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述廣彩瓷器(转)

    廣彩瓷器
 
 
  “廣彩”是“廣州織金彩瓷”的簡稱,以其“絢彩華麗,金碧輝煌”而聞稱於世,深受歐美等國喜愛和欣賞。三百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外銷陶瓷的主要商品之一,堪稱中國陶瓷百花園中的一枝瑰麗花朵。
 
 
  

起源與發展

 
  “廣彩”始於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鬥彩、粉彩、琺琅彩各種彩瓷藝術的影響下脱穎而出,盛於乾隆嘉慶,流傳至今。“廣彩”瓷藝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廣東作爲對外貿易港口所具有的條件,廣彩遠銷西歐,得到各國皇家、貴族等上層人士的賞識,成爲必備的裝飾與日常用瓷。產品常見於西歐皇家宮殿與博物館,造型、紋飾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濃重的西方文化藝術色彩。但裝飾内容極富華夏特色,喜飾花卉錦簇、山水、寫實庭院景色,乃至清裝人物等。現按時代、紋飾特征、制作程序、與粉彩等的區别對廣彩加以介紹。  

外銷促成的創燒階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外國商船隨之增多,外國人重華瓷,在廣州汀貨或來樣加工,因而促進了廣彩瓷器的生產和發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是廣彩的初創階段。師傅、顏料、素瓷都來自景德鎮,依景德鎮彩瓷紋樣或來樣加工,廣彩的特色不太明顯,國内流傳下來的實物很少,即使見到了也不以爲是廣彩。雍正廣彩山水人物紋盤爲該時期的精品之-。  

特色初具的形成階段

  約在乾隆、嘉慶時期,廣彩瓷已形成自己的風格,並得到社會上的承認,“廣窯仿洋瓷燒者,甚絢彩華麗”的基本特征已有記載,采用西洋紅、鶴春色、茄色、粉綠等,使廣彩瓷像換新裝一樣,多姿多彩。在畫面上除參考傳統繪畫外,仿造西洋畫法或按來樣加工已逐漸成爲廣彩特有的制作風格。如:乾隆廣彩花卉六棱扁瓶爲該時期精美作品之一。 

絢彩華麗的成熟階段

  清道光光緒時期,廣彩達到了成熟階段,它既吸收了傳統工藝,亦吸收歐美的藝術精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特點是絢彩華麗、金碧輝煌、構圖豐滿、繁而不亂。顏料從初期的幾種增加到十幾種,花式設計從零碎、分散、獨立的紋樣組合,逐漸完整起來,如“織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構圖的批量或整套生產。同治廣彩錦地開光人物花瓣口瓶爲該時期典型器物之一。  

文人畫家與廣彩

                  廣彩欣賞
  清末至民國初年,廣彩瓷器由於知識界和畫家的參與,使之創新並出現一批新彩繪組織,如廣東博物商會、羊城、芳村、化觀瓷畫室等銘款。嶺南畫派的創始人知名畫家高劍父陳樹人等創辦的廣東博物商會,在廣州河南寶崗附近的寶賢大街的一間舊式大屋内,開設了繪畫和彩瓷藝術室,後又合股建立了“廣東博物商會”,他們一面從事彩瓷的研究和生產,一面從事革命活動。如,高奇峰潘冷殘、陳樹人合畫的“冷月棲篁”盤,據說是,“奇峰畫雀,冷殘畫竹,而陳樹人補冰輪”,是件十分難得的辛亥革命時期的紀念物。
 
  廣彩工人在20世紀初,還曾在石灣陶器上進行了加彩的嚐試,如清末石灣陶胎廣彩人物花蝶紋六角花盆,爲該時期廣彩在石灣陶器上畫彩的典型作品。  

色彩斑斕的現代階段

  解放後,從港、澳同穗參加祖國建設的-批廣彩技術人員和内陆的技術人員共六十餘人組織起來,成立廣彩加工廠,後又改爲“廣州織金彩瓷工藝廠”,產品全部外銷。改革開放前期,廣彩廠步入欣欣向榮的大好時期,1985年廣州彩瓷廠與廣東省博物館聯合擧辦“廣州織金彩瓷三百年名瓷展”,展出廣彩曆代精品。新時期的廣彩,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向多元化發展,出現了多重性裝飾,色上色、色上描金、堆彩、堆金、多種色地描花等都是創新的新技法。20世紀90年代,新彩瓷工藝得到廣泛使用,國營、集體、私營、合資、外資等各種體制的廣彩廠建立,彩瓷事業空前繁榮,市場既外銷也内銷。現代許恩福、張兆棠創作的廣彩織金彩繪元宵圖瓶,可謂現代較精致的代表作品之一。  

