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麦“乔装”进城记
http://player.ku6.com/refer/MEMdHE9A42WfCmmvBaL5VA../v.swf
宿州市是安徽北部的小麦产区,黄莉这次来,据说是执行一项特殊的侦查任务。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副主任 王晓光:“这就是我们埇桥区夏刘寨村高产小麦创建区。”
记者 黄莉:“终于到了。我估计这里种植的就是他们所说的高产小麦,走,咱们看看去。”
安徽省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2012年种植面积达3600万亩。
记者 黄莉:“您看,这里的小麦长势真不错,而且这个麦穗颗颗饱满,微微有些泛黄,那您说这高产小麦区亩产能达到多少?”
记者 黄莉:“王主任,你看一下我找的这个麦穗怎么样?”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副主任 王晓光:“这个麦穗大。”
记者 黄莉:“这个穗比较大,这就属于高产小麦的麦穗吧?”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副主任 王晓光:“对,你可以数数,1、2、3、4、5、6、7、8、9、10。”
记者 黄莉:“十个小穗,再看看一个小穗上有几个麦粒? 1、2、3,三个。”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副主任 王晓光:“三个,那就是30粒乘以2,就是60粒。”
记者 黄莉:“60粒,完全符合标准,咱们这个高产小麦区的亩产预计能达到多少呢?”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副主任 王晓光:“亩产能达到650公斤。”
呵,亩产650公斤,这真是高产啊。要知道,安徽小麦平均亩产量是340.1公斤,都快增产一倍了。高产小麦的种植成功,加上整个安徽麦区丰收预期,今年的总产量还不得突破去年的1216万吨。这么大的产量,收获之后怎么流向市场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黄莉决定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
记者 黄莉:“您看,这还不到七点,这一大早,当地的朋友就要请我喝啥汤来着,应该就是这儿了。您看,这儿的人是一人一碗,他们到底喝的啥汤啊? ”
白子夜:“黄莉,你都到了呀?”
记者 黄莉:“你到底请我喝什么汤啊?”
白子夜:“这个汤就是我们当地人最喜欢喝的汤。”
记者 黄莉:“你们到底喝的是啥汤啊?”
大家:“就是‘啥’汤啊!”
黄莉:“就是“啥”汤?!”
您听听,这汤就叫“啥”汤?这么古怪的名字?这和黄莉侦查小麦是如何流入市场的任务有关系吗?别着急,先看看这汤的来历,据说还和乾隆有关系呢--
乾隆:“这哪来一股香味儿?”
官员:“皇上······”
乾隆:“嗯。”
官员:“噢,少爷,前面有一家特色小吃,要不······”
乾隆:“那还不,赶快带我去尝尝。”
官员:“走着。”
乾隆:“小二。”
店小二:“二位爷,您来了。”
乾隆:“我说,你们这儿有啥?”
小二:“这位爷您可真厉害,都知道我们这儿有‘啥’。”
乾隆:“我是问你,你们这儿有什么?”
小二:“我说的这个‘啥’,是一种汤,是用老母鸡、大骨头还有我们特有的麦仁,还有好多东西,一起熬制出来的,东西太多了,也不知道叫什么,就叫‘啥’。”
乾隆:“那来两碗。”
官员:“小二,来两碗。”
小二:“好嘞,您稍等。来这位爷,您尝尝。怎么样?”
乾隆:“确实美味。”
小二:“那是,月月熬、天天熬,非一日之功。”
乾隆:“如此美味,怎么能没名字呢,拿笔来。”
这乾隆爷大笔一挥,写出一个从字典上都查不出来的字。一个原本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就声名远播了,前来品尝的客人络绎不绝,一直传承了几百年。
“啥”汤,配料讲究,有鸡肉、猪骨头、麦仁等,再加上20多味中药,经过整夜熬制而成,成为宿州市最负盛名的特色小吃。
记者 黄莉:“这个汤喝起来特别浓郁,有这个浓浓的肉香味,很好喝。子夜,不过,我来这儿找的是麦仁,这儿也没有啊!”
