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准高三生家长,暑假哪些坏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高考

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好习惯!准高三家长们,现在距2019年高考只有311天,如何规划孩子的暑期时间,纠正不良习惯,帮助其实现完美逆袭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蜕变攻略!

暑假有哪些“坏习惯”

一、晚上不睡觉 早上起不来

暑假坏习惯排在首位的当属长期睡懒觉。睡懒觉导致作息时间被打乱,紧接着后面的学习计划也跟着乱。更糟糕的是,假期结束,孩子又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调整生物钟。高三即将到来,自律非常重要。

二、饮食不规律

在学校,孩子往往按时按量吃饭。而在家,父母一般不会过多管束,看电视吃零食是常态。可零食吃多了,就没胃口吃正餐了。除此之外,部分家长趁孩子在家,想方设法给孩子大补,这不仅会造成孩子营养过剩,也会打破正常的饮食规律。

高三学生体力和脑力消耗大,营养是要跟上,但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营养搭配均衡。从这个暑假开始,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适合的营养食谱,以备应对高三高强度的脑力消耗。

三、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终于摆脱了学校的作业,很多同学到了暑假就将学习抛之脑后,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等。可是玩多了,就很难再收心。这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会有损身心,影响视力。准高三生在暑期一定不要沉迷手机,家长要进行督促。

四、不运动 宅在家

在学校,有固定的锻炼时间,能够保证每天适当的运动量。但是,暑假在家很多学生宁愿每天躺着,也不愿出去活动。暑假不运动,不仅可能导致虚胖,还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到了高三,时间会更加紧张,但还是鼓励准高三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抽出时间进行锻炼。高三是一场硬战役,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

五、完全不学习

对于准高三生来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不仅要完成,更需要提前做好高三课程的预习,每天要有固定时间练习,不能随意间断。

在暑期要制定日程表,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具体安排可以相对灵活一些。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定的规划,在迎接新学期的时候才不至于慌乱。

暑假孩子要做哪些调整

1、生物钟:首先调整

生物钟要调整,有些同学养成开夜车的习惯,晚上学习效率比较高,白天却昏昏欲睡。

生物钟是有惯性的,临到高考前再调整就来不及了。所以高三学生的作息时间最好与高考同步,要把自己学习的兴奋点逐步调整到白天。尤其是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这段时间里,可以安排强度比较大的做题训练。家长要监督孩子的作息时间,并进行督促。

2、须知:提前了解高考变化

新高三生可利用暑假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以往考试的基本情况,如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对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了解一下今年的考试变化,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值等,把握高考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只有对高考有较全面的了解,复习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家长要提醒孩子多关注,多留意。

3、心理: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高三的学习,学生一般都会有较大压力,新高三生要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心理调整。

首先,要做好温故知新的心理准备。很多学科在授新课的同时,将进入复习阶段,有些学生重视新知识的学习,认为复习旧知识不重要,使得高三一开始就忙得焦头烂额。所以,新高三生要做好温故知新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刚上高三,所有的学生都会下决心拼一把,但是,有的学生是三分钟热度,苦了、累了就开始在学习态度上打折扣,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

再次,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学生进入高三后,对最亲近的人不讲理的状态也与日俱增。此时,家人的多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在和他们共同面对高考,对考生有很大帮助。

准高三生容易出现的不好现象

在学习方法和心态方面,准高三生往往会出现如下现象,各位准高三生家长要注意了,如果发现,及时与孩子沟通,给孩子引导。

1、缺乏恒定、清晰的奋斗目标:高三复习“任重而道远”,尤其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2、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学习计划要有系统性,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3、听课不爱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可以帮助自己记忆重要知识点,帮助自己分清哪些是自己完全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巩固的,这样在课后复习的时候才会更有针对性。

4、做题时习惯翻阅参考资料: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当然,刚开始的时候难免不能记住所有知识点,可以翻翻书以加深印象,最后逐渐做到“闭卷”答题。

5、只顾埋头“刷题”,没有自主思考: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遗缺等反馈错源的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无用功。

6、忽略基础,过于浮躁: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的。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吃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7、自我设限,缺乏积极的心理暗示:建议大家每天用自我想象、自我暗示、自我谈话、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等多种激励方法,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激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使自己每时每刻都处于心静如水又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前一个月,怎样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高考倒计时:家长可以做这12件事,考生应该做的5件事
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致全体高三:2023高考最后10天这么做最高效!
孩子上高三十条建议送家长
高考前一周 你该怎么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