廣彩與五彩、粉彩瓷器的區别

 
  五彩粉彩和廣彩的名稱不同,顏料也有區别,文獻記載也多不同,現摘錄數則於下:《陶雅》雲“康窯藍綠皆濃厚,故曰硬彩,雍窯則淺淡而美觀,有粉故也,其無粉者亦羼以他質之淡汁。”《飲流齋說瓷》曰:“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豔麗而逸。”以上兩例,不難看出,康熙五彩的紅綠彩色甚濃厚,故曰硬彩,雍正粉彩是有粉勻之,淺淡而美觀,曰軟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版的《中國的瓷器》一書把五彩和粉彩的區别說得較爲清楚。文曰:“古彩與粉彩,都統稱五彩。古彩爲我國的傳統裝飾,在技法上是單線平塗,呈色方面則濃豔而不刺目,使用顏料也是就地取材。如用皂礬(以陳爲佳)作礬紅,以鉛粉入礬紅少許配成黄色,以鉛粉石末入銅花配成綠色,以鉛粉石末入青料則成紫色。翠色以洋翠爲上,廣翠次之,以礬紅爲主色。粉彩多爲沒骨畫法,其所用原料,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顏色幾種,如胭脂紅、羌水紅,皆用赤金與水晶料配成,其洋綠、洋黄、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項配成。”
 
  以上所講區别,一是技法上,五彩是單線平塗,粉彩是沒骨畫法;二是顏料用法,粉彩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了幾種顏料,胭脂紅、羌紅、洋綠、洋黄、洋白等。以廣東省博物館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蟲碗和雍正粉彩人物筆筒等彩繪相比較,康熙五彩碗畫面配合緊湊得體,花卉草蟲畫得生動自然,比較明五彩更顯豔麗動人,但和雍正粉彩筆筒相比,五彩碗顏色單調,紅是紅,綠是綠,很少有層次感;雍正粉彩筆筒畫面則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摻有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紋凸起,層次分明,有立體感,明顯優於五彩,這也是粉彩長盛不衰的原因。

制作工藝

                     廣彩
 
  廣彩亦源於景德鎮,有不少陶瓷書籍談及廣彩,但多隻言片語,隻是後來的《竹園陶說》較詳,文曰:“清代中葉,海舶雲集,商務聚盛,歐上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瓷,運至粵垣,加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之河南,開鑪烘染,制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蓋其器購自景德,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者也。”並說:“今日粵中出售之饒瓷尚有於粵垣加彩者,因其雜用洋彩與饒瓷五彩稍異,間有畫筆極工,彩亦絢爛奪目,與乾隆粉彩似者。”《竹園陶說》把廣彩特點說得很清楚,因在乾隆年間,景德鎮曾仿燒過廣彩制品,可謂“雅潤足觀”勝於廣彩。廣彩早期師傅來自景德鎮,把傳統的五彩、粉彩、琺琅彩的技法及彩料吸收到廣彩中來,二者互有影響是肯定的,但區别也是明顯的。
 
