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1数学学业水平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1、 集合 (1) 、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 、描述法() 、图示法() ;(3)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 ,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元素 a 和集合 A 之间的关系 a∈ A, 或 a A;(5) 、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 Z ;整数Z;有理数集Q;实数集R。2、子集 (1) 、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 B,则 A 叫 B 的子集 ;记作A B,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 与 A≠φ(2) 、性质①、 ;②、若 ,则 ;③、若 则 AB ;, C, A,3、真子集 (1) 、定义A 是 B 的子集 ,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记作 ;B(2) 、性质①、 ;②、若 ,则 ;A, ,4、补集①、定义记作 ;},|{xUCU且②、性质 ; ACAAU)(,, 5、交集与并集(1) 、交集 }|{BxB且性质①、 ②、若 ,则A, AAB(2) 、并集 }|{x或性质①、 ②、若 ,则,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ACUABBA2判别式△b 2-4ac 000二次函数 02acxxf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2acbxa有两相异实数根 ,212x有两相等实数根 abx21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2 }|{x“>”取两边 }|{R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02acbxa|21x“<”取中间 不等式解集的边界值是相应方程的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ax +b x+c0 恒成立问题 含参不等式 ax +b x+c0 的解集是 R;22其解答分 a=0验证 bx+c0 是否恒成立、a≠0(a1 01 0a1图象(非奇非偶)定义域 (-∞, ∞) (-∞, ∞) (0,∞) (0,∞)值域 (0,∞) (0,∞) (-∞, ∞) (-∞, ∞)单调性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性质函数值变化 0,1,xa0,1,xa10,,logxa 10,,logxaO 1 ylogaxxy O 1y xylogax1yax xyO1y xyaxO6定 点 过定点(0,1),a过定点(1,0),loga图象特征图象在 x 轴上方x 图象在 y 轴右边x图象图象关系的图象与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xayyalogy第三章 数列(一) 、数列(1) 、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每个数都叫数列的项;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定义域正整数集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 ,N值域数列本身,对应法则数列的通项公式;(2) 、通项公式数列{ }的第 n 项 与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例数列 1,2,,n 的通项公式 a nan1,-1,1,-1 ,,的通项公式 ; 0,1, 0,1,0,,的通项公式n1 na21n(3)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 }的第一项,且任一项 与它的前一项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用一个nana1n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递推公式;例数列{ } , ,求数列{ }的各项。n11nnana(4) 、数列的前 n 项和 ; 数列前 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nnaaS321 211Snn(二) 、等差数列 (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2) 、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差是 ;整理后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 ,dnan11ad(3) 、前 n 项和1. 2. (整理后是关于 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2SnSn2(4) 、等差中项如果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即 或aAbAab2baAbaA2[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 2 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5)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于数列 ,若 常数,则数列 是等差数列。 nadan1 na7②、等差中项对于数列 ,若 ,则数列 是等差数列。na212nnana(6) 、等差数列的性质①、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是等差数列的第 项, 是等差数列的第 项,且 ,n mnm公差为 ,则有ddman②、等差数列 ,若 ,则 。qpqpmnaa也就是 ,如图所示23121nnnaa  nnana112,,,31③、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其前 n 项的和, ,那么 , , 成等差数nnS*NkkSkkS23列。如下图所示 k kkS SkSk aaaa3 232k 3121S321 ④、设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奇数项的和, 是偶数项项的和, 是前 n 项的和,na奇 偶则有前 n 项的和 , 当 n 为偶数时, ,其中 d 为公差;偶奇 2n奇偶S当 n 为奇数时,则 , , (其中 是等差数列的中间一项) 。中偶奇 aS中奇a21S中偶 a1中⑤、等差数列 的前 项的和为 ,等差数列 的前 项的和为 ,则 。na121nnb 12nS 12nSba(三) 、等比数列(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 ) 。0(2) 、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比是 )1nqa1aq(3) 、前 n 项和] (推导方法乘公比,错位相减),1,1qSnnn说明① 1qaSnn○ 2 11aSnn当 时为常数列, ,非 0 的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3 q1an(4) 、等比中项如果在 与 之间插入一个数 ,使 , , 成等比数列,那么 叫做 与 的等比中项。abGbGab也就是,如果是的等比中项,那么 ,即 (或 ,等比中项有两个)aa2(5)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8①、定义法对于数列 ,若 ,则数列 是等比数列。 na01qnna②、等比中项对于数列 ,若 ,则数列 是等比数列。21n(6) 、等比数列的性质①、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是等比数列的第 项, 是等比数列的第 项,且 ,namanm公比为 ,则有qmnqa②、对于等比数列 ,若 ,则vuvumn也就是 。如图所示 23121nnnaa  nnanaaa112,,,31③、若数列 是等比数列, 是其前 n 项的和, ,那么 , , 成等比数列。S*NkkSkkS23如下图所示 k kkS SkSk aaaa3 232k 3121S321 (7)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常用方法分析通项,寻求解法, ,2321 2151n161n①公式法 “差比之和”的数列 32532532n②、并项法 n1432③、裂项相消法 61 14321 n④、到序相加法⑤、错位相减法“差比之积”的数列 123nxx第四章 三角函数1、角(1) 、正角、负角、零角逆时针方向旋转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负角,不做任何旋转零角;(2) 、与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 在内,都可以表示为集合{ } Zk,360|(3) 、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2、弧度制(1) 、定义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用弧度做单位叫弧度制。9(2) 、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 弧度,1 弧度80 18570(3) 、弧长公式 ( 是角的弧度数) rl|扇形面积 2|21S3、三角函数 (1) 、定义(如图) (2) 、各象限的符号yryxrxxycscotcoseanin (3) 、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角度 03456091203510827036的弧度6346sin0212122010co303tan013 310 0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1)平方关系 (2)商数关系 (3)倒数关系1cossin22cosinta1cotta22eta1itsi22csot 1eco(4)同角三角函数的常见变形(活用“1” )①、 , ; , ;22cs1sin2cs1in22sin2sin1cos② ,ioiotta2 cotiicotao③ , 2sn1csn1csin2 |csin|2s1sinxy _ _O xy __ cosO tanxy _ _OP(x,y)r x02xrysecsincostatsc110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一  tan360tancos360cosin360sin  k k k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tan180tancoscosii tan180tcosiitantcosiitan360tcossii 补充 cot2tansicsicot2ansisicot23ansicot23ansi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S sisisi S sinsisi Cncocoa Ccocoa Ttan1ttnTtan1ttn的整式形式为 ta1t 例若 ,则 . (反之不一定成立)45BA2taBA7、辅助角公式 xbaxbxba cossincossin 222 iicosi2 x(其中 称为辅助角, 的终边过点 , ) (多用于研究性质),atn8、二倍角公式(1) 、 (2) 、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2Scsin2si 2Ccos 2sin1coi1sin122 21cossn2  2T2tatas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中有哪些有趣的数列求和公式?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文字版)
数列知识2019-7-3
放缩法证明数列的不等式,这几种方式你学会了吗?
高考数学考点归纳(精品版)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与结论分类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