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ure:植物抗真菌机制最新进展

德国学者regine KahmannGert Bange于2019年1月16日在《Nature》上发表题目为《A kiwellin disarms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a secreted fungal virulence factor》的文章。

在玉米(Zea mays)植物中真菌Ustilago maydis的感染会引起黑穗病,本研究发现玉米基因编码的蛋白kiwellins家族中的ZmKWL1通过阻断真菌分泌的分支酸变位酶Cmu1的催化活性从而进行抗菌作用。

文章摘要

真菌诱导的植物病害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和植物生态。生物营养真菌Ustilago maydis通过分泌许多毒力效应物来重新编程植物代谢和免疫反应,从而在玉米(Zea mays)植物中引起黑穗病。真菌分泌的分支酸变位酶Cmu1可能通过将分支酸酯引入苯丙烷途径而影响植物免疫信号水杨酸的生物合成。

本研究发现玉米编码的kiwellins家族中的ZmKWL1可特异性地阻断Cmu1的催化活性。ZmKWL1通过与涉及真菌Cmu1直系同源物特异性结构特征的紧密相互作用阻碍底物进入Cmu1的活性位点。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植物kiwellins具有多功能的支架结构,可以特异性地抵消病原体效应物,如Cmu1。

本研究揭示了kiwellin家族成员的生物活性,这是一种广泛保守的蛋白质组,以前只被认为是重要的人类过敏原。

文中主要图片说明

图1 | 分支酸变位酶CMU1。

a,Cmu1同型二聚体的卡通表示图。每个单体从N-末端到C末端是彩虹色的。b,Cmu1(左;本研究)和Aro7p(右; PDB:3CSM9)的叠加单体的并排视图。Aro7p与内-氧杂二环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TSA)复合,色氨酸分别与活性和变构侧结合。将色氨酸(星号)置于Cmu1单体的结构中以指示与Aro7p中的位置相当的位置。c,Cmu1和Aro7p在色氨酸和酪氨酸对Aro7p的变构调节所需的区域(红色)方面不同。AS,活性位点。d,在不存在和存在10μM色氨酸或50μM酪氨酸的情况下,Cmu1和Aro7p的活性。

e,用含有pFoMV-V或pFoMV-ZmKWL1的病毒汁液摩擦接种6日龄玉米幼苗。在病毒接种六天后,用CL13感染摩擦接种的幼苗。在CL13感染12天后对疾病症状进行评分。f,使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记的ZmKWL1,Cmu1和玉米的三个分支突变体ZmCM2,其定位于胞质溶胶中;还有定位于叶绿体的ZmCM1以及预计将被分泌的ZmCM3,它们的体外相互作用测定的考马斯染色的SDS-PAGE。g,ZmKWL1(绿色),Cmu1(蓝色)和Cmu1-ZmKWL1(红色)的尺寸排阻色谱。h,Cmu1和ZmKWL1的等温滴定量热分析,得到101.9nM的Kd值。

图2 | Cmu1-ZmKWL1复合物。

a,Cmu1(绿色)和ZmKWL1(蓝色)复合物的卡通表示图。在活性位点发现来自结晶缓冲液的柠檬酸盐(红色)。b,ZmKWL1由中心β-桶结构域和在其N末端包含β1和β2的反平行β-折叠组成。环L1,L2和L3对于ZmKWL1与Cmu1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c,ZmKWL1(灰色和透明)阻止底物进入Cmu1的活性位点(彩虹卡通)。作为底物模拟物的含有柠檬酸盐的Cmu1的活性位点在图中显示为球形。

d,在ZmKWL1的浓度增加条件下,Cmu1(实线)和Aro7p(虚线)的分支酸变位酶活性。ZmKWL1不存在时的分支酸变位酶活性设定为100%。e,化学计量的ZmKWL1不存在(黑色)和存在(灰色)时Cmu1活性的速度对底物浓度的曲线图。

图3 | Kiwellins是一类功能多样的防御蛋白。a,kiwellin作用机制的示意图。ZmKWL1在植物细胞中产生,并且可能通过其N-末端信号序列分泌到质外体。 在质外体空间中,ZmKWL1结合Cmu1并解除其活性; 结合也可以减少Cmu1进入细胞质的进口。进一步的kiwellin同源物(ZmKWL-X)可能由植物细胞产生并分泌,但它们的同源靶标是未知的(右)。




你可能还喜欢

  1. 免费领取文献包 | 20篇土壤微生物与碳氮相关文章

  2. 土壤文献包免费领取 | 60篇高影响因子土壤微生态相关文章

  3. 根际文献包免费领取 | 45篇近3年根际微生态相关的高影响因子文章

  4. 土壤,植物,根际相关微文集锦

  5. 科研 | Nature子刊:根系分泌的代谢物通过塑造根际微生物群来驱动植物-土壤对生长和防御的反馈

  6. 科研 | ISME:氮沉降对全球土壤微生物的负效应 (国人作品)

  7. 科研 | ISME:升温改变功能性微生物群落增强有机碳分解(国人作品)

  8. 科研 | Nature:地球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9. 综述|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多年冻土的微生物生态学

  10. 科研 | 多环芳烃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共代谢途径的影响



培训班推荐👇,快来参加,充实自己吧!

  1. 分子模拟与蛋白互作研习班(北京:19年3月4-6日)

  2. 基于多组学的慢性疾病研究研讨班(北京:19年3月25-29日)

  3.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学习班(上海:2月16-18日)

  4. 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培训班(北京:2月22-24日)

  5. MATLAB机器学习核心技术实践培训班(北京:1月17-20日)

  6. 调控性非编码RNA与外泌体研究学习班(广州:2月23-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ell重大发现:代谢组和蛋白组联手解析精氨酸如何调控T细胞代谢,并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中国人叶酸缺乏与这四个基因密切相关,作用显著,不可忽视
小儿槭糖尿病
科研 | 长期施肥条件下植物,细菌和真菌相互作用会降低胞外酶活性
猪笼草,不止会吃虫子哦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