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ay 2|上海、长沙、广州、青岛、武汉创新技术成果分享

 导语 

4月23日,是“2018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7届地铁学术交流会”的第二天,由2017詹天佑大奖获奖项目相关领导、学者与大家共同交流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并且对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举行发布仪式。下午,与会代表们还对长沙磁浮快线进行了参观、交流。

经过两天的思维碰撞,40余位与会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对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大会议程




2017詹天佑大奖获奖项目及创新技术分享


陆晨

上海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技术成果分享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为纵贯上海城市东北至西南方向的地下线路,2015年底全线开通运营。线路全长40.417km,车站32座,总投资365亿元,车辆采用6节编组A型车,最高时速80km,最大行车密度36对/小时。

该线的主要技术难点有:长距离穿越高密度历史悠久保护建筑群;国家重点一级文物(宋代龙华塔)保护建筑群区域施工;轨交枢纽结合型超深、超大地下综合体建设;既有运营轨交高架线路下车站基坑变形控制;既有换乘枢纽站不停运改造。

对此,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如盾构施工对环境影响的超微控制技术体系、整合既有轨交超深超大地下综合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体系、围合运营轨交高架立柱的基坑设计施工技术体系、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轨交的大规模结合及并网、 换乘枢纽站不停运改造关键技术体系、基于轮轨关系的减振降噪技术有效匹配等。

该工程全线获得由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颁发的上海市市政金奖;工程3标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及中央企业红旗班组;工程11标获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多个标段获市级优质工程奖、市观摩工程、市级样板工地。


旷庆华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创新技术分享

长沙轨道4号线一期工程作为主城区对外辐射西北、东南的骨干线路,快速串联高星组团、主城区和黄榔组团,覆盖湘江以西沿江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向西北、东南拓展。

    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于2014年12月开工,截止目前土建已进入尾声,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该工程的主要特色有:多次穿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城际铁路、高铁车站无缝对接;望月湖站吊脚地连墙基坑支护;岩溶地区过江区间穿越南湖路过江隧道;下穿京广、石长铁路;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2号线隧道;长距离下穿高校密集区等。

对此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如建筑业十大新技术在4号线中的应用;新材料皮肤式防水应用;复杂高强地质下地连墙引抓铣快速成槽新工法应用;采用再生能量回馈系统、取消车载制动电阻、取消轨底风道新技术应用等。


王丹平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S1线一期)技术创新

南京地铁S1线一期工程是2014年第二届世界夏季青年奥运会的重要配套项目及窗口工程。线路北起南京南站,南止于禄口机场站,全长35.8km(高架16.9km,过渡段0.7km,地下18.2km),工程总投资136亿。经过3年多来的运营检验,线路主体结构安全可靠,地基基础沉降稳定,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目前日均客流8.75万人,最高日达12.52万人。

该线路工程主要科技创新成果有:首创环境友好型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敏感环境和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技术体系、首创研发“隧道结构沉降变形自动群测系统、首创运用“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设备维护系统及节能监管系统”、国内首创地铁车站与国际机场航站楼一体化设计、施工与运营等。

该线路工程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以及多项科技进步奖、工程设计奖。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研究成果有: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5项、省部级工法1项、论文41篇、专著2部。


李拥军

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长沙磁浮快线工程的建设与创新

长沙磁浮快线是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管理的磁浮路线,2016年5月6日正式试运营。线路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和长沙县境内,起于长沙火车南站东广场北侧,止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线路全长18.55km,设磁浮高铁站、磁浮㮾梨站、磁浮机场站三座车站及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磁浮列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km/h,、每节列车3节编组。具有噪音低、投资少、适应强、占地少等优势,工程总投资42.9亿。

长沙磁浮项目的工程建设期间遇到“六大难点”:标准空白、精度要求严、悬浮兼容难、道岔及测速定位难、系统可靠性要求高、电磁环境复杂。

为工程解决方案开展了涉及标准、线路、轨道、道岔、列车、信号、供电和运维方面的“八大创新”。其中标准方面,本工程参建单位编制了企业标准《长沙磁浮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长沙磁浮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湖南省地方标准《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中低速磁浮交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土木工程学会《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规范》,促进了我国中低速磁浮的标准体系的形成。

接下来,公司将在运营标准、中速磁浮、自动驾驶、信息化管理、“互联网+”等领域进行探索,致力于用新技术引领未来。


黄舰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青岛地铁3号线工程创新

青岛市地铁3号线工程是位于青岛城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骨干线路。是青岛市和山东省第一条地铁线。线路途经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全长约24.8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22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设安顺路车辆综合基地一处,设控制中心一处,总投资152亿。

