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诊医师值班日志》239(三顾“茅庐”,让本是弯的路走直了)

三顾“茅庐”,让本是弯的路走直了

【为了加强急危重病的规范化治疗,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各种急救中心,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产妇中心等等,旨在加速推进中国对急危重病的救治系统化建设,提高救治能力,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在规范化、程序化的过程中,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例造成思维简单化,需要深入思考与改进。】

在我低着脑袋忙着处理一位病情很重的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的患者时候,护士小妹妹推开诊室的门,喊道“胸痛3小时,绿卡已开,心梗”,言简意赅,心领神会。

我起身对我的规陪姑娘(规范化培训医师)喊道:“刚才我接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的患者,先给他开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CT和心电图检查,我去抢救室,录完医嘱后赶紧拉心电图机子过来。”

我小跑进入抢救室,患者已经平躺在床上了,护士妹妹们已经按照胸痛流程,迅速做好了前期工作,接上监护仪,吸氧气,静脉通道准备妥当,推着留置针等我的医嘱。

“抽血吗”?

“等我10秒,我先看一眼他做过哪些检查”。

与120 医生沟通后,了解到患者外院做了心电图(ST改变),考虑“急性心梗”,已嚼服了“300mg 拜阿司匹林、150mg 替格瑞洛加阿托伐他汀类药物”。当即要求做全套相关急诊化验(心梗绿色通道要求的检查),复查心电图,在抽血过程还有一个小插曲,小妹妹嘀咕了一声,血怎么这么难抽啊,难道是没胆囊的关系(因为患者之前有胆囊手术史)……,医嘱说完,血已送进化验室。

非常谢谢这个胸痛流程,一切都是那么简明有效,不用多说一句话,确认过眼神,就是对的,默契配合,5分中内就能完成接诊处理。

在等待血检结果的20分钟里,开始追问病史。这位男性患者才50岁,2小时前突然出现心窝部疼痛(剑突下),疼痛剧烈,休息及体位改变后不能缓解,患者有一种频死感,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按照流程,为了尽快争取早点到上级医院做介入手术,先给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迅速转来我院。

到抢救室后,患者非常痛苦,大汗,半卧位在床,不敢动弹,体温37 ℃,脉搏80次/分,血压 180/90mmhg,呼吸14次/分,心脏和肺部听诊倒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但心窝部及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感到有点异样,脑海里一闪,难道又是胆道问题?但没有去进一步细想,因为毕竟急性心肌梗塞更可怕,必须先除外,四肢等其它部位没有发现异常,也无浮肿,既往有高血压病8年,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有吸烟,饮酒不良嗜好。有胆囊结石病史,不久前胆囊已切除。

考虑到患者胸痛明显,马上给了硝酸甘油10mg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同时控制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按规范马上CALL了心脏科专家会诊,严格按照胸痛流程,有条不紊迅速推进。

心脏科专家到了后,看到相关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就建议等待相关检查结果,最好做个腹部CT,排除胆道梗阻等急诊情况,待DSA室腾空后(当时其他患者在手术),尽快送DSA室做冠状动脉造影。

在接下来的15分钟,我又回到原先的诊室,继续与那个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沟通,患者已经多次住过院,我们叫老病人,他熟门熟路,这个要做,这个不做,非要住呼吸科。求爷爷、告奶奶的跟他说,“等检查做完,再安排开住院卡”。好不容易打发大爷走,护士小妹又来叫了,“医生,胸痛患者检查CT回来了,还是胸痛,你再过来看看”。

又把还没坐下去的屁股提起来,此时,部分血液检查果也出来了,aTni正常,心电图ST-T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血常规,生化也正常。急诊的相关检查居然都不支持急性心肌梗塞,难道还是胆道问题?之前患者胆囊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不久前动了手术切除了胆囊才终于消停了一段时间,马上赶紧查看了刚扫描完的腹部CT图像,没有看见胆道有阳性结石影等,但少许心包积液。

这时突然有种断路的感觉,没有了头绪。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人员,不要急于看下面文章,细看一下这二张CT图,有什么发现吗?

