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一位不知名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爱国诗篇,震撼人心!

爱国是中华儿女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自古至今,一位位诗人,写下了一首首千古爱国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大放异彩。比如,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再如,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然,诸如此类的爱国诗篇还有很多。小编下面便选取了其中一首颇为特殊的爱国诗篇介绍给大家。它出自于南宋一位相对来说不知名的诗人郑思肖之手,名为《寒菊》。顾名思义,它的特殊之处,便在于它是一首咏物诗,却在句句紧扣寒菊特性描写的同时,又处处关合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欣赏郑思肖的这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末年诗人、画家。其诗多以怀念故国为主题,表现诗人坚贞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寒菊》这首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以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首先,诗的开头两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便对寒菊的特性进行了集中描写。

它的意思是说,菊花独自盛开在寒冷的风霜中,从不与盛开在明媚时节的百花为丛;而百花已经凋落后,唯有菊花傲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字,既有菊花傲立风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有人们赋予菊花高洁、坚贞的内涵之趣。它可以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来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则是诗意的升华,是郑思肖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它的字面意思是说,菊花即便是枯萎,也只是在枝头逐渐枯萎,它的花瓣不会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之中。“北风”,在南宋诗人的笔下,多指来自北方势力的侵扰。所以这里便体现了诗人宁可死去,也绝不屈服的崇高民族气节。

事实上,郑思肖,原名为之因。南宋灭亡后,才改名为思肖。原因就是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取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并且日常坐卧,也要向南背北,表示不忘宋朝。再结合这首诗来看,我们就很容易体会到诗人忠于宋朝、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操,可谓震撼人心。

综观郑思肖的这首诗,写寒菊其实就是写人。所以这首诗在充分体现菊花特性的同时,也充分表达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操。它既让我们享受到了诗意的美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启迪,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是一首千古爱国诗篇。对于爱国诗,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欢迎和小编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诗里一首经典的咏菊诗,全诗仅28个字,却写得壮怀激烈掷地有声
他的这首咏物诗,被誉为咏物经典,后两句蕴含人生哲理,百读不厌
(宋)郑思肖《寒菊》
宋朝冷门诗人,在亡国后写下一首小诗,短短4句成千古名作
寒菊 宋·郑思肖
描写菊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