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卖油翁随感
第211篇
卖油翁的故事对古人和今人都有启发和价值,尤其对今人。卖油翁的“惟手熟耳”即刻意练习,然而在刻意练习已成为人们熟知且共同认可的学习方法的当下,它依然只是一个大家懂的道理,一个缺少了练习实践的道理。

以我个人化的经验来看,二十岁到三十岁的阶段是许多人真正提升认知的黄金阶段,因为“还来得及”,来得及拼搏,来得及把认知转化为生产力。

在此之前所学的知识都是积淀,都是在做准备,准备着把知识转化为认知。比如卖油翁的故事。中学生学习它,能把故事领会到多深的层面很难讲,而领会之后又有多少学生能在学习中实践更是未知数。

近几年我的看法变了,这其实不是个问题,而是一个合理的过程。既然是积淀,那么结果不需过于期待,若是非要有所期待,那么应该期待的是积淀的厚度和广度,至于能生出怎样的花朵,不必苛求。无论怎样的颜色形态,只要是花朵又怕什么?别长得歪瓜裂枣就行。

最怕的是没长出来,半道不长了,蔫了,枯了。所以,就得在成长的过程里刻意培土施肥浇水修剪,真别太相信让其自由生长。多半长不成。

大多秉持散养或自由生长观点的专家,自己家的娃绝不是这个养法,甚至由于其专家身份所能获得的资源,可以让他家娃得到常人根本无法企及的机会和资源。当然,这也可能让专家们误以为他没怎么管,娃就成才了。殊不知,这其中许多过程都有人替他做了。

我过去的学生里这种情况不少,他们所能得到的真的令我吃惊,即使见得多了,但依旧常常让我不禁嗟叹------人和人的差别实在太大。

刻意练习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至少能让普通人在大多数领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从而改变一些可以改变的事情。

至于卖油翁教育的对象陈尧咨,可并非常人。龙图阁直学士、工部侍郎,掌管过开封府,当过节度使,这些身份都非比寻常,更何况他还是个科举状元,很牛的书法家。而射技超群又让他斜杠青年的身份多了一个标签。想必放在今天也属于少数高级人才,成功人士。

那么卖油翁的倒油技能真的可以拿来和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相提并论吗?二者的真的都只是刻意练习就可以实现吗?

进一步说,二者所做之事根本不在一个难度级别上。看上去道理相通,实则云泥之别。且不说技术难度,就从可观赏性上讲,即使倒油技能天下第一,又有几人在乎?几人愿意花时间欣赏?

这就要谈到刻意练习的对象。许多时候花精力做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观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是太过奢侈的一件事?

如果把陈尧咨和卖油翁的身份也作为一个参考系,他们所做的事情更加没有可比性了。如果这一点想不通,你就试着让二人把所做事情调过来,陈尧咨倒油,卖油翁射箭,你会发现,他们的陈尧咨那叫会玩,玩出了高级感,卖油翁顶多算个高手在民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科书为什么要删掉《卖油翁》中最后一句话?专家一句话道明真相
《卖油翁》原文及赏析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
七年下五单元┃《卖油翁》阅读一
《卖油翁》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