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地随笔】在唐诗、宋词、元曲里浅吟低唱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唐诗、宋词、元曲里浅吟低唱


文/王莹莹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现从唐诗《钱塘湖春行》、宋词《声声慢》、元曲《天净沙·秋思》中来寻求景与情的和谐交融。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简约不失意韵的描绘了西湖早春旖旎的风光,七点一圈(七点:水、云、莺、树、燕、花、草,一圈: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的刻画,让我们领略了一曲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不远处调皮的黄莺时而软语温呢时而争跳高枝,连那内秀温柔的小燕子都在忙碌的衔泥筑巢传递春天的信息。脚下争奇斗艳的花儿多得叫不出名字,触目是花海一片,那踏踏马蹄在鹅黄嫩绿的小草里若隐若现。不过最难忘最留恋的还是西湖东边那绿荫连绵的白沙堤。

我们无意探求诗人何以这样的兴致,但是诗中的“一初、一低、一早、一暖、一新、一乱、一浅”流露了诗人对西湖美的赞叹和留恋。如果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评价是一幅水彩画,那么,“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感叹则是一幅工笔图。平静的湖面,低垂的云脚;争鸣的黄莺,衔泥的新燕;纷繁的红花;连绵的绿杨;组成了一幅静与动和谐、景与色交错的画面。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乐天的才思与智慧,诗中流泻了一个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动、向往与憧憬。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无意卖弄,却收效颇佳。“喜、叹、爱”的真情使得炉火纯清的白描笔法的运用更彰显了一代诗王的魔力。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不久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这首词所抒发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感情。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下片由远及近,通过所见、所闻、所感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怎一个愁字了得?”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可谓言尽而意无穷。词中一系列的意象更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凄清、愁苦的境界。“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都让人感觉秋的落寞与凄凉,更何况年岁已高、孤苦伶仃、多愁善感的李清照!

“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力不抵风急,更不胜愁力。那南飞的大雁似曾相识,它的消失正如和丈夫鸿雁传书的美好一样渐行渐远,可那刻骨的爱恋却倍感心酸。被雨打落的菊花收敛了昔日的娇艳,憔悴的模样如形容槁枯的自己,“梧桐一叶而知秋”,和着细雨霏霏,那飘落的黄叶啊,一如在黄昏中形单影只的愁人的心碎片片。

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未点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 “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藤枯,树老,鸦昏”在暮色苍茫的秋野中独特的景物,给人增添无边的落寞和无助,可那断桥边升起的袅袅炊烟更让人思念自己的家,或许家中有娇美的妻,羸弱的双亲,待哺的孩子。西边的残阳更烘托出瘦马边伫立凝望的游子的茕茕孑立。

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萧飒悲凉的秋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古人宋玉曾这样形容女子的身量的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我们用这句话来形容马致远的小曲是太贴切不过了。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纵观唐诗、宋词、元曲,皆有情因景生,景因情合。古典诗词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唐诗、宋词、元曲是古典文学的艺术奇葩,在诗、词、曲里浅吟低唱,和古人一同去感受自然美,人情美,会是我们心灵的一笔永久的财富!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宋词元曲中,三首最有名的秋思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诗歌的魅力作文500字(精选3篇)
《唐诗 宋词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
唐诗宋词元曲都比不上的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如果各选一首历史最佳,那就是这三首了!
《唐诗宋词元曲一万首解析》——帮你读懂唐诗宋词元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