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副总理陈慕华:给毛主席写信自荐,建国后终寻回失散的二女儿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陈慕华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过'春蕾计划'。这项公益项目捐助了无数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帮助她们接受教育、改变命运。而陈慕华就是'春蕾计划'的发起人和捐助者之一。

这位女副总理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也参与了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她用永不服输的精神,书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志在四方 不慕虚华

1921年6月,陈慕华出生在浙江青田。祖父为她取名'慕华',意为不慕虚华,希望她淡泊朴实地过完一生。父亲陈树勋是民国陆军团长,极度重男轻女,因此陈慕华两岁半就被送到了外婆家中长住。

自从上小学以后,陈慕华更是每天需要往返20里地。无论寒风暴雨,她都从不缺席学校的课程,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得益于每天走山路的锻炼,陈慕华的身体素质比同龄的男孩还要更好,而这都成为她日后参与革命的本钱。陈慕华9岁时,叔父陈栖霞看出她的才能和气度,坚持把她送到杭州女子学校读书。

叔父陈栖霞是国民党空军的高级将领,思想开明,和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来往都很密切。也正是在叔父的影响下,陈慕华早早就完成了革命思想的启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设立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军事人才。胸怀大志的陈慕华希望能就读这所学校,实现自己抗日救国的理想。1938年,她离开家乡,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没人能想到,陈慕华和家乡的亲人自此一别,再见面就是50年后。

雄心壮志 军事参谋

17岁的陈慕华登上了北上的火车,也开启了她成为巾帼英雄的一生。3月中旬,陈慕华抵达延安,并在八路军介绍处的帮助下,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的学员。当时,大学里的女生本来就是少数,而且都被安排在护士等专业。但陈慕华志不在此,她一心想要学习军事理论,成为能打胜仗的军事参谋。

陈慕华和其他几位女同学商量后,联名写了一封申请书,并在报告会后亲自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打开信件,上面写道:

'男同志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女同志也能做到。因此我们希望能进军事参谋训练队,学习真正的军事知识。'

毛主席看着陈慕华坚定的眼神,也欣慰地点了点头,当场同意挑选一批女同志参加军事参谋训练队。毫无疑问,陈慕华成为了其中之一。

如愿进入到军事参谋训练队后,陈慕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苛刻。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体力训练,她都不输男同学,力争做到最好。即使老师对女生的体力要求比较宽松,陈慕华也还是按照最严苛的标准训练。

短短三个月后,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陈慕华提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训练队的同学们每天朝夕相处,患难与共。陈慕华也和东北同学钟毅日久生情,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钟毅非常佩服陈慕华的毅力和志气,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两人更是生出几分惺惺相惜的亲情。

1940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当时条件艰苦,没钱举办婚礼和酒席,两人搬去了一个窑洞,就算是结婚了。

与女分离 脚步不停

1943年11月,陈慕华和钟毅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但两人并没有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感到快乐。因为叔父陈栖霞是国民党将领,因此陈慕华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受到了牵连。她被迫和家人分离,独自被隔离起来。

二女儿没有奶水的喂养,整日奄奄一息。陈慕华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暂时把她送给别人抚养。在朋友的介绍下,只有三个月的二女儿被送到了纺织女工王进的家中。

1945年,王进和家人准备离开延安。此时的陈慕华还没有完全脱离困境,因此二女儿也被养父母带走。当时通讯不便,陈慕华夫妇和王进也失去联系,女儿的下落也成为了两人的心事。没能亲自抚养女儿长大这件事,成为了陈慕华心里永远的遗憾。

1945年11月,陈慕华和钟毅被派往东北铁路部门工作,九年后才调回北京。钟毅也因为身体原因,担任部级职务几年后,就早早退了休。但陈慕华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她的能力和志向都不输男儿。

调任中央对外经济联络部后,陈慕华主管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工作。新中国本身就不富裕,陈慕华要在有限的成本内最大限度地援助非洲国家,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无论是援非铁路每一公里的成本,还是援建纺织厂的棉纱质量,陈慕华都能记在心中。

在联合国关于是否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大会上,正是因为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投出赞成票,中国才名正言顺地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

