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们之间是真正的连接,还是只是你的“执念”?|深度:为什么有的人越爱越会失去?
最近,我看到一则粉丝留言:

(向上滑动启阅)

我和男友是在网上认识的,我一直觉得我们很合拍,无论我和他分享开心还是难过的事,他都能get到,我觉得他就是我的灵魂伴侣。我们异地了好几个月,他从没提出过要来见我,但是我们之间真的有非常难得的默契,这样的爱情怎么能不去奔现呢!虽然他不来找我,但我可以去找他呀。

于是我去到他的城市,想给他一个惊喜。谁知道他见到我的时候,却怪我没有提前说一声。我在酒店住了好几天,等着他邀请我去他家,但是他好像很忙,好几天没来找我。 

我真的又难过又生气,我为了他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他怎么可以这么对我?我觉得我和他之间真的有很特殊的缘分,但是现在我好像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到这则留言,我想起一张曾多次出现在我们文章中的插图:


可以看出,这位粉丝坚信她和男友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无可替代的连接(connection),但其实,她感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连接,而是一种attachment。如果她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而没有和对方建立起真正的连接,今后,她依然很容易陷入困扰,而这段关系也不会持久。
 
要澄清的是,在这里,我们所说的attachment不是指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为了做出区分,我们在本文中会将attachment译作“我执”。



为什么说,这位粉丝感受到的是“我执”而非“连接”呢?

因为,她只是盲目相信两人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联系,并坚定她的幻想——“只要我去见他,他一定会很开心的”,而且她把这份幻想当作真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执”是虚幻的而非现实的,是满足自我心意而不考虑对方真实感受的。

那么,真正的连接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以这位粉丝为例:如果她和男友之间存在真正的连接,她不仅仅会因为对方能get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感到“合拍”,她自己也会有兴趣去了解和关心对方的一切。

当她深入了解这个人后,如果她想要奔现,她自然地会去询问对方的想法。假如对方还没有准备好,她可能会感到失落,但她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真实的情形,并重新判断要不要继续发展这段关系。
 
显而易见,“我执”与“连接”根本是两码事。
 
“我执”,源于佛学中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指的是一个人执着于自我的欲念。
 
更形象地来解释,你可以想象:有一只漂亮的蝴蝶飞到了你的手掌上,如果你想要紧紧地抓住它,生怕它飞走了,那么这就是“我执”,你执着的是“想要蝴蝶属于我”的这个欲念。
 
如果你温柔地任由蝴蝶在你的手上栖息,不担心它会飞走,且始终欣赏着它的美和活力,那么你就与这只蝴蝶产生了连接。

所以,连接,指的是一种不执着于(detached)个人想法、情绪和经验的,真实存在的、深刻纯粹的关系(Meredith, 2020)。

当我们面对一段关系时,怎样才能辨识,自己感觉到的只是“我执”,还是与那个对象产生了真正的“连接”呢?
 
01 我执基于头脑(mind),连接基于心灵(heart)
 
“我执”的产生,在于一个人无意识地围绕着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来生活。比如说,有人期望伴侣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有人觉得自己的关系“应该”是这个样子……当现实不像ta们想的那样,ta们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渴求、沮丧和怨恨。
 
在真正产生的连接的关系中,我们还是会产生沮丧、怨恨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本身不会因为连接而消失。但重要的是,这些情绪体验是来自于两个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而非一个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虚无的声音。 

02 我执是自私的,连接是无私的
 
“我执”有时候会让你感觉你非常需要一个人。有需求是很正常的,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到底是爱那个人,还是因为ta可以满足我某些需求才爱ta?如果ta有时无法称赞我、秒回我、把我放在第一位……我还爱ta吗?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认为自己是无私的,但在ta们内心深处依旧渴望得到回报,这实际上还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形式。
 
真正的“连接”,是一个“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当连接发生时,我们会开始主动考虑对方的利益。比如说,你感到你不仅仅关心ta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你也关心自己能够如何让ta感觉到你的爱,因为你希望这样可以加深你们之间的连接。

连接让我们把对方的利益看成是自我利益的一种延展——经常说的从“我”变成了“我们”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两个人的利益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甚至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只能满足其一时,真正的连接让我们有能力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

我们会愿意暂时搁置、部分妥协自我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的丧失和自我的牺牲。在权衡和实践的过程里,我们从孤立的个体,走向更为紧密的合一整体。
 

03 我执是占有,连接是自由
 
正如前文说到的那个关于蝴蝶的例子,“我执”好比是说你想把蝴蝶紧抓在自己手里,也就是占有它。在亲密关系中,“我执”也体现为一个人只有确保自己完完全全地占有对方,才能获得安全感,否则ta经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和嫉妒。
 
然而,真正的连接是自由的,就像你不必非要抓住蝴蝶才能欣赏它的生动和美丽,你也不会总是担心它离开你而感到害怕,在产生连接的关系中,双方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和感受。

因为真正的连接,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所以我们说,连接是自由的,它不仅可以在个体、社会和自然之间产生纽带,还能够激发出每个人身上美好的品质,创造出一段属于双方的独特的关系。

在真正的连接里,人从“我执”的依赖性中解脱了出来,摒弃了剥削他人的欲望,达到了一种与他人相遇而不依附的自由状态。
 
04 我执消耗能量,连接赋予能量
 
显然,一直保持紧紧抓住的状态听上去就很累。“我执”不止消耗你的能量,也消耗关系。诚如前文所提到的三点:总依附于头脑中的想象,会让你难以承受真实;如果只有“我”最重要,那对方就无足轻重;占有则是对关系中对象的限制、束缚和控制。

但真正的连接,能够赋予这段关系以流动的能量。连接的双方个体通过相互的给予,会不断革新和成长。同时,在两个变化生命的互动过程里,还会激发灵感,共同创造出新的事物。并因为这份创造力,开启对世界新的认知和体验。

那么,“我执”与“连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究竟该如何让真实的连接发生呢?

明天在下篇中我们会跟大家进一步分享,敬请期待。

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冷漠与疏离逃避爱”|穿着高冷外衣的回避型依恋者
明明很不安,却假装若无其事 | 你是不是纠结的“恐惧型”恋人?
你陷入了哪种恋爱模式?谈attachment theory
“你越爱我,我越想逃”:爱上了一个回避型依恋者,该怎么办?
哪类人的伴侣最难?回避型必须“榜上有名”
人家恋爱是若即若离,我的是若离若离若离若离若离若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