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的眼睛
userphoto

2022.07.07 西班牙

关注

    父亲离我远去已有三年多了。可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父亲的眼睛和那惆怅的眼神。

    父亲九十又五的那一年,回老家上海看望年迈体弱的父亲,看到身体大不如以前的父亲,也就尽可能地多地待在家里,陪陪父亲。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了该回西班牙的日子。那是一个悲伤的秋天,周夜的秋雨淅淅打树,黄叶铺地,阴灰的天色裹夹着阵阵秋风,袭来丝丝的凉意。也就是那一天的清晨,终于到了要踏上万里路途,告别父亲返回西班牙的日子。

    那是一个永远忘不了的日子。九十有几多病的父亲,早已行动不便,深居简出,也不迈出家门,更不从高楼坐电梯下到大门口。如果哪一天能到楼下,对他来说简直是久违的奢侈。我回家的那些日子里,也经常推着父亲到楼下的小区里晒晒太阳,附近的马路上走走。父亲总要亲力亲为,每天唯一的运动,就是挪着细步从卧室到客厅,来回走走,在沙发上坐坐,为一家人备好一天的开水,准备好早饭,巨细无遗。过去每天早饭后的必修课就是派备一天要服用的药和看看隔夜的《新民晚报》,自从得了白内障也就再也不读报了。记得那天我还没有起床,就听到早起的父亲在厕所里悉悉索索地忙碌,许久没有出来。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可等我到厕所里盥洗的时候,看见父亲早已把我搁在厕所里的剃须刀,悄悄的洗的干干净净。

     那是最后一次告别父亲的那天,楼下汽车喇叭的催促我匆匆地推起了行李,父亲艰难地站了起来,用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说“我送你到楼下”。父亲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坐上推车,坚决要把我送到楼下。       

    上车前,我拥抱了父亲,父亲摇摇晃晃站起来,紧紧地搂着我说:“我很好,没什么,不要担心我们,做好你们自己的事”。冥冥之中似乎在暗示什么。我忍着快要流出的眼泪,扭头转进了汽车。透过汽车的反光镜,看见父亲用力地柱着拐杖,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平衡,艰难地站在满地的黄叶中,挺直腰板,坚强地站着,任凭萧杀的寒风卷起了他一缕一缕的银发,用那混沌湿漉的眼神,木然地注视着我,注视着渐行渐远的汽车,那凄凉的眼神,透露出无限的无奈,无穷的惆怅。直到今天也忘不了,尤其是那一刻的眼神!可万万想不到是那一刻竟成了我和父亲的永别。

    我第一次看到到父亲那眼神是在五十年前。二十乌头的我,年少气盛,走进插队落户到江西偏僻的山区的知情大军。临行前,父亲送我到火车站,也用那同样惆怅而担忧的眼神注视着远去的火车。那时我们兄弟俩双双都到了江西赣南,而在上海的父亲却又特别的艰难,回家除了要安抚脑出血,长病在家的母亲外,还要写检查,更要给我们写信。每个星期都能按时收到父亲长篇累牍的大信。大到处事待人,小到生活点滴,巨细无遗,样样提及。工整的行书漫溢着关爱,字里行间透露着担忧。而信中提到最多的就是那句话“我们很好,没事,不要担心我们,做好你们自己的事”。但我总觉得父亲太迂,也过于啰嗦,往往是看过家信,寥寥几笔草草回了一信,也不去怎么体味父亲的苦衷。

   也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得知我们每天净吃单一的,剥下来的老菜叶。这又给本是焦头烂额的父亲增加了不少的负担。每隔两个星期准时地给我们寄来一个大邮包。每当我走十几公里乡间小径,到公社邮局取回一个又一个麻放的整整齐齐,包装的方方正正的,塞满各种食品的大邮包时,身前身后总呼拥地跟着一大帮知青,前拥后綴地来到我们的知青点打牙祭。而我们也大手大脚,打开邮包,宴请那帮难兄难弟大吃大喝。可曾想到远在上海的老家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冻结了父母亲多年的积蓄,加上母亲改领病假工资,使父母亲原本安详的日子过的捉襟见肘,这时又突然停发了下放劳动,知识分子父亲的工资。形单影只的父母亲只能天天靠吃阳春面,尽可能多地从可怜的生活费里,省下更多的钱给我们邮寄食品补营养。邮包的附言里还是那句话“我们很好,没事,不要担心我们,做好你们自己的事”。

    事隔几十年后,直到今天,每当我想起那些往事,仿佛看到父亲利用上班和写检查的空暇,骑着自行车,奔东窜西地为我们置办食品;掐着手指盘算着,怎样可以把从牙缝里挤出更多的钱,多买些食品来寄给我们;尤其是父亲那顶风冒雨,艰难地蹬着自行车的那单薄身影,一闪一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而每每想起那些往事,尤其是父亲那眼神,不由地阵阵鼻酸,簌簌地潸然泪下,更为自己那么的不懂事而自责,悲痛,不能自己。

    再次看到父亲那眼神,那是时隔十年后的事。当我再次离家,踏上洋插队的路,那时的父亲已经退休了。家里因为落实了政策,情况有了好转。但面对一个远隔万里,全然陌生的国家,自己的全然无知,.可谓初生之犊不畏虎,也没有多想什么。可父亲茫然的为不能到国外为我出力而惆怅,不时看到在帮我张罗行李中的父亲只身坐在客厅里呆呆地想什么,特别是临离开家前的两个星期,平时笑迷迷的父亲突然变的沉默寡言。行前的那一夜,父亲翻箱倒柜拿出了家里仅有的几十块美金塞到我的手里,用那带着惆怅不安的眼神对我说“我们老了,没事,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就好了”。“如果外国不好,回来吧!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再一次见到父亲那更加惆怅和更加担忧的眼神。

   如今我和父亲已是阴阳两域,恰似纵然相见也不曾相似。父亲对我的付出和那眼神的含义,直到自己到了古稀之年,做了为人之父才体会到。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唯一不能改变的是父母为儿女默默地无私付出,而我也会如同父亲那样为儿女过好自己的生活,默默地付出。我永远忘不了父亲那眼神,更忘不了父亲总说的那句话“我们很好,没事,做好你们自己的事要紧”。和父亲常挂在嘴上那句:我们留给你们最大的财产是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确实如此,父母留给子女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体是立足社会,拼搏的本钱,而丰富的知识是立身处世,应对竞争的良方益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眼神
【远方·山丫有约】宁夏《一颗水果糖》作者·李金梅
父亲的邮包
爱的没商量
刘新荣诗歌:怀念我的父母亲
明天是什么节日?如果你不去过一定会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