而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支持中国,和对外联络部的工作成果是分不开的。而陈慕华更是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成功拉拢了第三世界国家。

寻回女儿 巾帼英雄

虽然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陈慕华来说,失去音信的二女儿始终是她的心病,自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女儿的想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5年陈慕华在一份名单中看见了王进这个名字,她不确定这是否是30年前延安的那个纺织女工。托人打听一番后,陈慕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二女儿。

在和王进一家见面时,陈慕华和钟毅紧紧握住二女儿小苹的手,泪流满面。他们没有想到,时隔三十年后还能见到自己的亲生女儿。尽管当时是迫于形势才将女儿送人,但陈慕华还是一直向女儿道歉。

王进夫妇对养女的感情也很深厚,但还是表示愿意让小苹回到亲生父母的家庭。可怜天下父母心,陈慕华又怎么忍心让王进夫妇再经历一次痛苦呢?她拒绝了这个提议,并说道:

'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替我养育小苹,小苹还是你们的女儿。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有共同的孩子,这样我们两家人都是亲戚了。'

就这样,陈慕华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陈慕华和钟毅共有四个女儿,常常被人夸为'四朵金花'。如今寻回二女儿后,一家人才终于团聚。

了却心愿的陈慕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并于1978年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副总理'。当时和她一起当选的还有邓小平、徐向前等人,陈慕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

老骥伏枥 投身公益

此时的陈慕华已经57岁,本应是退休的年龄。但新中国百废待兴,她不愿早早退休,而是继续主管经济建设工作。她身高1米73,身体状况又很不错,因此才能长年奋战在工作一线。

陈慕华的工作成果十分突出,被邓小平亲自点将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央行的财政货币政策都作出了重要改革,陈慕华本人也被称为'中国金融改革第一人'。

直到68岁时,陈慕华才结束在央行的工作,从一线岗位退休。她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发光发热。在人大代表主席团的推选下,陈慕华当选为妇联主席,开始领导她从未涉足过的妇女工作。从此,她就再也没有停下妇联工作的脚步,生命中最后一份职务都是妇联名誉主席。

在做妇联工作时,陈慕华总是能落到实处。从小被父亲轻视的她深知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女童都会面临失学的困境。在她的指令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开展'女童升学计划',为这一部分孩子提供助学金。这就是'春蕾计划'的雏形。

陈慕华不仅是这一基金的发起人,更是捐助者。她每年都要用自己的工资,捐助数十名失学女童,帮助她们改变命运。除此以外,陈慕华还会要求已经参与工作的家人,每年都要至少捐助一名女童。

通过这些落到实处的举动,我们不难看出陈慕华作为一名女性,对妇女工作有着更深的共情能力。

陈慕华另一项重要的公益活动就是'母亲水窖',这是专门为西部干旱地区成立的援助项目。在陈慕华的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关注到西部缺水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并为它们成立专属基金会,改善缺水状况。

当记者采访陈慕华为何会为该项基金取名为'母亲水窖'时,她是这样回答的:

'在西部严重缺水的地区,妇女的生活负担更重。我希望我们能够关注到这些妇女,并惠及到她们周围的人。'

这项基金成立后,每年都会受到来自陈慕华的捐助。她用自己的行动,来呼吁所有人关注弱势的妇女和儿童。

2011年5月12日,陈慕华于北京病逝,享年90岁,圆满地画上了人生的句点。尽管出生了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但陈慕华没有变得脆弱敏感,而是充满勇气地去挑战人生的高点。

革命战争时期,她巾帼不让须眉,成为屈指可数的军事参谋。新中国成立后,她也没有安于享乐,而是投身到祖国建设的洪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她将生命的光热燃烧到最后一刻。一生简单干净,不慕虚华,她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巾帼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慕华:国军少将之女,成为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却也有遗憾
国民党少将女儿,变成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毛主席:她是巾帼豪杰
陈慕华和她的爱人、子女
陈慕华:她是国民党少将之女,八路军首位女参谋,建国后任副总理
她是中国金融改革第一人,17岁奔赴延安,59岁成副总理,享年90岁
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陈慕华,向领导人自荐,建国后成为副总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