  在顏色用法上:廣彩除部分原料來自景德鎮以外,大部分顏料是廣州自制和改配的。
 
  ①水青:稱爲一翠,爲藍青色,較鮮亮,似景德鎮窯的青花顏色。
 
  ②西紅:與景德鎮的胭脂紅相似,廣彩是用水開顏色料,景德鎮是用油開顏色料,故而廣彩的西紅薄而勻,景德鎮粉彩和胭脂紅則較厚。
 
  ③幹大紅:似景德鎮的礬紅,但較礬紅淺而鮮。
 
  ④大綠:比景德鎮的大綠稍翠一些,廣彩稍泛黄且較明亮。
 
  ⑤麻色:似黄麻皮色,稍濃而亮,專繪西方題材,是常見的一種顏料,景德鎮的五彩、粉彩則很少用此色。
 
  ⑥廣彩喜用金彩,金碧輝煌,閃閃發光,五彩與粉彩則少用。
 
  ⑦茄色:由西紅和水青配制而成,呈紫色,但沒有景德鎮茄紫色濃豔。
 
  在繪畫方法上:廣彩喜用工筆畫法,紋飾較規整,圖案裝飾性強,喜用滿地開光(廣彩廠稱開“鬥方”),花樣一般有邊、開光、有地,然後將主題内容安置在中心,主次分明,相互襯托。
 
  制作要求上多采用來樣加工,外國商標及紀念性紋樣多。從同治廣彩人物執壺、清乾隆琺琅彩花卉碗,可看出廣彩與景德鎮彩瓷的區别。  

收藏價值

 
  自“哥德堡號”來到申城,掀起了收藏界對於外銷瓷器的關注。當年“哥德堡號”帶回的瓷器中,除了一部分是江西景德鎮的成品之外,另外一大部分就是廣州彩瓷(簡稱“廣彩”)。作爲中國最著名的出口瓷器,廣彩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牆内開花牆外香”,廣彩在國内收藏投資市場上卻價格不高。廣彩壺更是其中的“冷門”板塊。
 
  廣彩,是利用各種顏色和金邊在白瓷器上進行勾、描、填,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廣彩出現於明末清初的廣州,發展至今有300多年歷史,是中國的重要彩瓷品種之一,也是著名的外銷瓷。廣彩茶具是廣彩瓷中的主要品種,在早年的一份海關報告中就提到,廣彩瓷之茶具,人頗樂用,駕乎日本產之上。而在茶具中,茶壺無疑是主要的品種,而這與其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
 
  從目前内陆的拍賣市場來看,成交價最高的一隻廣彩壺,是2005年廣州藝術品拍賣行推出的廣彩開光人物紋茶壺,成交價也隻有30800元。其構圖花飾嚴謹.閃爍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絲萬縷的金絲彩線交織於錦緞之上,顯示出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氣派。同年上海華星的秋拍上,也有一隻清代廣彩開光人物花卉紋高蓋壺付拍,最終的成交價爲11000元,而這也是内陆爲數不多的成交價在萬元以上的廣彩壺。
 
  廣彩壺之所以很難拍出高價,有許多原因,除了地域上的因素之外,最爲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市場上真正的精品還是非常少見。廣彩瓷器多喜歡用“開光”來裝飾,這樣可以突出主題,襯托環境,使畫面主次分明。清代開光紋飾種類繁多,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特點,乾隆時期,開光細膩流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廣彩壺大多出現在小拍上,這也提供給投資者大量的“撿漏”機會。  

廣彩的外銷

 
  中國的外銷瓷生產至少始自唐代,著名的唐三彩中的許多器形和紋飾都帶有顯明濃厚的阿拉伯民族文化的色彩,這在傳統的中國瓷器中很少見的。宋元時期的青白釉瓷主要銷往東南亞,龍泉青瓷銷往日本朝鮮菲律賓土耳其歐洲元代青花主要銷往西亞和中東。明清時期,尤其是明清中期中國外銷瓷則大量銷往歐洲及東南亞和日本。
 
  廣彩是出口較多的一類,它指的是在廣東地區生產的彩色釉瓷,或是由景德鎮生產瓷胚,運至廣州再加釉上彩的彩色釉瓷。廣彩瓷器大宗出口,小部分民用,而時間僅在清康熙以後。康熙始海禁開放,廣州成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廣彩的銷售相當興旺,產量、品種亦多。這種現象一直延伸至民國。廣彩器物多爲西洋風格和中國傳統題材相結合的造型與紋飾,無款,如在其器邊作修飾用的花邊中加入西洋巴洛克風格的花草,如玫瑰花等,另外還有風景、人物、標記、紋章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雍正粉彩瓷鉴定精要
康熙五彩乃瓷之珍品
康熙之后无五彩
瓷器:中國曆代瓷器名品賞析
马未都:五彩瓷演义,康熙硬汉本色!
雍正时期的景德镇五彩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