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userphoto

2023.11.08 山东

关注
林屋公子
2019-4-25 15:07作家 代表作《先秦古国志》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10:周祭谱

上一期我们讲了夏朝,因为目前所见记录夏朝的文献最早只在周朝,所以关于夏朝的存在一直有争议。但商朝却是明白无误的存在。这当然要归功于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当然,与商代甲骨文同期的还有金文,不过商代金文记录的信息远不如甲骨文多,所以重要性也就颇不如。

甲骨文作为一种古文字被发现,一般认为始于晚清的王懿荣。1899年,古董商范维卿携带从河南安阳小屯购买的有字甲骨,到北京请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鉴定。王懿荣认出这是一种古文字,遂重金收购并访求。在暴利的引诱下,小屯村民疯狂挖掘甲骨。直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展殷墟考古,才代表正式的科学发掘开始。此后一直到今天,在殷墟发掘有字甲骨多达3万余片。

如何证明有字甲骨就是商代之物?除了对甲骨的碳14鉴定、文字的字形研究外,最重要的是“商”“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记录反复出现,直接证明这是一处称号“商”的王国遗址。不仅如此,商朝先王、先妣的世系也被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整理了出来。最早是罗振玉先生整理出一些先王先妣名,接着是王国维先生根据两块甲骨断片,缀合起来就是商朝六位先公: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的名字。

安阳殷墟博物馆

《史记·殷本纪》中的先公,从契开始,接下来就是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在甲骨文里,有高祖夒、高祖河、高祖王亥、高祖乙四位“高祖”。高祖乙即商汤;高祖夒和高祖河对应的是文献中的谁,暂不明确;高祖王亥即振,《山海经》《天问》《竹书纪年》都有记载王亥的故事,此处《殷本纪》讹误。上甲即微,《竹书纪年》作“上甲微”,而之后的报乙、报丙、报丁三代,与文献记载相反。

王国维之后,又有董作宾先生发现了“周祭”制度。所谓“周祭”,是祖甲、帝乙、帝辛对先公、先王有条不紊轮流进行的五种祭祀,十旬一个周期。周祭制度排列出来的祀谱,就是“周祭谱”。可见,周祭谱本身不是一件甲骨,而是在若干甲骨中提炼出来的信息整合。这样的结论当然会存在一定争议,目前一般以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的排列作为依据。

根据常玉芝先生的观点,“上甲三报二示”这六位先公为周祭谱第一旬,第二旬至第十旬分别祭祀商汤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小甲、大戊、雍己、中丁、外壬、戔甲、祖乙、祖辛、羌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康丁等二十五位先王,补上不在周祭谱的最后四位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就祖成了一张完整的商代世系表。

《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次

甲骨文的先公先王,大体能印证《殷本纪》的世系。这就说明,殷墟甲骨文确实是商代的文字,商代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将我国信史开端提前到了商代。当然,大体印证不等于完全对应,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而应通过周祭谱去校正史书的疏漏、填补空白。

第一是人名、世系的问题。上文提到的先公“二示”字形和“三报”世系就是如此。在商王中也有几例。比如,《殷本纪》中商汤的太子太丁早逝,所以由太丁之弟外丙、中壬先后即位,然后中壬传给太丁子太甲。这长期被认为是商代实行“兄终弟及”的证据。然而在周祭谱中,商汤之后却先后是大丁、大甲、卜(外)丙,并无中壬。这说明或许商朝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至于卜丙作为叔叔为什么即位,韩江苏先生认为与“伊尹放太甲”有关。

第二是记录了直系先王的配偶。比如,周祭谱里太甲配祭的有妣辛,而卜丙没有配祭,我们就说明,卜丙之后的大庚不是他的后人,那么应该仍是太甲的后人,与《殷本纪》一致。而武丁有三个配偶,分别是妣辛、妣癸、妣戊,因为这三位妻子的儿子都称王,分别是祖己、祖庚和祖甲;但其中只有祖甲有配偶妣戊配祭,说明他成为了直系先王。值得一提的是,文献记载太子太丁、太子祖己都早逝,但在周祭谱里同样被作为先王对待。

周祭中的商先王先妣世次

李学勤先生认为周祭谱的意义有四:一是“为证实商朝世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二是“为殷墟甲骨的分期提供依据”,三是“为商代礼制的探讨提供系统的材料”,四是“研究商代历法的一项重要凭籍”。所以我们读《史记》时必须配合周祭谱的解读。

除了周祭谱之外,甲骨卜辞还能修订谥号、庙号的问题。《殷本纪》中先后有两个太丁,一个是商汤的太子,一个是商纣的祖父。而在古本《竹书纪年》里,第二个太丁作“文丁”,这也能够被甲骨文证实,此外文丁还称“文武丁”,这应该是最早的两字谥号;《殷本纪》里有太宗太丁、中宗太戊、高宗武丁,而今本《竹书纪年》却说中宗祖乙,这也得到甲骨文的证实,“太宗”、“高宗”称呼目前没有发现,但可以证明商代存在庙号。

周祭谱可以被视为商王的世系表,而一般贵族也有世系表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件,一是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儿氏家族的十一世祖先私名;另一件据说是河北易县发现的商代青铜戈,上面刻有诸祖父、诸父、诸兄的日名。所谓日名,就是甲、乙、丙、丁这种天干十日为名号。日名表达的什么日子?有人认为生日,有人认为死日,有人认为祭日,李学勤先生则认为是占卜选定的名称。

有字甲骨

郭沫若先生从此受到启发,认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是“兄日辛,祖日辛,父日辛”之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引《商汤盘》的铭文,但实际上这种文体,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金文中从未发现,那么还真可能只是一碗假鸡汤了。

参考文献:

韩江苏 江林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征》

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

张利军:《甲骨文史话》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

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

尧舜禹禅让真是阴谋政变吗?这几件出土文物纷纷表示反对

新世纪香港发现的一件青铜器,或许能解开史前大洪水之谜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骨文的发现,有力地震动了晚清学界,强有力的打击了疑古思潮
12报丁(上甲微之子,成汤的曾祖父)
甲骨文发现的先商历史:《史记》的商王世系居然存在次序颠倒
牛!王国维两篇文章就证明了商朝的存在
殷商的先王(上)
甲骨琐语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