管

使管道密闭性更好

考虑到隔离病房

空调冷凝水可能带有病菌

为防止交叉感染

特别进行污水处理

05

“第五虎”:污水处理

和火神山医院一样

雷神山医院临近黄家湖

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项目采取了同样严格的防治措施

而,雷神山医院的整体面积

比火神山大了将近一倍

床位增加了一半以上

扩容、扩量之下如何降伏“第五虎”?

铺设12万平方米的高强度防渗膜

24万平方米的土工布

确保污水不会渗入地下土壤或周边水体

制定雨污水处理原则

医护人员生活区污水

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病患隔离区污水

则全部引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

院区雨水通过雨水调蓄池进行收集后

消毒再排入市政管网

病患隔离区污水

经两条污水管道收集后

依次经过预消毒池、化粪池

调节池、MBBR生化池、高效沉淀池

折板消毒池,再排入市政管网

经技术团队估算

医患分区之后

雷神山医院的污水处理量

减少三分之一

提高了处理效率

降低了能源消耗

06

“第六虎”:后勤保障

项目面积大

施工作业面分散

人员众多

高峰期逾万名

建设者同时在场施工

受疫情影响和春节影响

周边没有一家商铺营业

如何保障万人“衣食住行”

 降伏“第六虎”?

项目设置专门食堂

300余名管理人员组成的后勤团队

分为洗菜、切配、炒菜、保洁4个小组

早5点一直工作到晚12点

为建设者提供一日4餐

考虑到夜间施工时间长

项目食堂将夜宵供应时间

延长至凌晨2点

数十名志愿者组成打包小组

每餐打包1000余份餐食供应现场

节约关键工序人员就餐时间

将全国各地筹集的物资补给

分批次发放给建设者们

饮品近2万箱

棉衣、床上五件套、洗漱用品

雨鞋、药品等物资每人1份

并申请将军运村

提供给建设者们作为宿舍

保障住宿休息

07

“第七虎”:安全防疫

项目建设期间

安全防疫存在两方面难点

一是防疫物资需求量大

以口罩为例,按照防疫要求

口罩必须定时更换

项目高峰期每天就需要近4万余个口罩

二是防疫管控难度大

医护生活区一期施工全部在室内

高峰期千余名建设者

在不足1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施工

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如何保证逾万名建设者

的安全健康,降伏“第七虎”?

做好现场疫情防控

是施工前提、是重中之重

施工前火速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并从全国各地筹集防疫物资

分批次分发口罩共20余万件

建设期间培训先行,集中管理

所有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

进场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教育

科学规划防疫工作区域

合理设置进出口、体温检测区

隔离区和物资存放区

在工地、食堂、宿舍

多方位安装体温监测设备

定时进行体温检测

现场管理多维百分百可追溯

实现进场人员体温检测百分百

施工现场和办公区消毒百分百

人员实名制登记百分百

每个建设者安全帽上都有贴标

可以追溯体温检测情况

体温一旦超过37.3℃

立刻隔离观察

项目聘请60余名专业保洁人员

每天消毒不少于4次

每个办公室配备免洗手消毒液

作业人员口罩定时更换

针对密闭空间施工的医护生活区一期

项目优化通风条件

厕所放置鼓风机24小时吹风

原场地侧墙顶上的采光窗全部拆除

增强自然通风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山速度”彰显中国力量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 是中国建筑的最优答卷
春节奔赴武汉前线,火神山医院项目已经开工,预计2月3日交付
致敬!疫情防控网络中“逆行”的基建人
新春走基层:火神山医院全速推进 雷神山医院迅疾如雷
航拍武汉火神山及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1月30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