白子夜:“那你来对了,找找你碗里。”
记者 黄莉:“找到了,麦仁。”
白子夜:“这就是麦仁儿,整整熬制了一个晚上,你看,现在都膨胀了。”
麦仁,就是脱了一层外衣的小麦。小麦的籽粒外边有壳,壳上有芒,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消费品中很难看到麦穗或者麦粒。麦仁,就是小麦“金蝉脱壳”之后最容易辨认出麦粒形状的一种产品。
宿州市啥汤店负责人 李雪:“麦仁经过长时间的熬制,充分地溶解到汤里边,发挥它的营养,口感滑腻,有嚼劲,让汤更加浓郁。”
消费者:“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喝这个汤,现在她小的时候也在喝这个汤。”
消费者:“在我们宿州,这是一道名汤,特色小吃,咱们淮北人都喜欢吃这个汤。”
消费者:“味道比较醇厚,特别是冬天喝起来身子暖暖的。”
消费者:“它里边是不加面粉的,麦仁熬过以后,自然地形成出来的淀粉,口感特别好。”
宿州市啥汤店负责人 李雪:“每天早上营业额还不错,千把块钱,挺赚钱的。”
几年前,除了一些传统小吃之外,人们很少直接食用麦仁。一般情况下,小麦需要先加工成麦仁,再经过一番乔装打扮之后做成面条、馒头之类的,才能完成产地到餐桌的变身过程。但是今天,麦仁在城市市场上是否有新动向呢?
记者 黄莉:“打扰一下,我想问一下,你们当地哪有麦仁啊?”
消费者:“麦仁?”
记者 黄莉:“就这个,你看,这个。”
消费者:“没有专门搞这个加工的,没听说有。”
消费者:“我不知道。”
记者 黄莉:“你也不知道? ”
消费者:“不知道,不知道。”
消费者:“我们这儿,好多市场上都有。”
记者 黄莉:“市场上就有啊?”
消费者:“有,有,有。”
消费者:“怎么能没有卖的,专门有收购的,就在这儿附近。”
消费者:“这个像我们附近有很多面粉加工企业都有,很多。对。”
消费者:“超市也有,我们在超市里买过呢。”
科研人员发现:麦仁是小麦脱了一层外衣的产品,其中含有小麦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如今麦仁就以保健杂粮的身份,理所应当地走进了超市和一些高级卖场。
宿州市超市
记者 黄莉:“您看,这是普通麦仁,这边儿是彩色麦仁,这是绿麦仁,这是黑麦仁,那您说,这种新型产品在杂粮柜台亮相之后,反响如何呢?”
消费者:“小孩喝了比较好,买回去熬点粥喝。”
消费者:“没吃过,买回去尝尝怎么样。”
消费者:“麦仁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我们经常买。”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 销售负责人 宋贤备:“老百姓吃了以后,感觉到这个麦仁的口感特别好,像咱们现在一个超市,像这样一天大概可以卖到一两百公斤。”
普通麦仁每公斤卖2.2元,彩色麦仁每公斤卖4.8元。彩色麦仁虽然价格高一些,但似乎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宿州市小麦加工企业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 销售负责人 杜发达:“这边是咱们今年刚刚培育的新的品种,就是彩色小麦,这个是绿麦。”
记者 黄莉:“这怎么还有深绿色的?”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 销售负责人 杜发达:“它这个是小麦的自然颜色。”
记者 黄莉:“那这个呢?”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 销售负责人 杜发达:“这个就是通过绿麦脱过皮以后的麦仁”
记者 黄莉:“这个也是同样的是吧?”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 销售负责人 杜发达:“对,这边是黑麦。”
记者 黄莉:“这个是黑色的全麦,脱皮以后变成了黑麦仁。”
安徽省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负责人 吴秀芝:“我们地方的饮食就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用麦仁去煮粥,我们发现自己食 用都很好,到邻近的几个市去销售,销售效果还很好,新产品推广以后,我们的产值连续两年每年都上升30%,现在年产值12亿元。”
您看看,小麦脱掉薄薄的一层外衣之后,变身麦仁,尤其是彩色麦仁,让加工企业受益匪浅。那么除了麦仁之外,小麦又是通过怎样的一番乔装打扮进入城市市场的呢?
白子夜:“呼叫黄莉,呼叫黄莉。”
黄莉:“收到,收到,子夜,你那边什么情况?”
白子夜:“这边品尝会马上就要开始 了,你怎么还不过来?”
