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质是什么?如何知道自身是哪种体质,体质差的该如何回复(中)

昨天的文章说了5个体质,今天在给大家分享5个体质,明天我会把剩下的5个体质分享给大家。

1、血虚体质。

血贯穿四肢百脉,全身都要靠血来滋养,血虚就是血不足了,脏腑无法得到有效滋养。

【表现症状】

*气色差。面色萎黄或苍白,眼睑/口唇/爪甲/舌质淡白,脉细弱无力;

*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两目干涩易疲劳,皮肤干燥,肤色白或萎黄少光泽;

*肢体麻木。手足发麻,血不足,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脑部缺血,引起手脚发麻;

*女性月经推迟/量少色淡或闭经;

*男性阳萎或半途而废,力不从心;

*过早白发/脱发,发为血之余;

核心标签:早衰,虚。

【成因】

*消耗太大,比如长期持续用眼,纵欲(精血同源),熬夜等;

*失血过多,潜在出血,比如痔疮,经量过大淋漓不尽,

*脏腑失调,生血不足,比如脾胃弱,化生气血能力差。

【调理思路】

①停止一切耗血的习惯,比如纵欲,透支运动,思虑过度,熬夜晚睡等;

②正确用眼。

避免长期持续性用眼,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应每1个小时停10分钟,闭目养神,按摩下都可。

③心主血。

不可过度操劳,学会修心养性,劳逸结合。

④调五脏。

*如果确认有炎症,溃疡,痔疮,妇科病等暗中失血,须先治这个,可能要用药了;

*如果单纯脏腑功能问题,比如湿气大,要去湿;脾胃虚要健脾胃;肝胆不好要养肝胆;这个之前文章都有专门讲过,请回复0即可看目录。

⑤食疗。

*饮食结构不偏食,不挑食,不爱吃的一点也不碰,爱吃的整天吃到撑,这不行。蔬菜,水果,肉类,植物油等等,有意识的来摄取,而非单凭喜好。

*黑米粥:黑米 桂圆 大枣,适量,红糖调味,要稠密的,不要稀。

*黄芪 当归 陈皮 茯苓,煮水喝,5-10克。

*药膳:当归黄芪陈皮混合鸡鸭等。

⑥穴位按摩:三阴交,血海穴,每天按摩下。

2、血热体质。

血热重点在于热上,虽然都有热,但和阴虚火旺有区别的,血热是热邪入血,属于实症,要凉血除热;阴虚火旺是津液不足致阴阳失衡,是虚症,要滋阴生津。

【表现症状】

*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小红点/瘀斑红斑/出疹等等;

*发热,持续性发热,比如手心脚心;

*易发皮肤问题。比如皮肤潮红,出油多,长痤疮,起小红点,皮肤灼热,阵发瘙痒,用手一抓抓痕是红色的。

*经期提前且量多色深;

*头发早白;

*舌质红,舌苔黄,甚者裂纹舌,口干口渴口唇红。

*大便秘结干燥,小便短黄。

【成因】

*遗传,从小如此;

*嗜好辛辣油炸,火锅,煎炒,辛辣刺激等,热邪入血。

*情绪失调,比如抑郁成火,愤怒积热,一生气感觉脸发红了;

【调理思路】清热凉血。

①食疗。

*一切油炸,烧烤,火锅等上火的不宜碰了;

*饮食尽量清爽,宜少吃蒜,葱,韭菜,辣椒等辛辣之物;

*不宜滋补:比如阿胶,羊肉,红枣,枸杞;

*勿喝太多冰水,热在血分,冷水只会伤害脾胃,时间久了气血不足。

*凉血食材:藕节/竹叶/鸭肉/荸荠/藕/荠菜/梨/苦瓜/苦菜/丝瓜/鸭肉/西瓜/香蕉。

*代茶饮:藕节30克 麦冬10克 茅根20克煮水喝,清热凉血。

*代茶饮:生槐米 百合片各5克,泡水或煮水喝。

②肝郁调节。

郁久生火,也容易导致血热,调理见“气郁体质”。

③注意事项。

*任何温补的养生方式都不宜再用,比如泡脚,艾灸,晒太阳。

*不适合剧烈运动,出汗太多,适合的运动,瑜伽,散步。

*睡好觉勿熬夜,熬夜损阴血,本来阴血被热耗损很厉害了。

*勿纵欲。

*调理血热,有的放血,专业性强,勿自己操作。

④针对性调理。

皮肤问题(症状见上):由血热所引发。

*常用药材:苦参,生地,生槐花,生地,丹皮,可以选择几种煮水清洗。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宜少量适可而止。

