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大避母,女大避父”的认知,这个年纪就该有了,别不当回事!

前段时间,有位网友私信我,讲述了关于她作为一名妈妈的失职,而内容开头醒目的字眼,让我不得不重新提及,家庭教育中“男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问题!

我年仅19岁的女儿,去年和23岁的侄子“私奔了”

事情发生后,我们全家人陷入了当地小县城的舆论漩涡,没几天时间,事情就传的人尽皆知,老公也因为这件事情和我离了婚。我自己尝试了各种方式联系自己的女儿,却都无所获。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却没有孩子们任何相关的消息,我知道孩子是刻意躲着不见我们,在一年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职,明白了自己对青春期女儿关注的缺乏,也明白了,从小自己一家人无所遮掩的行为,可能是引发事情的缘由……

妈妈的自我阐述字语之间,透露出来的就是基础性别教育的缺失,以及在家中没有应有的避讳,导致了事情的发生,可能这种事情的确比较少见,但是却不得不防。

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传统家庭都存在一个理解误区,那就是父母和儿女以及直系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间无需避嫌。父母自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是纯洁的无私的,所以对待孩子,也无需过多避嫌和遮掩,太过在意反而觉得很别扭。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很多孩子在上初中甚至高中后,还和父母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张铺,有的甚至会要求异性父母替自己洗澡,自己在家换衣服也不避讳父母,假如全家人都觉得这种行为没什么错误,那可能就真的存在隐患了。

相信大家之前都看过或是听说过很多类似的事例:

父亲在公交车亲吻女童,被质疑猥亵……

丈夫婚后让婆婆帮忙搓澡……

婆婆当着全家人的面,随意更换衣服,毫不顾忌……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避讳”的习惯,所以习以为常了,可能在自己眼里很正常,但是在外人眼中却显得那么突兀。

“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有没有必要,什么年龄最合适?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这句俗语,但在实行起来却总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传递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相关知识。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年龄阶段家长的教育很关键:三岁左右以及六岁左右!

孩子三岁左右,是基本性别观念形成期

三岁的孩子,开始能够正确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区别,所以他们会有基本的好奇心,想去研究为什么爸爸和妈妈不一样,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做到基本的避讳,例如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洗澡、同床睡觉、更换衣服这类的,异性父母要学会规避,避免让孩子产生好奇心。

六岁的孩子,是性别观念好奇心的高风险期

可能妈妈们会发现,6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以性别分群玩耍的情况,一般都是女孩子和女孩子玩,男孩子也和男孩子玩。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会开始互相开玩笑:“X和X是男女朋友关系”,孩子童言无忌的话题里也多了一个关于“结婚”的话题。

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肛欲期”的表现行为,所以,家长在这个年纪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性观念成长,同性家长也应该通过科普绘本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基本的性教育,让孩子不再因为好奇而去探索!

避讳的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隐私观念

很多妈妈觉得,和孩子之间不是越避讳才会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吗?这是因为妈妈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对孩子进行基本的性教育,但凡孩子有了正确的性教育经历,对男女有别有了基本的概念,孩子自己也会做出避讳的反应。所以适当年龄的正确教育很有必要。

妈妈不要觉得和孩子谈这类事情会分羞愧,他们幼小的心灵远比我们纯洁,所以在孩子懂事后,应有的避讳是一种必要行为,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教会孩子隐私观念,让孩子成长的过程更加安全,有男女观念,懂得保护自己。

宝妈们,你们觉得“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有必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早熟”到底有多可怕?一组图告诉你,父母别再“闭口不谈”
妈妈很迷信,说老婆第一胎不是儿子就打掉,我该怎么办?
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能明白男女不重要,只要孩子健康最重要!
优秀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
孩子偷钱,家长管教要讲方法,两个妈妈不同方法使娃未来大不同
太难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