黄莉:“我马上过去,好,好,好。”
品尝会可让黄莉开眼了,桌上展示了各种面粉做出来的食品,有我们常见的馒头、包子、饺子、面条,也有不常见的这么多仿动物的造型,小鱼、螃蟹、刺猬一聚会还挺热闹。
受这些面食的启发,黄莉大致搜集了一些安徽面食的档案。
我叫枕头馍。比起一般的馍来,要重好多呢,一个就有2-6斤,是名符其实的馍中之王。做成我这样得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再用铁锅蒸熟就好了。让您吃在嘴里呀那是香酥柔润,干而不燥,耐嚼又松软。在阜阳很受欢迎,一家店每个月销售额就有2~3万呢。
我是石头馃,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传统工艺。加工时把肥肉丁、黄豆粉、豆角、梅干菜等包起来再摊平,下锅煎到黄熟就行啦。?再用石头把我身上多余的油脂压出来,石头馃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每天能卖300多个,按1个1.5元计算,一家店月营业额能过万元呢。
看我像不像蒸熟的螃蟹?没错,他们都管我叫蟹壳烧饼,是黄山市屯溪区的小吃。梅干菜和五花肉做陷包好,压成饼再放到大炉中,贴在炉壁上,烤熟取出就行了。我的样子小巧饱满,面呈黄色,还可以叫我“小烧饼”或“蟹壳黄”呢。一个店每天能卖3000多个,3个饼1元钱,一天就能卖1000块钱呢。
这些都是小麦乔装之后的产品,在安徽,这样流传民间如今又被经营者开发经营的面食小吃还有很多,它们在城市都有不错的销售业绩。
消费者:“种类多,品种丰富,味道好。”
消费者:“安徽省本来就是个农业大省,小麦产量比较高,可以说质量比较好一点。”
消费者:“当地人按照传统习惯,做出各式各样的面食。”
消费者:“餐桌上基本都是面食,见得多一点儿。”
看来,安徽人都喜欢吃面食。这些小吃虽说极具地方特色性,但小麦进城,最大量的还是一些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加工出的产品。你再看黄莉的卧底侦查又开始了--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面条车间负责人 范全和:“黄莉,你在干吗呢?”
记者 黄莉:“正玩儿呢?”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面条车间负责人 范全和:“你玩儿的是什么呀?”
记者 黄莉:“玩勾绳呢。”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面条车间负责人 范全和:“我问你玩的是什么?”
记者 黄莉:“面条啊。对了,我发现咱们这面条摸起来特别爽滑,很筋道,有弹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宿州市面粉加工企业面条车间负责人 范全和:“这是因为我们采用本地区优质的小麦,经过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成的中强筋面粉,做为挂面的原材料,我们的工艺是中低温烘房的工艺,保持了良好的温度、湿度的控制,生产的挂面比较筋道爽滑,有弹性。你是在哪儿拿的挂面?”
原来,为了尽快查清小麦究竟是怎样通过面条大军乔装进城的,她早早地就跟着工作人员先来车间考察了一番,还很有收获呢!不仅知道小麦变身面条的过程,还了解到这一个企业面条的年加工量就达到3万吨,年创产值1亿多元。
其实,安徽省的手工面条也很有特色,像龙凤贡面就是经手工精心拉制而成的。白如银,细如丝,丝丝成缕,长短一致。入口柔软,味道鲜美。
看来,这次黄莉的侦查任务是收获颇丰啊。
--在安徽,麦仁、面粉、面条,还有各种面点。小吃,小麦加工品非常丰富。小麦通过一番乔装打扮之后,从产地到餐桌各展风姿,走向了全国的大市场,2011年创造了285亿元的年产值。
记者 黄莉:“您看,这小麦插花很特别吧,真想把它带回家去观赏。其实,这些小麦也是经过一番乔装改变进入我们的生活之后,才变身出越来越多的产品,从而提升了小麦本身的价值,其实,我这趟收获也不小,您瞧瞧。你好,帮我称一下彩色麦仁。”
电话: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办公室  0557-30205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里有一台“共享面条机”,家家户户排队用,做出来的面条特别香
稻麦黍稷菽分别是指什么
为什么刚加工出来的面粉是湿湿的
小麦粉可以做什么吃的?面粉做什么又方便又好吃?
百年情怀:最是忘不了那一碗面滋味
《本草纲目》黄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