一时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只得硬着头皮,跑过去跟患者家属解释:“目前大问题没有发现,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心包有点积液,我建议再去做个心脏超声波检查”。家属用急切的眼神扫视了我一眼,似乎在说,“没问题?你确定?刚才其他医院说我们是心肌梗死,都告病危了!”其实我心虚的要死,看着躺在床上的患者,胸痛一点都没有缓解,我却找不到病根…,只能按照前期思路看看,寄希望于心超能发现蛛丝马迹。然后病人第二次离开抢救室…。

患者送去做心脏超声检查的时候,我又默默的打开病历,看看能不能发现线索。头痛啊!怎么跟他们解释?心脏超声检查不一定有什么异常,这缓兵之计不顶用。正在这时,化验结果又出来一部分,“D-二聚体15000”,似乎又有点眉目,有了继续缓兵之计的理由,再去做检查。

“左室壁增厚,心包积液,右室前壁7mm,右室侧壁10 mm,心尖部9mm,EF 64%。(急诊心超,仅供参考)”。面对报告,被骂的是我,患者责问我,“我去参考什么啊,花了几千人民币,来了个仅供参考”。我惴惴不安地又跑去患者床头,理直气壮又小心翼翼地与家属谈话(怕说错话,因为查不出病因,又要拉去检查)。患者家人看见我过去了,觉察到事态可能有点严重,其他患者都来不及去看,他的床头就光顾3次了,真要请诸葛亮“出师表”了。

“我建议患者做个增强的血管CT,因为D-二聚体很高( 15000,正常500以下),要能排除夹层动脉瘤,我们就安排患者到心脏科住院”。这个是我最后的杀手锏了,如果家人拒绝,我也没法子了,让心内科去扫尾吧,当然,这是最坏打算。好在,家属还算是比较配合,当患者第三次离开抢救室的时候,我也在反思,我这么折腾,护士,护工,家属,陪护的医生(A级转运患者需要本院的医生陪同),真是为难他们了!

我向内科二线汇报了检查结果,也恳求他能再一次来陪同患者去做个CT血管造影,还说了一句好像很关心似地的话,如果没事,你可以放心睡觉。二线值班医师今天特配合(估计叫的早,还没起床气,或许我的人品还不错),说了一个字“准”!

正是因为前后三次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陪同,先后做了腹部CT、心脏超声和CT血管造影,真是因为不断的折腾,不断寻找原因,最后终于修成正果,找到胸痛的真凶——夹层动脉瘤;这是一个危险的疾病,如果遗漏了诊断,如果稍稍拖延一点点时间,那就没有如果,结局只有一个:死亡!想想真是可怕,也差点害惨心内的兄弟!

面对患者及家人当时的质疑,诊断明确后内心平静了许多,但心情又如此复杂,该不该庆幸还是得为患者祈祷。

患者最后在全麻开胸手术中见大量血性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主动脉瓣环,夹层内可见大量新鲜血栓,予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血管去分支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恢复良好。活着真好!

反思这个病例经验教训,突然起病,剧烈胸痛,D-二聚体增高,硝酸甘油扩冠疼痛不能缓解,应该要联想到主动脉夹层可能,但一直因为外院诊断“心梗”误导,一直按着急性心肌梗塞流程来处理,而不是胸痛待查,先入为主的思维差点误了大事,当急性心肌梗塞相关检查不支持,一时觉得路不知怎样走下去,因为有胆道疾病史,又走入了弯道,这些在以后的执业生涯中,希望引以为鉴。

在这一例病例诊治过程中,我要感谢患者的家属,因为他们的配合,免去一场灾难。反之,如果家属不理解我的三番四次去做检查,推三阻四,其实我也很可能不会再坚持了。对医生不信任,其实最后受伤的还是患者自己。

作为我自己,初入急诊的菜鸟,既希望CT血管造影是阴性,也希望CT血管造影是阳性,阴性的是针对患者,阳性的是针对自己判断。

事后,自己又把CT片子带去影像科,叫影像科同事帮忙,能不能从腹部CT中看出心包积液的性质,同事们告诉我,心包积液密度较高,怀疑血性。影像科的学习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多学点技术总没错。

(素材由赖艳丽提供,宗建平改编)

【评注】

这是一个很好的病例,开始因为外院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由于投射效应的作用,完全按照流程执行是没有问题,好在发现疑问,先后三次到影像科进行检查,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在我院住院总医师学习讨论过程时,大家认识到腹部CT发现少量心包积液时,是很难会引起注意,尤其是心包积液的密度,如细心一点或平时注意一点,可能会发现这患者心包积液的密度较一般的水性积液密度要高,或超声医师能注意这一点,诊断会变得比较容易,我在多篇《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专门谈过这个问题,不管是心包、胸腔或腹腔也好,影像学检查报告发现有液体,但必需要尽快搞清积液的性质,尤其是血还是一般的水性液体,这点非常重要。第二点,在各中心走流程中,容易受到投射效应影响,一定要高度重度,不要一根死脑筋走到底,不要执迷不悟,不要在流程该拐弯的时候还是按直的走,结果反而把路走得更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范与共识】脑血管病影像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Ⅴ(附录)
急诊100条秘诀
文献学习•心包脂肪坏死
《急诊医师值班日志》276 (“致命”疾病背后暗藏另一“杀手”)
yixue
胸痛10小时,病因居然是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