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家的儿女》:时代变了

时常恍惚,不知今夕是何夕,似乎是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有时,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有时,又感觉一切好像又都是旧的。

就像我站在2021年的这头看《乔家的儿女》,某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同母亲一起看《我的兄弟姐妹》《亲情树》的日子。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

《乔家的儿女》是部新剧,但它却让我觉得老旧无比。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70年代一个南京家庭的故事,但除了演员是新的,其余似乎都同新世纪那会儿所看的亲情剧别无二致。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邻里帮衬,收养、寄养这些似乎专属于国产剧讲述70年代亲情故事的必备元素。所以,身为90后,在2021年看《乔家的儿女》不禁恍惚,有一种在时间里来回穿梭的眩晕感,仿佛在看新剧的同时,曾经在新世纪初上演的《我的兄弟姐妹》也在我的时间轴里同时倒带播映。

还记得当初看《我的兄弟姐妹》《亲情树》时同母亲一同流泪的情景,一会儿心疼大哥的不容易,一会儿又叹小的不争气,明明一个局外人却把自己当成了剧里人。

那时,影视剧传递出的情感和价值观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一晃,20年快过去了,《乔家的儿女》以新瓶装旧酒的形式重新和新生代观众见面,华丽的阵容,不浮夸的演技,却仍未换来过高的讨论和收视,只有不错的豆瓣评分放在那里,证明这不是一部太过糟糕的电视剧。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看《乔家的儿女》,就让我想起今年上映的爆款电影《我的姐姐》,一个主角是为家庭拖累的哥哥乔一成,一个主角是拒绝亲情绑架的姐姐(原型在父母过世后,拒绝抚养未成年二胎弟弟),站在21年这一头回望上个世纪的亲情观,只能说,时代变了。

70年代生人,大多都有几个兄弟姐妹,吵吵闹闹一起长大,他们能够理解兄弟姐妹的含义,所以,当他们长大后看此类影视剧总有共鸣。但让大多为独生子女的90后去看关于70后的剧,无法理解才是正常的。

这不是一个要求所有人都必须无私奉献的时代,我们呵护的亲情从三大姑八大姨的庞大属系缩小到了三口/四口之家,没有兄弟姐妹这样的构成,自然也就少了庞生出的复杂情感和经历,所以以现在的观众群体去看《乔家的儿女》,他们只能觉得故事耳目一新,有的甚至会问: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要生这么多孩子?政府没有相关补助吗?

独生子女生活在强调自我实现而非为他人牺牲的时代,没有相似的经历,加之价值观也存在冲突,《乔家的儿女》好似生错了时代!

我不否认这是一部及格分以上的剧,但很多价值观于我也是难以认同的。特别是这部剧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的态度上,好像所有事情在家庭、亲情的遮盖下一切的发生都变得合理了一样,没有人反抗,并提出抗议。就譬如三丽遭到父亲朋友猥亵的事情,在三丽知道父亲为了钱把自己“卖”了后,已然长大的她就只是哭了哭,摔了几个盘子,然后仍然和哥哥妹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轻易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实在难以苟同。

我试图去寻找乔家的儿女们这样听之任之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就将过错追究到乔祖望这个父亲身上,可是,他这种甩手掌柜的爹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无视街坊邻居的冷言冷语,利用他人的善良来让其分担自己的责任,他的过分言行其实都是大家惯纵出来的,那时的社会无法修理他,如若在当下,我想这种不靠谱的爹早就被舆论打成了筛子,警察应该也请他喝了不少回茶吧,毕竟《乔家的儿女》某种程度上像极了非悲剧版的《无人知晓》,乔祖望像极了只顾自己快活的惠子。时代纵容了他,乔祖望生在了好时候。(当然,将过错推给时代也过于单一,在此也不展开去说了。)

我们乐于看到脆弱的家庭有一个将其支撑起来的脊梁,但我们更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庇护,遇到不公可以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哪怕将茅所指的方向是自己的父母,就像《何以为家》一样。但是,这种想法或许在70年代应该属于大逆不道吧,好在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有些事情虽然毫无进展,有些则进展过了头,但时代总归是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家的儿女》||总有一种羁绊,你永远无法挣脱。
有一种陪伴叫手足亲情
人在世间,最美好的生活就是没有长大没有离开家的日子,兄弟姐妹一个锅里吃饭,父母尽心尽力养育儿女,小孩子无忧无虑长大。等到各自长大成家立业后,为了各自的生活忙碌奔波,亲情被安放在心之深处了。
王志文说,到了中秋节,兄弟姐妹聚一聚,就会明白三个真相
一往无前,与碧桂园一同为家而绽
物欲横流的时代,往往亲情最薄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