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乒乓球传统技术与战术分开训练模式值得商榷
userphoto

2023.10.06 广东

关注

    实际上,根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高水平运动员会出现技术与战术水平不均衡现象,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接受过战术训练,前文讨论过由于40+时代以前的局限,传统是把技战术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每一次击球既是技术使用,也是战术的体现,技术和战术是一起出现的,并且也是放在一块研究的,所以统称为技战术。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这个整体仅为前四板,要达到真正的技战术一起出现没有经过系统的战术训练是不可能做的,所以在40+ABS塑料球新时代以上传统的技战术理解已经不合时宜了。另一方面,传统基础训练模式缺乏系统的战术训练,向来都是把技术与战术分开训练的,即技术先于战术。传统观念认为战术不能过早让小运动员训练,当基本技术训练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安排一些相应比例的战术练习,一般是指小运动员在基础阶段中打好技术基础后的提高阶段后期进行。然而这种技术先于战术训练模式会导致许多运动员产生赛练脱节现象,即人为地把技术和战术分开,其缺陷常显现在运动员技术已训练得很多、很精了,但比赛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乒乓球至今没有战术体系,导致运动员的技术与战术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特长与短板的关系所致。

    显然,后学战术会错过小运动员学习战术应用的敏感期,因为从小没有战术取胜体会,小运动员们基本上就是比基本功,于是小运动员们就这样在没有战术训练情况下技术就定型了。后续 (提高阶段后期) 即使再学习战术时,仍会遭遇困难,不易掌握好战术,甚至影响到其整个运动生涯。这是因为小运动员们习惯了在没有战术的基础阶段训练后,到了提高阶段仍受到旧有习惯干扰了新技能学习的现象,心理学中称技能负迁移 (刘若山、林耀丰,2009)。从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可发现,“每一个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一个建立神经联系的过程,而且新的技能的神经联系要超过旧的技能需时漫长且困难。必须通过不断地刺激,使神经联系越来越巩固,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吴敬平,2008)。所以技术与战术分开训练是不切实际的,旧有的训练模式必然会使运动员技术强但战术意识和能力薄弱。

    而衔接技术是可以在基础阶段甚至启蒙后期就开始灌输小运动员进行技术和战术同步训练,从小培养他们的技战术意识,到提高阶段他们的战术意识已经具备,攀登阶段战术应用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时候运动员在比赛中每一次击球既是技术使用,也是战术的体现,技术和战术是一起出现,才能成为可能。因为衔接技术既是技术,也是战术,它是战术的理论基础,所以衔接技术是今后构建战术体系必不可少的武器。

    由此可知,传统技术与战术分练模式有待商榷(熊志超、周知众、许铭华,2020)。

参考文献
刘若山、林耀丰 (2009a)。学习迁移在体育教学策略上之应用。屏东教大体育,12,232-241。
吴敬平 (2008).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
熊志超、周资众、许铭华 (2020年12月)。40+竞技桌球衔接技术对高水平运动员战术发挥的影响。中华体育季刊,34(4),219~225 (2020. 12.),DOI: 10.6223/qcpe.202012_34(4).0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乒乓球训练:直板选手的正反手位搓球
排球运动的特点
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跟踪分析与诊断3
气排球想赢球,就得懂得这些战术
试论排球技战术训练中意识的培养
跆拳道训练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