青岛地铁3号线总体设计思路具有前瞻性,工程技术先进,创新成果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超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超25亿元,减少CO2排放超50万吨,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项目的整体创新成果已在青岛地铁2号线、4号线、8号线、11号线、13号线推广应用,《复杂土岩二元地质条件下地铁综合成套建造技术》创新成果在多个兄弟城市推广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工程创新技术有:城市地铁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施工技术、硬岩地质条件下地铁工程无感稳态钻爆法施工关键技术、明挖单拱无柱结构体系安全施工技术、单拱大跨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半逆作施工技术、新意法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新技术等等。


曾铁梅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关键技术及创新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关键技术及创新之处:

(一)以人为本引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建筑设计。设计规模,充分考虑武汉市作为中部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结合远期控制客流,三环以内车站选择以12米岛式站台为主,三环外车站选择11米岛式站台,节点换乘岛式站台不小于13米。客流流线,公共区为实现三组楼扶梯在站台均匀布置,便捷乘客,车站中部楼梯设计为“T”型楼梯。 “T”型楼梯下方镂空,互通左右站台,垂直电梯与中部“T”型楼梯整合设置,提高了站台通透感。换乘设计,换乘站多达12座,7座车站与在建及已运营线路换乘,5座车站与远期线路换乘,换乘形式多样。市政配套,在地铁站周边根据需要设置配套市政天桥、 “P+R” 停车场等市政配套工程,进一步方便居民出行。

(二)攻坚克难、勇于突破的土建工程。盾构区间穿越岩溶上覆深厚含水砂层情况下的岩溶处理新技术;过江区间技术难点及创新;汉正街站大跨度高挑空改造;泥水盾构在高粘度泥岩中掘进设备新工艺;高承压水砂层下盾构尾刷更换新技术。

(三)继承、创新的机电设备系统。信号系统LTE-M承载CBTC;蒸发冷凝冷水机组的应用。  

(四)古典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空间艺术创新。武汉地铁一贯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载体、以文化为脉络,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反映当下人们对过去、 现在、未来的不同理解与憧憬,打造更具人性化、艺术性、文化性的地铁空间。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以“古韵新风 璀璨地铁”为整体装修设计理念。



大会总结

陈湘生

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副事长

深圳地铁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至此,“2018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7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就圆满结束了。这次会议是非常成功的,总共吸引了500余名轨道同仁参加。通过这两天与大家的交谈,发现大家对会议的反响都不错,不虚此行。

用一句简短的话总结此次会议,那就是:“干货”众多,亮点满满。会议在“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及绿色智慧建造”的大主题下,又分“新型轨道交通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大数据与装备”三个专题论坛进行有针对性、更专业、更深入的探讨。交流的主题既涉及中低速磁浮、单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又有安全施工、绿色建造、激光扫描检测等施工方法,还包括智能化、新型支付、BIM等热点技术,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了。此外,会议还进行了2017年詹天佑大奖获奖项目及创新技术分享、发布了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这些都是我们行业的优秀案例,他们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会议期间,我还乘坐了长沙磁浮快线,非常不错。磁浮正在成为长沙还有湖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祝愿长沙轨道发展越来越好。

最后想感谢下会议的主办及承办单位,你们辛苦了。

“2018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7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明年,我们再相聚第28届地铁学术交流会。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发布仪式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




大会主办方致谢
长沙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参观

23日下午,与会嘉宾们参观了长沙磁浮快线,长沙磁浮快线于2014年5月16日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6日启动试运行,2016年5月6日正式运营。线路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和长沙县境内,起于长沙火车南站东广场北侧,止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线路全长18.55km,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时。设磁浮高铁站、磁浮㮾梨站、磁浮机场站三座车站及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自试运营以来,目前长沙磁浮快线安全运营近700天,运行图兑现率99.95%,列车正点率99.85%,总运营里程170余万公里,累计发送旅客近550万人次。












精彩现场














企业展台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在这两天时间里,众多专家用大量研究和探索分享了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需求对轨道交通新技术、新需求进行分享。专家各述观点,参与人员专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收获多多。此次会议获得了嘉宾们的高度赞许,他们在这里既交流了技术成果,也收获了友谊,开拓了视野,共同促进轨道交通发展。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官宣!长沙今年新建4条地铁!看看经过你家没?
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铁路与城轨领域获奖工程一览
34座车站中31座已主体封顶 长沙地铁6号线年内实现洞通
地铁6号线是长沙机场快线?加上磁悬浮,顿时又高大上了|iWanbao
长沙开建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磁浮线 预计2016通车
在建5条、新建4条、开通1条……长沙轨道交通今年有这些动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