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日思】活在小城牡丹江

 编者按:一个很有故事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老师,认识她更多是通过文字,有情怀,有理想,获奖无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把中学语文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诗意的行走,或遥望星空,或流连花间;她诗意的文字,如饮甘露,可润温喉。今天,选取她的一篇文章(有删节),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如果你们喜欢,就关注她的公众号!

每每远方的朋友问“你们牡丹江一定有好多牡丹花吗?”我哑然失笑,只好“自尊”地解释,“牡丹”是满语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像“哈尔滨”“齐齐哈尔”“乌苏里江”一样都是音译。

可是我们牡丹江的市歌却巧妙地利用了“花”的错觉:“牡丹江啊牡丹江,你是花的江,流淌着欢乐,奔腾着希望,牡丹江啊牡丹江,你是花的城,风发着绚烂,流溢着芬芳。”

歌词的作者是牡丹江市的宣传部长肖广森,他学养深厚,笔耕不辍,也是余秋雨的笔友,当年余秋雨写牡丹江,写镜泊湖,写东京城,写宁古塔,写这片流放者的土地,来牡丹江“行走“采风,都是肖广森部长一路陪同,肖部长的两个孙女都是余秋雨给起的名字。

如今,肖广森部长已经退休了,就住在我家楼下,经常看见他悠闲地散步逛早市,优哉游哉。在电梯间经常遇见,因为我是我们这个门洞上班最早的一个人,他恰好晨练,会询问我“吃了什么饭?”“读了什么书?”“教书累不累?”这个儒雅的老人气定神闲,也会让我一整天都“气沉丹田”。

牡丹江是一座秀丽的小城,环山靠水,“风水”极佳。东北苦寒,牡丹江是盆地,冬暖夏凉,冬天总是要比同纬度的城市的温度高上那么几度,牡丹江人爱自豪地说:“我们是塞北江南”。

没有水的城市总是显得有那么几分污浊,而牡丹江是闻名遐迩的卫生城。牡丹江发源于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有了水的百转千回,牡丹江这个小城便灵动了,秀美了,潮湿了,脉脉含情。

因为对镜泊湖难解的情感,总是爱不上西湖,总觉得西湖像一个妇人,浓妆艳抹也难掩那份沧桑,镜泊湖有少女般的天然的风流,明眸善睐得让你心动,牡丹江人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去镜泊山庄渡假。

那里有许多红顶的房子,像童话里的小白兔的家,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妩媚鲜妍,还有几分说不清的俄罗斯风情,到处是火山岩,到处是原始森林,到处是藤萝,把你的心弄得柔情似水。

大四的时候,我给哈师大中文系主管学生毕业分配的系书记李庭蔚书记“上奏”了一份“千言书”。因为李书记十分赏识我们家的“帅才”,我的“大哥同学”。要把他留在团省委。汪曾棋说“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二十年的夫妻了,当然早已是“兄弟”。我总是把老公称为“大哥”。当年大哥同学“叱咤风云”,自然愿意在省城的省委大院混个一官半职的。

可是我却在给李庭蔚书记的“奏折”中,大谈小城牡丹江有多秀美,多怡人,多适合人类居住,多有幸福感,今天看来我是太具前瞻性了,李庭蔚书记至今还在打趣我,大概的意思是说我“胸无大志,小富即安。”

哈尔滨太像梦巴黎,太摩登,太风情万种。我真的消受不起,我还是喜欢牡丹江的小家碧玉式的温润宁静。

大哥同学只好“追随”着我回到小城牡丹江,年轻时代的这份情感的确纯粹又纯粹。

牡丹江这座小城方方正正,横平坚直,一条主要的街道,几家大的商场,没有摩天的大楼,人们活得从容不迫。

双休日一定要逛商场“点点货”。卖服装的老板和服务员多数对我都很熟悉,一路逛过去,很多人在打招呼,“大哥同学”偶尔陪我逛街,总是很崇拜我:“嚄!在商场的知名度很高啊!”

我说:“那是!那是!一般一般,还须努力,还须努力!”

逛商场我有购物狂,这是“大哥同学”给我的高度评价,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情况。

文化广场,在城市的中心,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唱歌的,跳舞的,踢键子,蹬滑轮的,扭秧歌的,看热闹的,人挨人,人挤人,每个人却都那样的自得其乐,旁若无人。

和文化广场相呼应的是北山公园和江滨公园,“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不亦乐乎,那些“行者”们步履匆匆,健康意识的指数极高。

在牡丹江这个小城极容易成为“名师”,教出了一届好学生,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家喻户晓”了,很多家长就会慕名而来,给予你极大的尊重,极大地满足了你的虚荣心,让你获得成就感。

牡丹江这片土地钟灵毓秀,养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英雄的杨子荣,八女投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的词作者蒋开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词作者车行都是喝着牡丹江水长大的。

牡丹江也是各种文化的交汇地,满族文化,俄罗斯文化,朝鲜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

牡丹江这个美丽的小城,我对她的情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不尽,我会终其一生去爱她。

为什么要写她,为什么推荐她?除了她很优秀,很有成就,影响了全国很多的语文老师,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意语文之外,更多的是我从小到大的对语文的情怀,非常感谢我曾经的语文老师李文、王占芝、乔殿玉、赵凤珍、冯建新、李维政,这些老师对我都特别好,引领我走上文学的道路,虽然不是专业,但是对我一生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了。爱你们,我曾经的老师,你们永远是我人生的灯塔!

公众号:董一菲诗意语文

董一菲,女。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董一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学术领军人物,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多家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教改新星,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大赛一等奖,东北三省十佳语文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科研骨干教师,黑龙江省“十一五”先进个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哈师大,牡师院兼职硕士导师。

应邀在全国四十几个城市讲座授课,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仰望语文的星空》(长春出版社),《雪落黄河静无声》(现代教育出版社),《千江有水千江月》(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五部专著,主编《诗意语文行》《教学风格——生命个性与教学智慧的述说》《同课异构:高中语文经典篇目》等。

其“诗意语文”当选为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她倡导并践行诗意语文,追求语文的诗意与唯美,注重情感与语言的交织,意在发觉文学气息,感受浪漫情怀,用缤纷的语言,对文化的膜拜,及智慧与幽默构建一个诗意的课堂。在诗意语文的路上,一菲老师一直走在前面,并将继续引领向往诗意的年轻语文教师们不断前行。

公众号创始人:乔公子,喜欢阅读和写作的暖男,出身寒门,热爱生活,喜欢书法、电影影评、业余麦霸,一只思考的山羊,活在温暖的精神世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青年界》,获得过全国文学奖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镜泊湖(牡丹江)
美丽的牡丹江镜泊湖
东北牡丹江记忆:宁安、东京城高清旧照片
牡丹江为什么叫牡丹江?
【5A级景区】牡丹江镜泊湖(黑龙江)
畅游镜泊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