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功·站桩·话中正·文武之道融汇贯通
userphoto

2022.06.05 黑龙江

关注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易》豫卦六二爻辞“中正自守,其介如石”。这些中国字每一个都认识,可这么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虽然有很多名家解释,总给人感觉都好像隔靴搔痒,未明所以。

中华文化自古有文武之分,且先有的武后有的文,武出于体验,由体验而发乎文,此文未有体验者必不明觉厉,其实追根溯源比之多方揣测要靠谱的多。

武术的人体运动与中有什么关系吗?难道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或运动或静止之外还有第三种身体状态?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这怎么可能?不妨来做个身体实验,平行站立双膝下蹲,作上跳动作而双脚不离地,感受关节状态;或者平行站立双膝缓缓下蹲过程中转而向上,同样感受关节状态变化,在这个上下转换当中,是不是出现向下和向上同时存在的短暂过程?上跳的实验中感受强烈,而缓缓下蹲当中的转向,是可以停留在这个状态当中的,这个实验于任何人都有效且为平常所忽略。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状态就是中吗?回答也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这是一个门径,在最终中这个状态里必不可少,说不是是因为初学者保持在这个状态一段时间就找不到了,它其实是一个力,这在站桩拉筋开筋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力不断的转换深化,每天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大约需要5-7年,才能够固定长住下来。两两生力,上下只是其一,中就是在所有力的方向上的综合体现,好像游离于动静之外,身体重心被提溜着,在感受上是悠起来的。

站桩回答了力是什么?来源于哪里的问题,古人对此的终极答案是意气力三相合,中是单就力来说的,意与气此处不论,但一定是在的。有了这个基础朴素的体验认知之后,于为人处事自我素养当中,前文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只有完全的独立的人格且对外在世界的诱惑有所坚持的情况下,才是喜怒哀乐未发而谓之的中,什么样的发而皆中节是谓之的和?只有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矜不伐,不气不馁才比较接近。

处在中的身体状态下,也就可以领悟到这才是符合自然的,天地宇宙皆在此自然状态当中,所以也就不难得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结论来。正是中的一个属性,中国自古的文化向往是自然是天地宇宙,所以“要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现在很多人否定内功,可知这否定的也是中华文化啊?本文所述皆为原创,欢迎讨论,转发,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中庸,中和意思相同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为什么此处解释的是和,却不是庸?中庸和中和的关系是怎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_任瑶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者,天“...
《中庸》第4节 中庸的作用:致中和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中庸节选》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