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是如何解决北伐军和九边驻军的饮水问题的?

水,不仅是生物生存所必要的要素,在战争期间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从立国以来,明朝与北方的北元、瓦剌、鞑靼等政权展开了历时上百年的反复攻防,缺水也成为了困扰双方军队的一大难题,那么,明朝是如何解决北伐军队以及九边驻军饮水问题的呢?

正文:

在古代战争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著名的战役,都与河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春秋时期,宋襄公打了一场以“仁义”为名的泓水之战,结果输得底裤全无,自己还丢了命;秦朝末年,项羽的兴起与失败,基本上可以用“破釜沉舟”和“自刎乌江”两个词来指代,还是离不开水;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官渡、赤壁、淝水......与水有关的战争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奔腾的河流,可以作为天然的军事缓冲带,给了双方调动军队的时间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河流还给了战争的双方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

再强悍的军队,如果在饮水供应上出现问题,也必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天才参谋兼白痴将领的著名代表马谡,就是因为不重视水源供应的问题,不仅丢掉了街亭和数千士兵的性命,还顺便赔上了自己的脑袋。

明代九边十一镇

自明朝建立以来,如何应对北方政权的威胁就是首要课题之一。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从洪武到永乐,明军发动了多次北伐战争,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自永乐年间以后,明朝又建立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九边防御体系,成为了拱卫明朝北方边境的重要防线。

然而,无论是采取攻势的北伐军还是以防卫为主的九边驻军,其主要活动范围,都是在缺少饮水的北方干旱地区,那么,明朝是如何解决北方军队饮水问题的呢?

一、明军北伐时的饮水供应

在洪武、永乐两朝的北伐战争中,明朝军队解决饮水的首要办法就是——靠天吃饭。

这个办法虽然颇为让人跌破眼镜,然而,在当时运输能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河流、泉水、自然降水等天然水源,就成为了明军的第一选择。

在永乐八年的北征中,朱棣率领大军先后经过了胪朐河、古尔扎河、斡难河等地,并分别将这几条河流重新命名为“饮马河”、“清尘河”、“玄冥河”,可见,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明军虽然不是完全按照河道走向行进,但始终保持在与河流相距不远的距离上。

与此类似的是,根据《明太宗(成祖)实录》、《译语》等史料记录,朱棣北伐过程中相当重视对泉水等水源的控制。

在行军的时候,可以依照河流与泉水的位置规划行军路线,但在无自然水源或与敌军作战、追击等随机情况下,人员与马匹的饮水就难以得到保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1、开挖水井。在《金文靖公前北征录》等史料中记载,明军在没有地表水源的情况下,曾经开挖水井来提供人畜必需的饮水。2、长途运输。在当时的明军队伍中,已经开始利用骆驼等牲畜运输饮水,只不过这种方式能够携带的水量相当有限,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士兵的生存需要,并不能作为长期的饮水保障手段。3、应急取水。同样在《金文靖公前北征录》中,还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永乐八年六月,明军从靖虏镇向东行进,途中缺少饮水,士兵便将衣物放在草丛中拖拽,使草丛中的露水沾湿衣物,行进了数十里之后,士兵们才能在衣物中拧出水来解渴。可见,这种办法只是在极端环境当中的应急手段而已。

由于水资源的难得,明军在多次北伐中特别注意对水资源的勘察和记录,为之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情报和参考,这也是明朝初期屡次在对北方政权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二、九镇驻军的饮水供应

自明朝设立九边重镇后,北方的常规驻军数量激增,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趋突出,同时,当瓦剌、鞑靼等部落南下侵扰时,他们也急需找到稳定的水源供应。因此,在九边驻军与北方部落的争战中,控制水源就成为了双方的战略焦点之一。

应该说,明朝在设立九镇驻军时,已经将水源问题纳入到了防卫设置的全盘考量当中。在明朝嘉靖年间的《边政考》等史料中,已经有关于九镇及其下属的卫堡附近的泉水、河流等水源的详细记载,并根据北方水源分布情况分析了北方军队的南下路线、驻扎地点等信息,可见当时明军对水源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因此,九镇明军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勘测、发现及控制周边的重要水源地,从而取得对北方军队的战略优势。对于临近九镇的水源地,明军采取了建立卫堡、派遣常驻军等方式进行护卫;而对于远离驻地的水源地,明军则采取定期巡逻的方式进行检查,从水源地遗留痕迹,可以发现北方军队的活动迹象,从而掌握他们的部分军事信息。

在做好水源地控制的同时,部分缺水情况突出的明军驻地也采取了其他方式来保证驻军的生活用水:

开挖水井。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在给当时的宣府总兵、武安侯郑亨的指示中就曾明确提到,在修建卫堡时要开挖水井,作为驻军的饮用水来源。修建引水渠。明军曾采用修建水渠引水的方式获取日常用水,然而,这种方式囿于地形条件,只能在小范围内采用。挖窖蓄水。在位于西北地区的明军防区,由于地形限制,多采用开挖水窖,储存自然降水的方式来保证人畜饮水。

由此可见,明朝军队在对水资源的勘测、利用、保卫以及利用水资源对抗北方军队袭扰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也是九镇驻军在上百年的时间内能够在总体上较好保卫明朝边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军队远征如何保障饮水问题
古代军队扎营,是如何处理饮水便溺问题的?
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军队的野战饮食究竟如何?
如果一次性出动几十万军队,那么战场安全饮水如何保障?
古代同样是末期,为何明末发不出军饷,清末却有钱编练新军?
【北伐军8个军,哪支部队战力最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