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女养成记》:女,40+,未婚,又怎样?

今天上班,组长突然给我丢了一篇文章过来,让我去联系一下授权,文章标题是《“35岁以后,追我的小男孩反而多了”》,文如其题,不用具体去看内容,只瞄一眼标题,脑海中差不多就可以勾画出无数个似是而非的故事。

而我此时正在写的关于《俗女养成记》这篇剧评,核心思想同《“35岁以后,追我的小男孩反而多了”》不谋而合——无非是独立女性,爱自己,活出自己。但也有些许不同。

2019年《俗女养成记》第一季开始播映,我们便知,陈嘉玲这个俗女绝非一般的独立女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从她选择离开台北回到老家台南后,她已经算不得独立女性了,苛刻点来说,她已经变成了避世者,胆小鬼。但《俗女养成记》的可爱之处便在于对生活的感知细嗅,而非对奋斗、成功的迫切和强求。


如今正在播映的《俗女养成记》第二部,讲述的恰是女主陈嘉玲回到老家后的故事,目前她芳龄41岁。

记得在第一部最后一集的最后几分钟,陈嘉玲如此审视自己、看待成长:


这种认知让她从都市“独立女性”的模板中脱离出来,陈嘉玲已然不再是那个类似于“北漂”一样的形象,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干劲,她开始意识到生活不止忙碌不休、奋力奔跑,在大城市中度日苟且,其实也可以放下,与自己和解,做一个世人眼中的“俗女”。


《俗女养成记》第二部,陈嘉玲开始了在故乡的生活,和发小谈了恋爱,同父母斗智斗勇、相亲相爱,找到了新的工作,并为之努力着,但她依然没有想好是否要嫁给那个完全确定是自己喜欢的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

如果用大部分观众看纪录片《剩女》的视角去看待陈嘉玲,无疑很多人会批评她,认为她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矫情,有人要她就不错了。每每听到此类话语,我都深深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感到可悲,是什么让人将自己视为了货品,明码标价,看女性只会看外貌家世,问年龄收入,并单调得认为女性只有结婚与不结婚这两种选择?

40岁的女性难道就不可以一直享受恋爱吗?男女在一起就一定要生育繁衍吗?我不是不婚主义者,也不是不育主义者,但我拒绝那种约定俗成按部就班稀里糊涂的生活,特别是在如此重大的需要极大责任感支撑下才可以进行的事情上,更是要想清楚,不违背自己的心意,不让自己讨厌自己。(这段话有些生硬教条)

《俗女养成记》的可爱之处不在于角色们如何生活,而是透过他们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另一面,你失败了,可以躲藏,可以向朋友哭诉,向亲人寻求安慰,你自以为的孤岛其实前方一直有灯塔为你导航指引方向。这部剧在于给观众信心,你看,哪怕你40岁,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傲人的工作,但你还是那个让朋友喜欢、让家人疼爱的人呀,你还是那个拥有着在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你的痕迹。因为你是你,所以你才那么可爱。

高潮低谷,人生漫漫,很多事情我们都会去经历,去感悟,其实没必要对异于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而感到恐慌,我们各有使命,各有归途。只要自己的心没有被限制,年龄、身体、情感何时会成为一个人的绝对意义了呢?

(备注:这篇写得不是很好,观点偏向喊口号,但《俗女养成记》这部剧是真的不错,相较于这部剧的个体,我更喜欢由这些角色构成的整体,他们各有缺点,各有局限,但因为彼此的存在,他们的人生才变得精彩,让“俗”变得如此动人,平凡的如此温暖,治愈,这便是这部剧给到我的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女养成记2》你可以永远相信陈嘉玲
找到自己——俗女养成记2
岳云鹏竟然嘲笑她?管好自己吧!
《俗女养成记2》:女性从来就不应该被定义
【电视剧】俗女养成记2 10集全
口碑爆棚的大热台剧“俗女养成记”,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