⑤辅助小措施。

*坚持按摩百会穴-清热凉血,用手指或掌心按摩,带动整个头皮活动。

*敲胆经,有助于泄肝胆之火,大腿外侧中间那条线,从大腿根敲到膝盖,力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用虚拳吧。

3、痰湿体质。

痰湿是半成品,无法被身体利用,又无法排除,散布在各个地方成人体垃圾。停到肝脏,脂肪肝,停到头部,头晕脑胀不清晰,停到哪里哪里出问题。

相当一部分减肥失败,因为痰湿所致,普通的运动/节食/减肥药效果都不大,必须去痰湿才行。

核心标签:虚胖,沉重,胀闷,油脂。

【表现症状】

*形体丰满偏胖,有的爱打呼噜;

*口中粘腻;

*四肢沉重(痰湿下注四肢);

*胸闷气喘(痰湿淤积胸部,胸闷不好出喘气);

*腹部胀满,肚子大,将军肚,啤酒肚,而且按上去弹性大,半天起不来;

*额头油脂分泌多,脑门子油光光的,头发很亮;

*舌苔厚腻;

*平时痰多 ,咽部老觉得有痰堵;

*女性白带多,下体分泌物异味比较重;

*大便不爽,不成形,拉不干净。

*不爱喝水,有的上眼睑浮肿,出汗呈两极分化,有的出得多,有的一点也不出。

【成因】

*过食肥甘厚腻,口味太重,超出脾胃运化能力;

*脾虚运化不力;

*暴饮暴食;

*过度滋补,运化不了成痰湿;

【调理思路】

①饮食原则:

*清淡清爽为主;

*拒绝暴饮暴食;

*宵夜戒除;

*早餐一定要吃。

*勿节食减肥。

*合适食材:薏米/荷叶/冬瓜皮/生姜/党参/白扁豆/陈皮/赤小豆/白术。

*薏米荷叶冬瓜粥;

*生姜 大枣 桔梗茶,但勿吃,针对临时发汗排湿祛痰。

②适度运动排湿,但不宜过度了;

③尽量少用空调,给出汗的机会;

④不适合秋冬进补。如果忍不住,附带着吃点青萝卜行气,以免发生积滞。

⑤中成药:二陈丸(燥湿化痰)或者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祛湿),辅助性的,适可而止。

⑥艾灸/针灸:脾俞/胃俞/足三里。


4、湿热体质。

平时遇到比较多的一种体质,重口味饮食是根源。

【表现症状】

*大便粘滞不爽,总感觉解不干净;

*反复长痘痘,痤疮,疥疮,口舌生疮等等。

*头发爱出油,皮肤油亮,尤其是鼻部和额头这里,洗也没用。

*舌苔黄腻,舌质发红。

*性情急躁易怒。

*口苦或嘴里有异味,汗臭

*尿尿时,尿道有发热感且色浓,比如赤黄。

*皮肤经常无缘无故瘙痒。

*女性白带偏多,色黄。

核心标签:痘疮,油腻。

【成因】

*肥甘厚腻/甜腻/辛辣等重口味吃太多了,偶尔一次没事,就怕整天吃;

*滋补过度,乱吃乱补,运化不了。健康体质不需要额外进补,有病进补救命,无病进补是毒;

*喝酒吃肉过多,熬夜;

*肝炎患者,肝胆疏泄不好;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

【调理思路】

①饮食控制:

*这些一定少吃:油腻,火锅,甜食,油炸,辛辣,刺激,烧烤,肥甘厚腻,高盐,腌制等!

