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病:胃痛胃胀与胃炎,三穴共用治何难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老师老师,我因为心口不舒服,经常出现空腹疼痛的情况。我去看中医,中医给我看了一些药物。后来我看医生写的单子是「心病」,我自己感觉不放心,又去医院做了一些和心脏相关的检查,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中西医对于某个病症表现,说法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心口疼痛,胃胀反酸,会称之为「心痛」,「心口痛」,「心腹痛」或者「心下痛」,这里的心指的是心脏的位置,并不是说心脏出现了病症。

一般在中医上指的多半是胃的问题,而不是心的问题,所以中医病例写的「心痛」,去西医那里应该检查胃,而不是检查心脏。

如果是心脏问题,中医有另外一个称呼「真心病」

这个患者艾灸了将近两个月,只要不是吃特别凉的食物,基本上没有胃痛出现。

对于胃的不舒服,重点推荐三个穴位: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戳上图,可进店)


1


穴位浅析

■.中脘穴,「脘」指的就是,中脘穴就是胃部偏中间的意思。

整个胃部有三个重要穴位,上脘穴,中脘穴和下脘穴,分别位于胃部的上中下三个区域。

中脘穴用到的几率最高,因为中脘穴连通脾胃,艾灸中脘穴可以疏调肝,肺,脾,胃的气机,尤其是具有升清作用。

身体之中有清浊之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如果体内清气不生,就容易气短,乏力,精神萎靡。

前一段时间一个11岁的孩子,说话低声细语,吃的少,面色不红润,典型的脾胃气虚,后来就重点在白天艾灸中脘穴,晚上揉腹5分钟,现在孩子饭量上去了,气血充足了,面色也红润了。

所以,中脘穴调节脾胃的消化功能,对于受寒胃痛,效果极佳。

「位置」:肚脐上4寸。

■.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能够健脾胃,消胀气,理气止痛。

胃痛,有时和时间关系很大。

吃饭前,因为腹中食物已经消化殆尽。饭前胃痛,我们叫做「空腹疼痛」,稍微吃点食物就能缓解,多半是十二指肠溃疡。

吃饭后,胃里面充满食物。饭后胃痛,即食物消化过程中胃痛严重,多半是胃溃疡。

胃炎,和胃溃疡的症状相似,相对而言症状略轻微,会伴随有上腹部的胀满,嗳气,打嗝等。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和脾胃的升降有关系。因为「脾气主生,胃气主降」,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的过程是:食物入胃,下入大肠,脾则将食物精华,也就是清的物质上输心肺,形成气血;浊的下降,排出体外。

所以,升降正常,是气血的基础,升降无序,气血失调,五脏六腑没有了基础的气血,自然百病缠身。

中脘穴主升,足三里穴主降,升降搭配,一升一降,脾胃运化才能正常。

「位置」:屈膝90度,膝盖骨外侧凹陷下3寸。

■.内关穴,在「四总穴歌」记载:「心胸寻内关」。说明艾灸内关穴对胸部、心脏部位以及胃部的止疼效果比较明显。

并且,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连通阴维脉。而阴维脉是治疗心脏类病症的重要经脉,比如冠心病的取穴,就多用阴维脉的穴位。

之前有一个患者心肌缺血,左侧经常胸闷,舌苔淡白,舌质也偏淡。「舌苔白为寒,舌质淡白气血不足」。

这个患者重点艾灸内关穴,关元穴,血海穴,足三里穴,过了四十多天,再次去检查心脏是发现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胸闷基本上也消失了。

「位置」:手腕横纹上2寸,两条大筋之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病?拉肚子?按摩这三个穴位帮你解决
养生先养胃,好胃活百岁!想治好胃病,只需要记住三个穴位!
胃炎、胃溃疡、胃痛、消化不良,就这样按这个穴位十分有效
常见胃痛的艾灸疗法
胃痛警报!你的胃已经进入危急状态!一个穴位帮你解除警报
胃痛胃胀总不好,受点凉就腹泻,2味中成药调理脾胃,远离胃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