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思维方式,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小飞老师说:

你有没有发现。

有时孩子会又“怂”又“逊”。

比如,前面有个梯子,不管你怎么鼓励,示范,孩子都不敢爬上去。

他会说:我不行,我不要,我不可以,不喜欢。

连尝试都没有,就直接拒绝。

实际上,不是孩子真的不行,只是他们给自己设了限。

其实我一直都有倡导,让父母想方设法给孩子打破界限,要多想怎么才能做到,而不是直接说我不行,就不去尝试。

但前几天发现,有些父母,也是习惯给自己设限的。

比如,我们上次推文,讲了诗词女孩武亦姝的故事,有说到武亦姝的爸爸4:30关手机,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就有用户留言说,我们又不能4:30下班,这辈子是没办法跟人家比了。

而且点赞数还挺多,应该是很多人的心声。

小飞老师在后台,经常看到上面这类留言。

因为他们有钱,因为他们有时间,因为他们有文化,因为他们脾气好......

这些我都没有,所以这故事对我没用,散了吧。

这世界的确不是所有人条件都一样。

但也不是他们能做的,我们就不能做。

不要让外物限制住自己的行动,而是去想,我怎么做,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不设限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曾经,我看过一本自传,那是一个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他一开始,只是个建筑工人。

有一次,经常合作的桥架厂商赶工不及,而工地又急缺桥架,在全施工队休工3天后,他站出来跟包工头说:“我表哥是做桥架的,现在我就可以出去弄桥架过来。”

在催命的工期追赶下,包工头同意了他的提议。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卖桥架的表哥,而是出门就打车去桥架厂,疯狂打电话,谁有货,谁就是他的表哥。

从那次开始,工地上的桥架,很多都是从他手中买了,他可以趁休息日去挨家挨户看桥架,选出好的,价格便宜的买来,再加价卖给工地,这让他攒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从他这里买桥架的老板越来越多,他就离开工地,专做桥架倒卖。

有一次,一个老板问,既然你是卖建材的,那你对装修熟不熟?

他马上回答,熟!

于是这老板说,朋友需要装修一个机房,需要隔热、屏蔽、防水、防雷......

这些东西,他一个也没听说过,毕竟他只是个卖桥架的!

但他还是说,可以,没问题。

挂了电话他就开始找装修公司。

装修公司的报价,他一分钱没提,原封报给了老板,没赚钱地把这个活儿做了,为自己留下了可靠,能办成事儿的印象。

这曾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但他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只要机会来了,他就抓住,至于怎么做,那是抓住机会之后要考虑的。

其实我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人。

那就是我们飞慕课的入驻导师大巴老师,大巴老师家里穷,十几岁就开始在超市做搬运工,做搬运工期间,他报名学习五笔打字。

然后去广州,做仓库管理员,正是因为打字速度快,他很快成为了打单员。

在做打单员期间,他报名学习电脑硬件维修技术,并因此升职为公司的网管。

在做网管期间,他又报名学习电脑机械制图技术,并因这项技能,跳槽到了高薪外企。

然后他又自学理财知识,如今做理财教育,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最近,我很久没见到大巴老师,他又去学习了,不知道又会给人生带来什么大跨越。

不管是那个企业家,还是大巴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不会跟自己说我不行!

而是去干!!

没时间就挤时间,没人脉就拼脸皮,没钱就去赚、去借。

不会就学,靠着果断和决绝,硬是在一片荆棘的人生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不设限的人生。

真的要多爽,有多爽。

世界的确有不公平,但远不至于没选择

很多家长,在看到黄磊的女儿,陈小春的儿子之类的明星小孩。

都会有种对不起自己孩子的感觉。

因为觉得没办法给自己孩子同样好的教育。

其实大可不必。

举例说明吧。

前几年,我姐就非常焦虑。

因为她的闺蜜家里条件比较好,给孩子读蒙台梭利幼儿园。

每个月需要六七千块。

姐姐就觉得小外甥上普通的幼儿园,从一开始就被人甩下去了。

甚至把两个孩子的不同,都归咎于上的幼儿园不一样。

然后陷入无限地自责。

所以我就问她,你其实可以去买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书,和蒙台梭利的教具啊。

我们不能送孩子去读,是既定事实。

但是在事实之外,还可以有变通不是?

别人花钱可以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

其实去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书不贵,教具也不贵,还能搜到相关的视频,甚至还能去蒙台梭利幼儿园参观,看看他们是怎么通过教具,来陪孩子玩。

一味地自怨自艾是没有用的,站在我们的现实处境上,看我们如何做,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才是我们该有的思维方式。

比如,武亦姝的爸爸可以四点半下班,那不代表我们也必须四点半下班呐。

你也可以8点开始亲子时光。

重要的,是从武亦姝的故事里,结合自己的家庭现状,找到一种可以学习的教育方法。

如果看完别人的故事,只有焦虑和羡慕,然后说一句我不行。

那纯粹是浪费时间了。

永远不要被“我不行”封印,而是去想我怎么做,才能行。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由思维方式产生。

你的思维方式,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有人可能会说,我也不想给自己设限啊,可限制确实存在,我能怎么办?

只有两个字:突破!!

不给自己设限,是一种需要刻意学习的思维方式。

人生那么长,只要努力,还就真的有无数可能。

怕就怕把自己困在一方小天地,打死也不尝试走出。

一、成长型思维

之前我提过“成长型思维”,就基本可以解决自我设限的思维死胡同。

小飞老师的口头禅是:机会永远在下一次!

不是做不到,只是暂时做不到。

很多小宝宝,又自尊又玻璃心,而且脾气非常急躁。

他们垒不起一块积木,就能因为挫败而愤怒。

会说话的宝宝通常还在要加一句:太难了,我做不到,我不会......

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宝因为做不到这个,生气了啊?没关系,来跟我一起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做到。我们要找解决办法,这次不会,多做几次就会了对不对?不生气的。”

责怪于自己无能,会一直无能。

唯有付出行动,才能快速成长。

二、杠杆思维

杠杆思维一:善于借助工具

当孩子怎么都够不到桌子上的东西时,你是不是可以提醒孩子借助凳子?棍子?

其实这种思维,在工作上也很实用。

举例:如果你是组长,需要统计全组员的绩效,但数据繁琐复杂,每次都要花半天时间,你会怎么做?

是不是可以找产品经理,去沟通能不能研发出一个统计绩效的小程序?

这种瞬间解决自身不可达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杠杆思维最普遍的运用。

杠杆思维二:善于借助他人

借助工具,是很有局限性的。

而借助他人,就能量无极限了,我上面举的工地工人发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路借助他人的过程。

别人,往往有你没有的优势,和你不知道的信息。

你自己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没有任何突破的事,别人稍微一指点,再帮你推荐几个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育儿上,就是教给孩子求助和向他人学习。

其实每个人都有局限,而杠杆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消灭局限。

哪有人天生能力卓群,什么难题都难不倒呢?

只是有些人的思维方式优越,从来不自己闷头做事。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到大家启发。

今日话题

你的孩子有没有不敢尝试的情况?

本文编辑:小飞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未发生的事过分担心
一张家庭教育表,价值连城!
哪个老师总结的,太有才了,知道这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那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成功者必备的三大思维方式,你值得学会
乔布斯有哪些厉害的思维可以用在育娃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