*酒少喝,肉要吃但每天要控量,适当补充绿色蔬菜平衡下;

*适合食材:赤小豆/绿茶/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薏米/茯苓/白术/白扁豆/马齿苋/玉米须/茵陈。

*食疗粥:薏米茯苓赤小豆绿豆粥;马齿苋玉米须代茶饮。

②切忌熬夜,伤肝胆,易生湿热。

③保持运动,出汗,也是排湿方式之一。

④居住环境尽量干燥清爽些;

⑤中成药:二妙丸或者配合二陈丸一起吃,辅助性的,适可而止,不宜多吃。

⑥穴位:拍打委中穴,清热利湿。

5、寒湿体质。

既有湿还有寒,也是常见的。

【表现症状】

*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不渴也不爱喝水;

*面色无华,肢冷,怕冷怕风。

*脾胃隐隐疼痛,按按就舒服。

*四肢无力,困倦无力。

*湿泄下注,大便溏泄,吃点寒凉的 就容易腹泻。

*疼痛部位凉,受热缓解,受凉疼痛加重。

*严重的甚至肌肉疼痛,心绞痛等。

【成因】

*外受寒湿,比如雨淋;

*无法正常排汗,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中;

*从来不运动;

*过食寒凉之食,比如冰镇啤酒,冰镇习惯,海鲜等;

*过度素食,每天以蔬菜水果为主,这些多偏凉且水果糖多,易于成寒湿;

*纵欲导致肾阳虚->脾阳虚;

【调理思路】

温阳去寒,健脾祛湿。

①食疗。

*饮食上,如上所讲,不宜再碰寒凉之食,冰镇的,海鲜等等;

*营养均衡,不宜过于素食,水果每天不宜多吃;

*甜食也不宜多吃,滋腻困脾生湿;

*酸属阴,和寒同类,不宜多吃,比如山楂;

*苦寒少吃,过于寒凉;

*适度吃点辛味的食物:比如花椒,香菜,姜等。

*适合食物:冬瓜(加点姜)/鲤鱼(加姜)/牛肉/莲子/玉米/豌豆/红枣(配姜)。

*代茶饮:党参 白术 茯苓,直接煮水喝,祛湿健脾。

*代茶饮:陈皮4克 茯苓12克 薤白头5克,煮水喝,祛湿。9、寒湿体质。

既有湿还有寒,也是常见的。

【表现症状】

*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不渴也不爱喝水;

*面色无华,肢冷,怕冷怕风。

*脾胃隐隐疼痛,按按就舒服。

*四肢无力,困倦无力。

*湿泄下注,大便溏泄,吃点寒凉的 就容易腹泻。

*疼痛部位凉,受热缓解,受凉疼痛加重。

*严重的甚至肌肉疼痛,心绞痛等。

【成因】

*外受寒湿,比如雨淋;

*无法正常排汗,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中;

*从来不运动;

*过食寒凉之食,比如冰镇啤酒,冰镇习惯,海鲜等;

*过度素食,每天以蔬菜水果为主,这些多偏凉且水果糖多,易于成寒湿;

*纵欲导致肾阳虚->脾阳虚;

【调理思路】

温阳去寒,健脾祛湿。

①食疗。

*饮食上,如上所讲,不宜再碰寒凉之食,冰镇的,海鲜等等;

*营养均衡,不宜过于素食,水果每天不宜多吃;

*甜食也不宜多吃,滋腻困脾生湿;

*酸属阴,和寒同类,不宜多吃,比如山楂;

*苦寒少吃,过于寒凉;

*适度吃点辛味的食物:比如花椒,香菜,姜等。

*适合食物:冬瓜(加点姜)/鲤鱼(加姜)/牛肉/莲子/玉米/豌豆/红枣(配姜)。

*代茶饮:党参 白术 茯苓,直接煮水喝,祛湿健脾。

*代茶饮:陈皮4克 茯苓12克 薤白头5克,煮水喝,祛湿。

如果喜欢别忘了关注一下小师妹,明天我会把其余的体质发表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诊哥舌象分析:舌形肿胀,脾胃功能差,睡眠质量差,容易多梦
舌头暴露了你的脾虚!(舌象诊断)
痰湿体质的成因是什么?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痰湿体质,你记住了吗
肥胖案例,从脾胃痰湿调理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的饮食调理方法
祛痰湿最好中成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