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读海德格尔的陈直,变成薛定谔的陈直

落笔的此刻,我所在的城市正下着茫茫大雪,这让我忽然很想谈一谈,那个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31岁的陈直。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道理,就像那个化名陈直的农民工,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突然邂逅了海德格尔,并因此迷恋上了哲学一样,充满了偶然,又似乎有着冥冥之中的某种关联。

为什么想谈这个话题,也许,是因为大雪带给人的那种苍茫和孤独感吧,这很哲学。由是,也让我联想到了命运,和遥远的隔着文字的那个叫陈直的人。

《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谷雨工作室这篇文章的标题,也许有些哗众取宠了,如果真的觉得“正常”的话,作者可能就不会去写了。

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哲学始于惊奇,新闻也是,都是源于对这个世界、他者和我们自身的好奇。如果一个标题能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个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也自有其意义和价值。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个话题设置并没有什么意义,讨论陈直这个“异类”,对于农民工这个群体并没有什么帮助。但就像哲学是无用之用一样,我们讨论一个话题一定要有用吗?更何况,如今网上潮来潮往的那些新闻,有多少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抵都不过是映射着人类和人生的命运吧: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这一个”,看到农民工也不是一个概念化的群体,也有人拥有另一种生活,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在旁观他人的人生时,对自己的生活也有所反省和觉悟,心灵在阅读的那一刻有一丝的净化或升华,对于看者来说,就是独属于他的意义。

应该说,当陈直通过这篇文章,进入到公众视域,成为一个被观察的角色,就注定会充满了分歧和误解,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认知,对其进行评判和解读。在他人凝视下的陈直,就像是薛定谔的猫,其生存的状态,往往是由观测者的主观决定,文章中的陈直,你看到的陈直,和真实的陈直,可能包括陈直自己,都是“测不准”的。至于那篇文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觉得是浮躁社会的一股清流,也有人视为励志的鸡汤。

陈直本人,对那篇文章也颇有微词,称自己跟记者做的一些“私下的谈话”,被公开报道了出来,这不是他的本意。“并不是我所期待的行文方式,我以为会是第三人称叙述,但是没想到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那么,在可能存在矫饰、取舍的语言之中,我们又是否能够触摸到陈直这样一个真实、完整的存在?很难说。但我们还是能够从这样的叙说中,感受到陈直的困窘、落差和孤独。

对于陈直的这种选择和生活方式,观者各有褒贬。比如押沙龙就认为,“懂不懂海德格尔,其实没那么重要”,我想他也是出于善意,不希望陈直因为哲学,日子过得“糟心”,拒斥周围普通人一样的日常生活。他的观点,应该也与大多数人的评断一样,就是你要“正常”,但却忽略了人之为人的多样性,和人的自由意志选择。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判断人,就看合不合群,判断事和物,就看有没有用。

但正如另一个作者西坡所说:“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当我们过度执着于它'正常’还是'不正常’,都会陷入自己的认知罗网。”“那些不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或者那些不在流水线上受苦的作家,就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了吗?假如他们也有一个不理解他们钓鱼打牌或者读书写作的妻子,那么是不是也该怪罪于他们的爱好或职业?” 

而且,押沙龙指责的他不记得婚礼日期,和妻子没有太多话说等对家庭的冷漠态度,还有他跟工友之间的隔阂,其实也可能是简单化了原本复杂的人生和人心。很多人看人论事,往往也是基于成败,你成功了,缺点也都罩上了光环,你要是失败落魄,那你的缺点就成了失败的根源。

很多事情,你认为有意义就有意义,你认为没意义就没意义,但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我们不就是要给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赋予各种意义吗?当陈直邂逅并选择了海德格尔和哲学,海德格尔和哲学也就为他的人生灌注了其意义,至于他能否在研究和翻译海德格尔这事儿上获得成就,如果单纯喜欢,自己就是标准,如果想得到承认,那就要看外界规则。但读了海德格尔的陈直,和没读过什么书的陈直,无论是内心还是人生,都让他成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们无法用好坏和成败来评价,重要的还是他内心的感觉。无论他是因此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快乐,还是因此遭遇了人生的窘迫和困惑,都是求仁得仁。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每个人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整天沉思的哲学家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现身对哲学家说:“我将赐予你一样东西,你是希望得到一千万元现金呢?还是希望得到无与伦比的智慧?”哲学家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智慧啦!哲学就是爱智慧嘛。”上帝满足了他的愿望然后消失了。而哲学家继续陷入了沉思。人们看到了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哲学家:“嘿,你都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智慧了,还在沉思什么呢?”哲学家说:“刚才我应该选一千万的……”

我对哲学也挺感兴趣,但一来不求甚解,所以都是一知半解,二来也并不执着于哪家哪派,权当是一种思想激荡的游戏。偶有启发,便觉受益。人类挺有意思也是与万物区别的一点,就是对哲学的热爱和探求,猩猩抬头只看见香蕉,只想到吃,而人是能够看到星空并思索其意义的。海德格尔曾引用过荷尔德林诗句:“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读海德格尔的陈直,也正是在泥淖中仰望星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当然,这并不是对其生存状态的美化,而是对其内心世界的认可。

不过叔本华也有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我也希望,如果有可能,陈直也能够和光同尘,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能够“关心粮食和蔬菜”。“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也“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

批评“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是钉子

人间值得

《徒手攀岩》:面对绝壁,向死而生

在生命中感悟生命:纵有来世 已非今生

荐书《专家之死》:怀疑的年代,更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漠河舞厅》: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工与海德格尔
十三邀对话刘擎,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哲学又流行起来了么?
农民工和海德格尔,突兀吗?
哲学家谈哲学:哲学是什么?
【社论译介】齐泽克:翻译海德格尔的农民工证明,哲学并非只是一种学术秩序
什么是“先行进入死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