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阳:温经通络第一要穴,专治手脚发凉,关节冷,腰脚不温,寒冬必备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到了冬天之后,最近几天回老家了,老家没有集中供暖,开空调也不暖和,四肢冰凉,手脚冷,关节疼痛的病症又犯了了,有没有驱寒使身体不这么冷的方法?

想要解决身体寒凉,导致寒凉疼痛的三个原因,先了解下:

第一:阳气不足。

健康,是建里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阳指的是阳气,阴指的是阴液,阴液泛指体内一切的液体。

阳气不足的患者,可以多吃点温热类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姜枣茶等。

经常熬夜,久病的患者,会耗损大量的阳气,容易出现体寒。

第二:阳气郁结。

阳气郁结,这类患者实际上阳气的量是够的。

只是阳气运输到各个部位的路途中,受到了阻碍,导致阳气发散不出来,这就要温通经脉。比如擦胁肋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血虚受寒。

血虚,就是是体内血液不足。

血液有滋养的作用,比如皮肤得到血液滋养,会有弹性,有光泽。头发得到血液滋养,会乌黑浓密。

同时,血液还有温暖身体的作用。因为「心主血」,血液从心脏泵出,流经身体各处不仅带来营养,也带来温度。

手脚,关节等寒凉部位,往往距离心脏较远,心脏的供血对于远端四肢滋养不足,从而导致寒凉。

对于体寒,关节冷痛,推荐四个穴位: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太冲穴。

(戳上图,可进店)

1


养气血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食物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生成气血,供给全身。

中脘穴,是八会穴的腑会,也就是全身五脏六腑之中,六腑的精气交汇的地方。

凡是和六腑相关的病症,都能用中脘穴来解决。比如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类的疾病都可以选择中脘穴。

中脘穴还是胃的募穴,所以六腑之中的病症,中脘穴以调治胃病效果最佳。

一次,一个朋友在家喝了点啤酒,随后腹泻胃痛,感觉上腹部一阵阵的痉挛,疼痛厉害。

当时给他推荐了三个穴位,中脘穴,足三里穴和梁丘穴,过了二十多分钟,疼痛就缓解消失了。

中脘穴的穴位深处,对应的就是「胃」。

「位置」:肚脐上4寸。

■.足三里穴,作用和中脘穴类似,是胃经的合穴,也是治疗胃病首选穴位之一。

中脘穴和足三里穴搭配,能增强脾胃运化食物的效率和转化率,能生化气血。

在去年就有一个患者,腹泻,肠鸣,怕冷特别严重,吃了很多调补气血和补阳气的药物,总是不见效。

原因就在于脾胃消化太差,药物的药效无法彻底运化和吸收,之后先暂停了药物,重点艾灸了中脘穴和足三里穴,过了一个月,脾胃功能有了好转,再次服药,效果就非常的明显。

所以,久病患者,脾胃差的朋友,可以把这两个穴位作为日常保健穴位。

「位置」:屈膝90度,膝盖骨外侧凹陷下3寸。

2


通经脉

■.气血充足之后,我们下一步就要考虑经脉是否通畅。

关元穴对于体寒的患者而言,是一个要重灸的穴位。艾灸时间推荐40-60分钟以上。

关元穴是任脉,肝经,肾经和脾经的交会穴,而「肝主藏血」,「脾主统血,主生血」,「肾主藏精,精可以转化为血」。

可见,肝脾肾都和血的关系非常密切。艾灸关元穴就一次行打通了三条和气血相关的大经脉,既可以补血,又可以通络,血液充盈,就能驱散在身体各处的寒邪。

「位置」:肚脐下3寸。

■.太冲穴,作为肝经的原穴,有「顺气」的效果。

一次,患者说:我一生气发脾气,就感觉头晕,一量血压就发现血压飙升,数值偏高,怎么办?

我回答说:按揉太冲穴,可以顺气,浇灭肝火。太冲穴可以补可以泻,重按能清肝火,顺气,避免易怒导致血压飙升。

轻按+艾灸,可以调补肝血,使「肝主藏血」的功能增强。

气顺了,血液在经脉中跟随气循行到身体各处,手脚,关节,小腹都可以得到气血的充足滋养,就不容易受寒疼痛。

「位置」:足背,沿第1、第2 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可感有一凹陷处即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脚冰凉、关节怕冷,竟是阳气不通?一个小方子,帮你活血通络
刮痧的作用 刮痧三个部位可以养生
8部位刮痧保健法 简单易行治小病
针灸治疗痛风
身虚体寒、手脚冰凉?这个穴位按5分钟,促进补血活血、生发阳气
膝关节冷痛,脾胃问题?膝关节咔咔响,肝问题?懂其中联系,方能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